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编程开发>>● 群件>>奇谈怪论>>微软不理解知识管理(KM)

主题:微软不理解知识管理(KM)
发信人: liuzheng()
整理人: kamkam(2000-11-07 13:11:10), 站内信件
微软不理解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不久前,Lotus向业界的分析家们和权威人士发布了其知识管理(KM)策略和
Lotus在这个前沿学科进行研究的一些阶段性成果。在这里之所以将知识管理称做
“学科”的原因是:知识管理不单单是一个技术方面的概念,它的含义比技术要
更丰富。诚然,领先的技术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很重要,但只有当各种规模的企
业逐渐意识到知识管理同时还包含了人的角色以及过程管理等因素——企业永远
不可能从软件产品本身就可以得到完整解决方案——时,知识管理才是对企业有
真正价值的。在过去十年里,Lotus一直在学习、理解和研究,致力于提高工作组
和部门之间的有用信息与专业技能的创建、共享、再利用等实践工作。同时,Lo
tus、IBM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正在汲取各自的先进经验和远见卓识,致力于向广
大用户提供更新、更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知识在企业的内部及外部都能够充分得到利用,那么企业将会有更多收
益。我们的知识管理策略正是建立在对这一点的正确理解之上的。实践证明,用
户通过Domino/Notes实现了企业内信息和经验的共享,增进了企业的创新力,提
高响应速度与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Lotus产品的开发、服务以及
合作伙伴的工作方向都将关注于创新工具、过程以及解决方案,系统化实现上述
业务目标。 


  Lotus的策略和计划获得了业界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
这个观念也已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Lotus将致力于知识管理和协同计算——PC WEEK
Lotus,IBM合力推进知识管理——InfoWorld Electric
Lotus Working in Real Time——News.com
IBM, Lotus规划Domino/Notes的蓝图——TechWeb

  令人遗憾的(同时也许是可以预料到的)是,我们在报文传递市场的竞争对
手——微软——却得到和媒体与分析家一样的结论。事实上,在微软站点上,Ex
change产品组发布的信息创下了唯一的纪录——唯一的公开声音:不仅完全错解
了Lotus的立场和策略,而且完全错解了知识管理本身。 


微软的声音显示的只是微软如何地不理解与知识管理有关的概念和知识,而不是
指出Lotus立场与策略的不足之处。不管怎样,任何一个对知识管理稍具常识的人
都会明白:没有人能够从网上下载一个知识管理,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从通过一个
产品盒子里将知识管理买到家里。而微软的所有评论家们的语气中都折射出了一
个倾向:纯粹的以产品为核心的知识管理观点。作为竞争者,或许我们应该感到
高兴:因为微软现在所做的和许多年前同出一辙,六年前,微软同样地错解了“
群件”这个概念。 


  学习和理解知识管理最好的地方就是Lotus的Web站点,同时你可以了解Lotu
s对于知识管理的策略。以下是我们对微软的攻击作的回答,以帮你驱散阴霾——
 


  微软论点#1:“Lotus的知识管理仅仅是为他们老的群件产品贴了一个新标签
” 


  “群件”依然是“群件”——群件是支撑知识管理学科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
一。群件是一个储存信息的载体(知识库),它的内在的协作能力使得群件成为
一个创造知识、分享知识、分布知识、操作知识的合适的平台。而Lotus与IBM的
最新动作是:Lotus和IBM正在合力开发一系列新的工具用于挖掘、提取、分析潜
藏在群件系统、关系型数据库、Web站点、文件系统以及其他信息资源内的信息和
隐含的经验。 

  进一步地,Lotus正在开发协作型框架解决方案,目的是将知识用于实践,特
别是针对企业的创新力、响应能力、生产力、竞争力等直接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
的因素。目前一些框架已经出台,例如LearningSpace和TeamRoom。 

  如果微软有意识地认为Lotus只是将知识管理(KM)的概念赋予了“群件”,
那么这种“卓识”可能不过是反映了自己非常局限的眼光。 

  “在KM市场上,Lotus是市场定位最好、目标最为明确的一家技术公司。它对
KM有充分的理解和准备,并拥有大量的产品品牌、市场分销商和R&D资源,IDC认
为Lotus定义了KM技术的全部。”——摘自IDC, "Lotus Unveils Knowledge Man
agement Strategy,"by Gerry Murray -- June 23, 1998 


  微软论点#2:“Lotus之所以宣传KM的另一个原因是:Lotus意识到很多的cc
:Mail用户将不准备升级到Notes上,而是升级到Exchange” 


  迄今为止,Domino依旧是最大的报文传递传输平台,Notes的装机量比Excha
ng多1000万,而且每个月都在以100万的速度递增。调查表明已经有近3/4的cc:M
ail用户不打算放弃Lotus的报文传递平台,并计划将cc:Mail移植到Notes平台上
。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Domino不仅仅是一个报文传递传输平台,它还是业界“
群件”技术的领袖。对于那些寻找超越报文传递、甚至超越群件、以至于知识管
理的用户,Lotus和IBM是合乎逻辑的、自然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者。 


  也许我们有必要重点强调一下有谁已经从MS mail移植到Domino/Notes上来了
,如Ernst & Young、Waste Management等,抑或谁从Exchang迁移到Notes上来了
。可是微软又在知识管理方面作了什么贡献?他们只是说Ms Site Server是KM的
解决方案?! 


