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沧海轩-广武历史>>小説点評>>三看武侠

主题:三看武侠
发信人: z_h123(韦青青青)
整理人: yerk(2002-01-27 03:23:44), 站内信件
一 小人书和迷神引
  我最先看的武侠是李凉快再看金庸的。一看入迷。
  后来我也想,要是我先看的是古龙的,也许就不会再看了。金先生的小说的确通俗易懂,我想,看得懂金庸的小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就好像有人说的,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流传的最大原因恐怕还是通俗易懂吧。
  金庸的小说是庸自己的理解揣摩大众的意愿,使用各种写作手法勾画出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做过的一个梦。这个梦里免不了还要加上几种催人奋进的元素,比如:爱国主义、侠义精神、奇幻武功等等……
  曾经尝试修改金庸的武侠小说,结果发现无从下手。后来我明白,这是金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造就的。他总能恰到好处的把握每一个文字、词语、乃至句、段、章、节整个结构。就好像他在武侠界的地位,无法撼动。
  要说迷神,他的确做到了。迷神引,他当之无愧。

二、大白玉和小瑕疵
  这里需要提一下李凉。在接触了李凉,特别是他的诸如丁小勾、扬小邪之类的作品后开始对武侠小说产生了浓厚兴趣。李凉的语言故事结构手法然就沿袭了传统,但他开创的诙谐搞笑武侠却在故事内容上另创了一个天地。在这个范围内,李凉还鲜有人敌。但他同期的作品还有后来重新出山后的武侠却显得表现平平。在我眼里丁小勾的产生]可算是大白玉,那么就算以后他再写出怎样糟糕的作品也只能算是小瑕疵,何况,他至今为止好像还没有写出称的上糟糕的武侠。
  古龙的作品,总是断断续续在看,没有一次是一口气看完他整本书的。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他的书,好像就是纯粹为了赚取稿费成篇成篇的罗嗦着他的废话。而那些废话里所谓的哲理,完全都是扯淡!但古龙开创的新派武侠,确实功不可没。如果说开创一种风格算是大白玉,那么古龙的那些连篇废话也只能算是小瑕疵吧。

三、 狼牙大棒与红袖小刀
  和小马意见不同的。我认为古龙的败笔不仅仅是语言模式和语言的不协调。在经过精雕细琢之后中国的传统语言方式应该可以很好的与西方的叙述模式融合。但古龙没有那么多时间,他需要的是写书,卖书,然后花钱,当钱财散尽时再写书……试想,一个人再纵情声色犬马的时候如何能写楚杰出的作品?他的毛病在于,语言文字过于粗糙,没有美感。————狼牙大棒!
  说了古龙,很显然,我们的视线回到温瑞安。我们不得不承认,温瑞安受古龙的影响甚巨。举例说明:边城浪子中万马堂的长桌,一个人独坐桌头,神州奇侠中朱天王与萧秋水的第一次面对面。当中情节如此相似。但感觉上,古龙的描写粗糙、空洞,我们仅能凭想象揣摩古龙的意思,而温瑞安却直接运用他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那情节,好像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似,连萧秋水心脏的跳动都历历在目。

  其实最让我佩服的,不是温瑞安的文字语言魅力。而是他在书中传递给我们的一种信息,那些做人处世之道。温瑞安坐过牢,被人冤枉过,遭受过背叛。但他没有放弃,也没有倒下。他继续,继续他的奋斗,继续他的理想。实际上这和我们的网络很像。我们大家谁是冲着网络赚钱来的?网络,也是我们心中的一个理想。他是一个梦,等着我们共同的创造,同心协力的去实现。扯远了,回来。很明显,《刀丛里的诗》反映的就是他坐牢的经过。在文中并没有运用多少诗的技巧,而是整个故事中,甚至只有在合上那本书的瞬间,我们才能感觉到他所谓的诗,是个什么概念。那是生活,生活就像一首诗。武侠世界不也是记载的生活么?龚侠怀最后出来了,但他没有再卷入江湖,并不是他怕死。他不愿他的弟子、亲人、朋友、同道再为他而流血、拼命。他在他心爱的女人陪伴下消失于世间。是不是正好符合中国传统清静无为宁远淡泊的道家思想?————红袖小刀(杀起人来也丝毫不含糊的刀)


----
韦青青青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