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星光灿烂>>明星荟萃>>冷香浮动--朱丽叶·比若什

主题:冷香浮动--朱丽叶·比若什
发信人: cityconnor(城市角落)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12-25 14:49:12), 站内信件
冷香浮动--JULIETTE BINOCHE



很久以前,看过一篇关于香水广告的文章。有一种叫“POEME”的香水,散发着深谷幽兰一般的冷香,广告的形象代表是一个叫朱丽叶·比诺什的法国女星。那个时候,还没有看过她拍的任何电影,照片上,笑得那么开怀的她却有着一双略带忧伤的蓝色眼睛,据说她主演过一部叫《蓝》的电影,其中流露出来清冷的诗人气质,很符合那个香水的味道。

因为那双眼睛,我记住了这个很拗口的名字。

后来,陆陆续续看了许多她的电影,从1988年的《布拉格之恋》(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到2000年的《浓情巧克力》(CHOCOLATE),十多年过去了,看着她在屏幕上衰老,眼中的神采一点点暗淡下来。虽然容颜易老,然而气质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沉淀下来。隔着银幕我无法嗅到香水的味道,但从她依然细腻平静的微笑里,我想,那种清冷的温柔是会萦绕一辈子的香味。

今天刚看完她的两部电影《新桥之恋》(LES AMANTS DU PONT-NEUF)和《雪地里的情人》(LA VEUVE DE SAINT-PIERRE)。然后终于觉得,等待了这么久,应该去追寻一下这种香味了。

在《布拉格之恋》中,她还是一个双手把书抱在胸前的天真少女。朱丽叶饰演纯洁的特丽莎,她眼中的爱情神圣专一,在情人托马斯的面前,散发着春天兰花般的温柔。那时的朱丽叶·比诺什还显得过于年轻,在特丽莎和萨宾娜互相裸体拍照的一幕中,两个女人在故事中的坦诚相对,也是现实中演技的对垒。明显觉得,莎宾娜更胜一筹。

1991年,她凭借《新桥之恋》赢得了欧洲电影奖的最佳女主角。在这部法国电影史上投资最高的文艺片中,巴黎的塞那河上多了一座为拍电影而临时搭建的桥。爱情故事就在这座桥上发生。朱丽叶饰演一个被男友抛弃并患有眼疾的女孩,她离开了富裕的家庭,在巴黎的街头流浪。流浪女孩碰上了ALEX--一个天生的流浪汉,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两个人在开满烟花的夜空下狂欢,在无人的海边纵情,在那座尚未建好的桥上风餐露宿。两个属于不同世界的人,互相不知道对方的故事,却不顾一切地开始着颠沛流离的爱情。直到后来,ALEX烧掉了那辆装满海报的车子并锒铛入狱,而女孩也离开了他。数年后,她的眼睛已经医好,他也获得了自由,那个雪花纷飞的重逢夜里,他疯狂地抱着她跳进了塞那河,当被人救上船后,他们把生命和幸福交给了远方。
虽然在这部电影中,朱丽叶显得潦倒颓废。她美丽的双眼只剩下一半,然而其中流露出的情绪却依然那么传神,她作画时的投入、愤怒时的疯狂、兴奋与欢欣、望着爱人的温柔,都藏在那一只眼睛里面。当她要离开ALEX的时候,那刻在桥上的留言说:“我从来没有爱过你,忘记我吧。”对这个男人的冷淡,是因为她要为自己的双眼寻找光明。ALEX不让她走,他的爱疯狂而没有理智。而当她再次坐到他的面前时,盈盈的双目已装满了等待的温柔。他们曾经一起在喝醉后疯狂地开怀大笑,而久别后,她变得更加冷静理智,那端庄的凝视,已经和过去拉开了距离。

