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endixl(音尘)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3 11:05:45), 站内信件
|
:对于你,出于你自己的无神信仰,很自然就会把圣经或次经或其他记载里面凡涉及神迹的地方都认为是无稽之谈,而用一种“科学”(就是把神踢开)的解释来解释这些神迹。如果一个经文没有涉及神迹,那当然是价值大过有神迹的喽,就是说你的信仰也影响了你对文献的选取。
:对我而言,毫无疑问,我相信圣经是神的默示,也相信圣经里的神迹就是神迹,不需用其他的解释。当然我也认为论及神的救恩,没有文献比圣经更权威的了,我的信仰也影响我对文献的选取。
先生的这种说法显然是客观和公正的.就象爱因斯坦曾说过的,大意是“初识上帝时所背弃的上帝和...之后所皈依的上帝不是同一个上帝.”
九歌兄,您好象确实是在无神的岸上看有神的水。在真正的基督徒眼里,一切都是上帝的美意,一切都是恩赐,一切都是神迹,这种想法,想必您还是没有充分理解的。 有些方面,设身处地的想,也很难达到互相理解。比如吃榴莲,有人认定这种味道是臭的,有人认为它是香甜的。这就没必要争了。(这比喻也许有些不贴切,不好意思)
九歌兄,您是学哲学的吧?我个人认为任何一种哲学流派都是为了解除人的精神困境的,也没有哪一种流派可以同时详尽解释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问题。不论是不是有神,如果都是为了善良,为了帮助善良的人们更有勇气,更有智慧地面对现实的生活,在哲学或是宗教的领域就都足够了。在辩论的过程中,您始终在书籍之中寻找论据,但从辩论的角度,任何一种论点都可以以这种方式找到无数的证据。
思辩的最正确的方式是先真正彻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然后才再推翻他。按佛家的讲法,就是全身滚进去,看看能不能出来。这样做也许不会再有明显的带有对立色彩的胜负,但这样才是真正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吧?同时我认为您需要注意这一点,才能算真正尊重了别人的感情和思想。南怀瑾先生曾就类似的问题批评过他的弟子,大意说他是站在门外整理佛教,我理解就象站在门外整理屋子一样.或者是整理别人的屋子吧.
请您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