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igpig(猪罗记III)
整理人: bigfish(2002-01-12 15:07:32), 站内信件
|
今天照例在家写程序代码,写得有点头晕脑涨,于是看看电视,刚好卫视中文台的“锵锵三人行”节目,于是看了一下,其中一个人许子东说到他在pavarroti演唱会遇到的一个情景,就是说他散场搭电梯的时候看见一家几口在谈论演唱会,说“最后几首歌就已经值回一半的票价”(这一家几口合共的票价都要一万多了),于是许子东心里面嗤之以鼻“前面那些歌才是好东西,后面几首只不过是民歌而已”。
看到这里我于是想:到底音乐的好与不好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其“高雅”的程度还是票价,或者是它能给你心灵带来什么呢?我看过“三大男高音”以前的录音,其中后段有一段Medley,唱的是一些耳熟能详的“通俗歌曲”,如Memory、Tonight等,以我如此低俗的耳朵,如果听到这几首也会大叫“值回票价”的,虽然2000人乐队奏出的“今夜无人入睡”也令人很震撼,但是这几首“通俗歌曲”却也令我心灵为之共振,那么我还需要去赞赏其他的作品来充“高雅”么。
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学校为了提高我们对“高雅音乐”的欣赏水平,于是请来了一位校外人士来给我们上课,谁知到那个家伙只不过是个“音响发烧友”而已,一来就猛烈抨击流行歌曲,说我们总是听流行歌曲是没有前途的,然后就不亦乐乎地架设起他的发烧器材(有米人士),一看他对我们的“教育”,不禁哑然失笑,原来他把李察得·客来得慢称为高雅音乐,整晚最“高深”的也只不过是约翰·斯特劳斯的圆舞曲(其实斯特劳斯那时候可以称为通俗音乐的起源了)如果他知道客来得慢是因为搞摇滚搞不起来才又回去弹钢琴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呕血……他就靠听这个,觉得自己比我们听周华建要高一个等级,真是faint。
相信自己,自己喜欢什么音乐,就听什么吧,不要把音乐作为“身份的象征”。
----
其实我是个猪,但是他们说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