1992的<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她这么多片中我看了之后最没有印象的,还是在找她的图片的时候才想起原来有一部被译为“情仇两难分”的电影,其实就是《呼啸山庄》。在这部电影里朱丽叶的演技也受到进一步的考验,剧中她一人分饰两角,既扮演母亲又扮演女儿,尽管如此,因为两个角色一前一后出现,相同性格的女儿也不过是在十数年后,继续重复母亲的悲剧而已。故事开始时,朱丽叶所扮演的女儿一脸冷酷麻木的表情,似乎已预示了有一个悲伤恐怖的故事即将来临。这个故事的背景,是漫无边际的辽阔荒原,龟裂的土地既是男女主人公童年时爱情萌芽的天堂。也是埋葬他们幸福的地狱。仇恨与爱情苦苦纠缠,剪不断,理还乱。

1992年朱丽叶的另一部电影《烈火情人》(DAMAGE)是一部弥漫着绝望情欲的作品。终结处,是一个男人苍老疲惫的身影,面对着一幅巨大的黑白照片,其中有朱丽叶·比若什恒久不变的温暖微笑,旁边分别是一个父亲和他的儿子。她和这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毁灭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甚至年轻的生命。分不清谁对谁错,爱情中的人看不见严重的后果。为爱痴迷的人深陷下去,而受过伤的人依然带着危险的创伤继续平静的生活。朱丽叶在剧中大胆的表演并不过火,但和男主角杰瑞米·艾郎斯相比,那个面容清瘦,目光深远忧郁的英国男人的表演更让人折服。

在出演了《烈火情人》之后,1993年一部《蓝色情挑》(BLEU)使朱丽叶·比若什在世界影坛上扬名。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凝重、深邃且带着哲学思考和人性关怀的电影风格,使朱丽叶既细腻平和又充满激情的气质得到尽情的展现。《蓝色情挑》是一部冷静中暗流着激情的电影,音乐与爱情的纠缠,生与死的纠缠,爱与恨的纠缠,千丝万缕交织在清冷空虚的蓝色中。面对丈夫的死,丈夫的情人和孩子,丈夫的朋友--自己的情人,还有那未完成的欧洲联盟乐章,朱丽叶含蓄地表现着她的坚强,她的痛苦,她的幽怨和迷惘。她蓝色眼睛中那深不见底的雾气,忧伤、寒冷得让人心痛。蓝色是自由的,在自由的空气里,她让我们看到,自由的身体是如何失去了应有的重量,陷入一片虚空。这部电影,使她赢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至今,那深谷幽兰般高贵孤独的气质依然让我时时回味。

1995年的《屋顶上的骑兵》(爱在天地苍茫时THE HORSEMAN ON THE ROOF)是我觉得她最美丽活泼的电影。31岁的朱丽叶,成熟高贵中依然保持着纯真的温柔。一个瘟疫蔓延时期的爱情故事,在这部电影中,看着男女主角出生入死,觉得朱丽叶就象一朵夏天盛放的铿锵玫瑰。在骑着马跋山涉水的时候,勇敢坚强,活泼聪明。而当她在深夜无人的古堡中手提烛台缓缓走下楼梯时,穿着一袭白色的睡袍,让人惊艳于那神秘和出乎意料的美丽。不禁让我想起了“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1996年,《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这部电影使朱丽叶·比若什获得了第69届奥斯卡的最佳女配角奖。然而,这个奖项也令许多她的影迷感到失望,因为她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和她过去的颠峰作品实在相差甚远,更有人觉得那是朱丽叶被大材小用,变成了花瓶式的陪衬。这是我接触朱丽叶的第一部电影,当时,那个战地小护士真的没有给我留下多大的印象。只记得她是一个典型的法国女孩,并不艳丽却有着清澈温柔的蓝色眼睛。

