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个人·文集 ☆>>凉夏小筑(red_angle)>>中国古代文化诗词鉴赏---元曲欣赏>>中国古代文化诗词鉴赏-李煜全集(8)

主题:中国古代文化诗词鉴赏-李煜全集(8)
发信人: red_angle(凉夏心情)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9 18:05:12), 站内信件

                             相见欢①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③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④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
  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
  一种。

 【品评】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
  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
  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
  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
  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
  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
  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
  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
  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
  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
  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
  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
  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
  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
  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
  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
  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
  之处。      



----
             帅哥为何哭泣?
                       凉夏扁过的痕迹~
 
欢迎光临广州地区寻亲访友我们的大学 凉夏笑迎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