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odess(小猪阿宝)
整理人: shytotoro(2001-09-03 10:40:32), 站内信件
|
NONKO - 2001/08/20(Mon) 15:12 No.604
因為閉站的關係,無法讓大家也來討論,抱歉....
在此,我就說說自己的看法。
──
先談談自己的經歷吧
我開始看高橋和安達的漫畫是在同一時期,小學一年級。
兩位大師的作品我幾乎都看過了,也有買回來收藏。
就我個人的立場而言,高橋和安達都是我尊敬的漫畫家。
我認為兩者之間很難區分高下,因為高橋的作品每一部都有不同的特質和所想陳述的東西。
而安達的也是一樣,很難只從某幾部作品來比較高下。
雖說如此,但我認為有個共同點就是兩位漫畫家相當擅長情感的著墨,
尤其在人物的表情,以及角色與角色之間微妙的互動。
──
兩位大師都是日本小學館週刊少年SUNDAY的紅人。
就我觀察而言,高橋的功力目前已經超越過安達。
這樣說,並不是我偏袒高橋,
就如askask朋友所指出的"技巧太過嫻熟了,反而有些被技巧所害。"
我覺得這個論點一針見血指出安達目前碰到的困境,他沒有新的突破,
使人感到厭倦。﹝在8/8週刊少年上,安達的新連載叫"青春交差點KATSU"﹞
而高橋,每一部作品都有不同的特色,創作力無窮,不會固定於某種形式和材料。。
個人認為,高橋作品有一種特點,就是她早已想好整個架構組織,
只是一步一步將他呈現出來,因此,她的作品通常必須耐心看下去,細細品味,
無法只以一段故事來評論之,所以在高橋的漫畫無法見到像其他少年漫畫擅長製造高潮,
或許一開始無法吸引讀者,因為高橋漫畫劇情精采部分,是分布在作品中,
不多也不少,而當精采劇情出現之時,往往對讀者造成強烈的震撼,
應該說是"深度"的部分,最後很有可能成為"經典"。
這個特色,表現最明顯在相聚一刻和犬夜叉。
在劇情部分,我認為高橋比安達要強。
──
關於"大齡化"的問題,我覺得這個論點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高橋的漫畫是"少年漫畫",或是在高一點點的young,
也就是說她的漫畫是設定給10─17歲人看的。
日本漫畫在這方面分得很細,少年﹝JUMP、SUNDAY﹞、少女﹝LALA、HANA TO YUME﹞、
青年﹝YOUNGSUDAY﹞、成年、兒童﹝RIBON﹞.....。
她的漫畫本身就限制在少年的範圍內,當然也許過20年之後,就不會喜歡看,
但是用這一點來批評並不是很適宜,因為這樣其他所有漫畫也可以這樣被推翻。
無庸置疑的,高橋在少年漫畫的發展上是成功的。嚴格說起來,事實上高橋的作品是"全民皆宜",
她的讀者群分布在各年齡層。
並不是說反映出大齡生活而令人有趣﹝很多作品也反應生活﹞,
而是漫畫中在喜怒哀樂背後所隱含的意味,這種意味,很抽象,但又讓人感到親切、熟悉。
至少我可以說日本讀者會有這樣子的感受。
這個觀點可以引發出一些問題,那就是高橋是日本人,以日本人的思想,站在日本的環境,
畫出漫畫。所以說,生活在不同環境,用不同的思維,對同一件事的看法也就不同。
犬夜叉之沒有在我們圈子中獲得極高人氣,
有一個原因就是犬夜叉是相當日式的漫畫,也就是"和風"味﹝日本風味﹞很重,
裡面有許多思維是日本人特有的,畫風也是具有強烈的日本風味,迥異高橋其他漫畫的風格。
因為我個人對日本文化有興趣,長時間研究日本文化,所以犬夜叉漫畫我看了感覺很親切,
對裡面的內容感觸相當深刻,這點是我個人的感想。
而從犬夜叉細部著眼,有些薄弱、不重要,甚至可以說無聊的地方,容易遭到批評。
這原因我想應該是之前所述,只是大架構中一小部份,是為了之後重要劇情安排,
必須要交代的,之前幾集有很多地方就很明顯。
所以我一開始接觸犬夜叉時,也沒有很喜歡,只是以很平常的態度看它。
是看到後面,整個佈局搭起來,才覺得這是一部不錯的作品,有許多引人深思之處,
我覺得他是一部"慢工出細活"的漫畫。
我有個朋友也是持同樣看法,而他也是到後面才產生這種看法,也因此才將犬夜叉列入
心目中高橋的傑作選。亂馬1/2他不認為是傑作,我也是這樣認為,因為亂馬在後面表現得
很疲軟,已經沒有活力。
而另一個朋友則是說犬夜叉被設定的年齡層太低,不應放在少年漫畫,要再提高,
否則有許多需要深度思考的東西會被忽略,對一些朋友並不適宜,
這也是他認為犬夜叉無法很紅的原因。
最後,我想說的是,每個人囿於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思維、不同的經驗,
所表現的看法也就不同,一個10歲和25歲的人表現的看法也就不同,
唸文科和唸商科的出發的角度也不一樣,這並沒有所謂的對錯,因為感受不同啊!
﹝打一打,突然發現打了很長.......嘮嘮叨叨的^^bb﹞
*****************************************************
以上是我经常去的那个台湾网站的站长的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