2000年,我在一堆打口唱片中看到了一个女人寂寞的背影。那是一张法国电影的原声唱片,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电影,只觉得那个穿着红色长裙眺望远方的背影在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唱片封套中显得格外安静。后来看到里面的相片才惊喜地发现原来又是一部朱丽叶的电影。然后偶尔在电影杂志里看到这个背影,知道了是一个关于杀人犯的故事。朱丽叶在其中饰演船长的妻子“拉夫人”,在一个世界尽头似的冰冷小岛上,一个渔夫尼尔醉酒后杀了人。“拉夫人”的丈夫负责看管这个犯人,等待着断头台从遥远的法国运来。在漫长等待的冬天里,这个善良的船长妻子使犯人不断地改变,雇佣他做园丁、教他识字、让他帮助岛上的居民并获得他们的喜爱。而尼尔也找到了自己的爱人。但最终,断头台还是运到了岛上,船长和岛上的居民都想保护尼尔免受一死,然而,最终尼尔和船长都先后离开了“拉夫人”的生命。船长因为“煽动暴乱”的罪名被处决,面对那一排枪口的时候,他依然对自己最爱的女人说:“别担心,他们不敢拿我怎么样的,我爱你。”他的妻子站在靠窗的地方,多年之后,回想起那时的枪声,依然禁不住抱头痛哭。她希望用自己的爱开脱有罪的人,她在面对各种流言蜚语的时候独立坚强,冷静地对待镇上那些侮辱她的官员,毫不犹豫地维护本性善良的犯人。她用似水的柔情打动了丈夫,在丈夫的帮助下使杀人犯一步步成为众人喜爱的朋友。虽然结果如此苍凉,但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女人特有的韧性和坚持。虽然影片由始至终都发生在冰冷的世界中,但其中的人情涌动着小镇特有的温暖,虽然朱丽叶·比若什不象MAG·RYAN那样有着“六百种不同的微笑”,然而她的笑容一贯如此,温柔、宁静、宽容。

2001年的奥斯卡提名名单中再次看到朱丽叶主演的一部新片《浓情巧克力》,充满了法国小镇风情的影片,女主角用她巧手制作的巧克力打开了让小镇居民接受她的一扇窗。和过去她的许多影片一样,朱丽叶这次的角色依然是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带着女儿来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受到当地人的排斥,不断有人刁难欺负她。然而,在处境困难的异乡生活中她并没有就此屈服,而是用乐观的生活态度、甜美的巧克力改变了小镇居民们平淡枯燥的生活。只不过,在电影之中,我明显地看到了朱丽叶的衰老。当看到银幕上那双神情涣散的眼睛时,我一直不敢相信那就是当年在《蓝色情挑》里面顾盼传情、高贵神秘的朱丽叶·比若什。她成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妇人,有一点憔悴,有一点臃肿,虽然干练、独立的作风适合一个到小镇上谋生的妇人,然而,我这次的失望更甚于四年前的《英国病人》。

对于一个37岁的女人而言,她的银幕生涯还可以走多远,我不知道。虽然伊丽莎白·泰勒在六十多岁高龄仍然能制造绯闻,肖恩·康纳利在七十多岁时依然和妙龄少女出生入死。然而,我更希望朱丽叶·比若什能把美好的形象和完美的作品永远留给影迷们。岁月总是残酷的催人老,追忆似水年华,在声色繁华的银幕上,多少人留下了他们最年轻美丽的时光。世界每天都在更新改变,经典之所以沉淀下来正是因为她隽永恒久的魅力。我始终怀念《蓝色情挑》中的朱丽叶·比若什,那清冷的温柔,在深秋落叶的季节中显得格外寂寥,然而,也正是这种冷淡的香味,才是萦绕不绝的一生之水。

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 个人资料:
 
  生日:1964年3月9日 

  星座:双鱼座 

  出生地:法国巴黎 

  国籍:法国 

  成名作品:《Je Vous Salue, Marie》 

  通讯地址:c/o Roissy Film:10 Avenue George V,75008 Paris,FRANCE 

  