  微软论点#3:在知识管理方面,目前微软已经提供了技术和相关产品,满足
甚而超过了Lotus产品所提供的功能,如在协作和企业伸缩性方面。 


  这个攻击也正暴露了微软对于知识管理的无知。Lotus用一个2x2的简单方型
矩阵来讨论创新力(Innovation)、企业响应能力(responsiveness)、生产力
(productivity)、竞争力(competency)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协作中通过
提高和促进这四个因素,企业整体能力向上攀升。 

 

  “协作”的意义在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员是在协作中产生知识、分享知
识,并在协作中将知识应用到真正的业务活动中。 

  “企业(组织)范围扩展性”指的是:知识管理的美好前景来自于,在更大
范围内以至覆盖整个企业范围,提升每个个体的知识。 


  可笑的是,微软完全错解了这个简单的矩阵,他们认为扩展性就是在一个邮
件服务器上可以支持的邮件用户数!这与创建、共享与运用知识有何相关?如果
有些人认为问题的答案就是你应该买微软的某个产品,那么他们关于知识管理的
回答也许是可以理解(尽管很荒谬)。可是如果你的回答是,除了产品之外还应
该再多研究在组织行为和团体动力等等概念的话,那么Lotus的方型矩阵就更有意
义了。 

  顺便提一下,从微软的言辞中里“Exchange和Outlook匹配甚或超过了Domin
o/Notes用于构建的协作应用”,我们亦得出如下结论:我们将继续在报文传递领
域中保持和发扬我们的领袖作用,以使后进者有追赶和攻击的目标。我们欢迎来
自微软的竞争,但是孰优孰劣,我们的立场是交给市场来回答。那么至于谁又会
成为知识管理舞台上的领袖呢?让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评论: 

  "Lotus公司是准备冲击知识管理浪潮最好的选手。"——The Robert France
s Group, "Lotus to Provide Framework(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by 
Ron Copeland -- June 29, 1998 


  微软论点#4:试图将所有的知识都存储在Notes中的企业很少 


  首先,我们不想陷入无谓的争吵中去,我们从没妄想将全部知识“存储”到
Notes、Exchange、DB2或SQL Server中去。知识是人创造和应用着的,人应该是
知识真正的载体。如果没有以人为本,而只从产品的角度出发来定义知识管理,
是完全错误的,然而这恰恰是微软的出发点。 

  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人建议一个组织或企业将其所有的信息存放到Notes中
。实际上,Lotus和IBM非常明白数据类型是不同的,如目前存在有大量的异种结
构的数据:Notes文档、电子表、简报、Word文件、Web页面等等,以及大量的结
构化数据。Lotus/IBM面向市场正在开发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知识管理工具,如Sea
rch、Content Map、Expertise maps等,也正是基于对上述观点的理解认识。实
际上,Lotus/IBM正在考虑如何将这些工具应用到非Lotus/IBM的存储对象中去,
如第三方的关系型数据库、微软的IIS、Netscape Server等。 

  微软之所以攻击Lotus的原因是微软自己想将一个企业内的所有知识存放在它
自己的产品里(MS Office, MS SQL Server, MS Exchange, IIS 和Site Server
)。除了明显的以产品为导向的观点外,现在还有一个疑问,微软的知识管理解
决方案又如何处理不在微软系统中存储的信息呢? 


  微软论点#5: 实际上,知识管理不能简单地定义成一种单一的技术和应用 



  上述观点很正确。其实这正是我们在知识管理策略中一直强调的一点。有趣
的是关于这一点似乎微软理解我们的观点非常深刻。在其网页上,微软声称知识
管理远远不只是技术。然而,微软同样在网页上强调了的如下观点——“知识管
理就是大量不同技术组合”,这些技术“碰巧”在Office、Exchange、SQL Serv
er、IIS和Site Server中!又回到了知识管理等同技术或产品的老调。拜托,不
要自相矛盾了! 


