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amhearting(绝对心跳)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9-24 03:08:09), 站内信件
|
如今什么稀罕事、奇怪事都有。倒退几十年,一个6岁的孩子也许还在叼着母亲的奶头,可如今报纸上一本正经、白纸黑字地登着这么个"小不点儿"也写"长篇小说"了,而且一写就12万字,还有出版社给出版。不管别人怎样想,反正我对此存疑。为了消除像我这样的人的疑虑,某报在刊登该消息的第二天迅速作出反应,意在证明消息的真实,说明该孩子"在文字表达方面具有超出同龄人的天赋"。也许我这人太不识趣,我越读报纸反而疑惑越深。
首先,在第一篇报道中言之凿凿的"长篇小说"到后续报道中成了需要花费"比平时高三倍的价钱雇人打印"的"难认的天书",原来这个"具有超出同龄人的天赋"的孩子没受过正规教育,书中所有的文字都是他一笔一笔地画出来的,比如,其对"日"的独具"天赋"的写法"是画一个圈,中间再加一横"--说白了,就是连"日"字都不会写,无怪乎这一行文"相当有个性"的"长篇小说"在后来的报道中不得不被认为是"不具备很高的价值"的"天书"了,而且报道承认"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本书不能称做小说"。其次,在接下来的报道中,那个开始被报道为因家境贫寒至今没上过一天学、经文化不高的父母辅导现已"学完初一语文和小学六年级的数学"的孩子,"有关专家"对其所做的"各项测试表明":"其语文水平可达到小学6年级,其数学水平也达到了小学4年级的水平"--我不知道文中的"专家"是如何让一个连"日"字都不会写的孩子通过"语文水平可达到小学6年级,其数学水平也达到了小学4年级的水平""测试"的。如此"测试",实在是我想象不出来的。
后续报道还说,出版社之所以出版此书,并不在于对少年作者的炒作,而是想通过此书使社会更关注特殊儿童,引导家长发现儿童的天赋并发展他们的天赋。我真愿相信这一良苦用心,只是前后报道如此龃龉,实在说服不了我。我倒真希望不要炒作类似现象,我甚至想起了柳宗元在《伤仲永》中的感慨。姑且不说该孩子与仲永在天赋上孰高孰低,就是在今天,6岁的孩子会写"日",甚至会写更多的字远不是什么稀罕事、奇怪事,希望我们的媒体千万不要甘做井底之蛙或自欺欺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