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美国911灾难>>亲身经历>>我认识的那个纽约消失了──惊心动魄廿四小时

主题:我认识的那个纽约消失了──惊心动魄廿四小时
发信人: tang13145()
整理人: navi(2001-09-16 06:55:36), 站内信件
   昨天早上﹐我是在一边看报一边听收音机时得知有一架飞机撞到了曼哈顿金融区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打开电视机﹐立即看到世贸中心一号大厦上半部被浓烟包围着﹐估计是早上报道交通状况的记者从直升机上拍摄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此时还不敢肯定这是有预谋的恐怖活动﹐只是怀疑飞机的导航设备可能出了问题。
  曼哈顿由北向南分上城﹑中城和下城三部分﹐金融区位于下城﹐离我住的上城大约有十公里的距离。就在我看电视的时候﹐窗外已经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几分钟后﹐在电视上看到又一架飞机从南向北撞到了世贸中心二号大厦﹐两座大厦的上半部都被火焰包围了。
  凭直觉我估计这是有预谋的攻击事件﹐否则不可能那样巧两架飞机分别撞到两座大厦上。世贸中心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无数的飞机从曼哈顿岛上飞过﹐但从来蹭都没蹭过世贸中心的「双塔」。我立即打电话给香港的编辑部﹐但电话已经打不通了。经过多次拨号才打通一位同事的手机﹐得知他们在香港已经看到了大厦冒烟的镜头。
  此时电视上已经出现记者在街头拍摄的镜头﹐消防车和警车全速赶往现场﹐街上的人们惊惶失措。最让我意料不到的是出现在眼前﹐世贸中心二号大厦坍塌了﹐双塔变成了单塔。我原以为﹐最坏的情况是火焰把大厦顶部烧穿﹐从没想过能抵御地震和飓风的庞然大物居然如此脆弱。没过一会儿﹐一号大厦也在我眼前消失了。真是不可思议。
  世贸中心双塔是纽约市的标志﹐我对那里有很多特别的记忆。初到美国不久﹐我曾带着香港知名实业家﹑世贸中心理事伍淑清女士写给我的一封信﹐去世贸中心一号大厦采访世贸中心协会副主席科内先生﹐请他介绍即将去中国开世贸中心理事会的情况。那座大厦不久前刚刚经历了一次炸弹袭击﹐因此警卫格外严格﹐在楼下大堂上电梯前﹐必须出示有照片的身份证明。这是我第一次在进入一座商业楼宇时向警卫出示证件﹐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如今我已经记不清去过世贸中心多少次﹐虽不能说对那里瞭如指掌﹐但至少可以知道怎样在地上地下迷宫一样的众多通道中找到一条捷径﹐知道有名的几家大公司都在什么位置。看着如此熟悉的两座大厦在眼前消失﹐心里真有点不是滋味﹐相册中那些存放多年的照片突然便成了历史的记录。
从电视画面上见到﹐蓬头垢面的人们顶着空中飘落的尘埃﹑呼吸着呛人的空气﹐步行逃难。站在我家附近的街道上已经可以看到下城方向一股灰白色的浓烟堵在高楼大厦的尽头﹐与蔚蓝的天空呈现出鲜明的反差。
  来到街上﹐遇到一位在附近邮局工作的熟人﹐用他的话说﹐简直就像是做了一场恶梦﹐比电影里演的还恐怖。
  在超级市场﹐我见到与暴风雪到来之前类似的景象﹐很多人在大量采购食品。下午五点﹐我开车往下城走﹐在四十二街被警察挡住﹐出示记者证也没用。
  我掉头往北开﹐一直到中央公园南街再转向第五大道﹐这条世界上租金最贵的商业街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里一年到头总是人流如潮﹐但昨天下午五点多钟街道两边的名牌专卖店就已经关门了﹐个别开门的也没有顾客。三转两转我又转入百老汇﹐沿着这条剧院云集的大道向南行驶。街道上罕见地空旷﹐没有多少行人。来看歌舞剧的人一般会在百老汇大道及周围街道的餐馆吃晚饭﹐但昨天到六点过后这些餐馆仍然很冷清。时代广场的霓虹灯依然闪亮﹐但街上的人潮已不见踪影。
  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从街口仍然可以见到下城方向一股黄烟在夕阳映照下堵在道路的尽头。整个晚上我一直在断断续续地看电视﹐但脑子里还是反覆出现白天见到的镜头。
  今天清晨﹐我习惯地开门拿报纸﹐却一份也没见﹐这才意识到今天没有报纸送﹐因为交通已经被切断。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一个孤立的恐怖事件能够令这么多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也没想到过曼哈顿居然象是被武功高手点了穴一样陷于瘫痪状态﹐更没想到实力强大的美国也有常人难见的脆弱一面。
  早上九点﹐世贸中心被炸整整过去了一天﹐从电视上看到那里仍在冒出浓烟。直升机从空中照过去﹐只见自由女神像﹐不见与她遥遥相对的孪生兄弟﹐短短二十四小时已经令我认识的那个纽约永远地消失了。

 v(香港大公报驻美记者张少威十二日专电)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