  Lotus的研究人员话花了数年的时间研究和完善企业内的协作技术,Lotus的
专业顾问人员也花了同样多的时间帮助用户建立企业范围的知识管理方案,同时
我们在商业上的合作伙伴花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关于知识管理的应用开发和服务
工作去。IBM技术顾问将知识管理的服务根植在企业的行为中,同时利用类似Dom
ino/Notes的技术作为强大的支持后盾。是的!知识管理不能够被定义成一个单一
技术行为。Lotus/IBM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而微软将知识管理与
一个或更多的产品相等同,未免太狭隘了。 


  微软论点#6:KM只是一个一系列相互冲突的未来技术的方便的“外包装”,
因为IBM和Louts在KM的发展方向上没有统一口径 


  只有一个竞争对手会认为两个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企业是一个问题。很明
显,在知识管理市场上,微软受到了IBM/Lotus联合体的围攻。Lotus借助了IBM的
研究结果、产品以及客户经验,集成到面向知识管理市场的解决方案之中去。我
们从不认为Notes和DB2有冲突,只有互相合作。知识管理工具如果能够跨越Domi
no和DB2(当然还有其它的数据容器)只会是件好事。 

  更进一步地,运用Domino以及运行在其平台上的协作框架体系提供了更多的
便利和价值,因为这样将有用的信息应用于生产更直接,而且已经经过实践检验
了。 


  微软论点#7:Lotus只提供了一个许诺,微软提供了一个真正,集成的已经成
型的解决方案 


  正如我们的白皮书里指出的,Lotus的客户已经利用Lotus的技术“实现”知
识管理有一段时间了。Lotus同自己客户正密切合作,倾听他们的创见并结合到我
们的产品之中去;这是我们知识管理战略的基础和发展方向。 

  在微软的回答中显示了其知识管理战略。正当Lotus和她的用户以及业界同仁
们密切地注视并完善知识管理策略,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真正的革新的机会并且
许多创意正在附诸实现中时,微软似乎声称他们已经完成了其知识管理战略和产
品。微软在重新包装了其Site Server上的索引引擎后,就声称这就是所谓和知识
管理应用,并宣布胜利了。 

  在98年年底,Lotus Domino 5.0 上将针对知识管理增加特性设置,使Domin
o成为现有Domino客户机实现KM的更好平台。Dominor仍然是构建知识管理应用的
最好的环境。——摘自Giga Information Group, "Keep Lotus Domino for Mes
sag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by Dan Rasmus -- April 16, 1998 


  “Lotus Notes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已被用于知识管理...至少以对以Notes为容
器的信息而言是这样的。存在的问题是在一些工具上,如深层信息的利用工具、
以及工具使用的方便层度和一些薄弱之处,如检索...对于已用Notes的用户来说
,Lotus新增加的知识管理工具无疑会带来更多的益处。而对于想进入知识领域的
新用户来说,Lotus将很可能是他们的选择” David Marshak,Boston的Patrici
a Seybold Group的一个评论家如是说。——PC Week Online, "Notes getting 
'smarter'," by Christy Walker -- June 22, 1998 


  微软论点#8:Lotus是否是真正的技术的领导者还是一个管理咨询公司?当L
otus开始讨论提供知识管理服务时,客户应该开始担忧了。他们是在提供最佳技
术,还是更意图于与客户签定咨询合同,好让IBM销售服务? 


  微软讥讽我们的公司定位:我们是产品公司还是咨询公司?别忘了,有些人
会怀疑微软:谁也不能确定微软到底是个旅行代理,还是一个软件商或根本是一
个百科全书直销商。我们认为,这些都是的眼光太短浅的表现。我们的看法是:
如果我们想要给企业提供一个真正的KM的解决方案,我们就必须清楚他们的业务
运行模式以及问题所在。你不可能只是从产品出发就能建立解决方案。我们认识
到未来的解决档案是的创新工具、应用、服务和领先思想的结合体——所以我们
全方位介入的。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构建了一个体系结构,由Lotus、IBM、独
立软件商ISV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实现整体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
,Lotus和其合作伙伴必能提供市场真正需要的东西。 


  微软论点# 9:在KM解决方案中Lotus没有真正为潜在的第三方合作厂商预留
任何有意义的表现空间 


  微软明显实在离间Lotus以及Lotus的合作伙伴。Lotus开辟的协作市场已经使
她的18000个合作伙伴受益。我们不仅希望通过KM工具来扩展Domino/Notes平台,
而且同时希望转移和传授我们的实践成果和方法论,这只能继续扩大市场本身。
对一个合作伙伴来说,如果自己发展所有的平台增值技术,其代价是不可能承受
的,所以当然欢迎从Lotus以及其他合作伙伴那里得到新的工具和技能。正如许多
合作伙伴已经证明的那样,Lotus的KM工具如LearningSpace和Domino.Doc等不仅
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的市场利益,不管是分销利润还是开发定制利润。 

  微软没有意识到技术只是KM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把Lotus的知识管理战略理解
成“挤兑合作伙伴”证明了微软对知识管理从根本上缺乏理解和经验。建议微软
在向别人“扔石头”前,好好充实一下自己,并且和微软自己的客户好好谈一谈
。 


总结 


  Lotus和IBM已经发现了知识管理领域的几个关键路标——在这个领域中包括
了:先进技术、集成第三方系统、对组织与群组以及个人行为的深刻认识、角色
以及协作的影响、以及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我们尊敬微软作为一个具有技术技能的活跃竞争者。但是,我们不得不指出
,对微软来说,很明显他们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微软产品的一个标签,而不是一门
能够提供革新的、具有真正商业价值的科学。换句话说,就像数年前的“群件”
,他们从未真正理解。 


  希望微软注意到此。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3.20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