  朱丽叶·比诺什1964年3月9日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舞台剧导演,母亲原是舞台剧导演后来专任讲师。1976年朱丽叶·比诺什开始接受演技训练。1983年以《美国的自由》一片进入影坛,1986年以《激情密约》获得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1987年以《布拉格的春天》成为国际知名女星。1993年再以《蓝色》获凯撒奖后座。1997年以《英伦情人》获柏林影展后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作品: 

  电视剧: 

  1.Women & Men 2: In Love There Are No Rules(1991) 

  电影: 

  1.美国的自由(1982) 

  2.Les Nanas(1984) 

  3.Adieu blaireau(1985) 

  4.Je vous salue, Marie(1985) 

  5.La Vie de famille(1985) 

  6.Mon beau-frère a tuéma soeur(1985) 

  7.Rendez-vous(1985) 

  8.Mauvais sang(1986) 

  9.Un tour de manège(1986) 

  10.布拉格的春天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1988)

  11新桥恋人Les Amants du Pont-Neuf (1991) 

  12Wuthering Heights(1992) 

  13烈火情人 damage(1992) 

  15.蓝色 bleu(1993) 

  16.新咆哮山庄 (1993) 

  17.白色 white(1994) 

  18.红色 rouge(1994) 

  19.屋顶上的轻骑兵the horseman on the roof(1995) 

  20.巴黎情人,纽约沙发(1996) 

  21.英伦情人 the English patient(1996) 

  22.Alice et Martin(1998) 

  23.Les Enfants du siècle(1999) 

24.éloge de l'amour(1999) 

25雪地里的情人 la veuve de saint-pierre

26 浓情巧克力Chocalate(2000)


 朱丽叶特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的故事:  


  在法国影坛,有位年轻的女演员以其清新、活泼、真切的表演赢得了人们的交口赞誉,她就是朱丽叶特比诺什。 
  1964年3月9日,比诺什诞生于法国的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是一家剧院的经理兼导演,母亲是大学的文学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奠定了小比诺什的艺术基础。 

  从8岁起,她就在学校里演出戏剧节目,中学时代又演过莫里哀的话剧。后来由于父母离异,比诺什来到巴黎。为了生活,她当过出纳员、售货员。一次偶然的机会,素有法国影界“伯乐”之称的贝纳阿尔德被比诺什的娇美所迷住,随后便把她引入了电影圈。在饰演了一些小角色后,1981年,比诺什参加了影片《生活中最美好的》演出并开始在影坛崭露头角。1985年她又参加了《你好,玛丽》、《家庭生活》、《别了,布莱欧》等影片,扮演了多位不同性格的女主角,尤其在《别了,布莱欧》中,她全身心地投入角色之中,使人看到了她对电影艺术的忘我追求。1985年,比诺什又挑起了《约会》一片的大梁,凭其出色的的表演荣获了法国电影界为奖励青年女演员而设的罗密·施奈德奖。1986年,她又出演了英语片《卑贱的血统》(《BadBlood》),她那纯真清新的演技再次征服观众,获得了87年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进入90年代,名声大噪的比诺什于92年在影片《烈火情人》(《Damage》)中饰演了神秘的女主人公安娜,与奥斯卡奖得主杰瑞米·艾恩斯大演对手戏。接着,她又在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享誉影坛的《蓝》(《Blue》)、《白》(《White》)、《红》(《Red》)三部曲中主演了第一部《蓝》,塑造了失去了丈夫再度寻找精神归宿的朱莉形象,真实感人。比诺什也因此而荣获了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最佳女主角奖。比诺什常自信地用“我可以演得更好些”来鼓励自己,为了摘取凯撒影后的桂冠,她仍在不断地攀登新的高峰。


http://person.longcity.net/home4/cityconnor/page/film/0917/ima/blue.jpg


----
爱到天荒地老,也不过是回忆中的浮光掠影.所有的灵魂也是寂寞的孩子.
 
城市角落:cityconnor.longcity.net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