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临时>>网友laolaoda的文章>>中国电信,大家对你有些误解?!

主题:中国电信,大家对你有些误解?!
发信人: happywang()
整理人: happywang(2000-01-17 15:14:08), 站内信件
中国电信,大家对你有些误解?!
 
  近年来,我国电信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有目共睹,与此同时,电信改革引起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且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了不小的争论,上自政府官员

和专家,下至普通百姓,都发表过不少的意见,尤其新闻媒体在一个时期内对电

信改革做了大量的报道。电信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二十一世纪的综合国力。

我们应当站在国家利益和人民总体长远利益的高度研究和分析问题。与国际比较

看,中国电信事业处在一个什么状态?在未来几十年,中国电信事业应该如何发

展?面对对外开放的大潮,中国电信业又将采取何种对策?等等,这一切都是我

们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7月2日,北京电信有关人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以下为谈话要点。
  一、正确估价电信事业的发展
  孙岩(北京电信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讨论电信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应

该历史地看。记得8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90年代初,我国经济界人士在谈论中国经

济发展问题时,经常用到“瓶颈”这个词。这主要是指当时我国的一些基础设施

,如电信、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建设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对国民经济的

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但今天,我们看到中国的电信事业在短短的几年里,发展

非常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
  “八五”期间,我国电信事业平均发展速度在35%以上,主营业务则达到50

%以上,这个发展速度是其他任何产业不能相比的,并建成了世界第二大电信网

,这些成就令世人瞩目。我们在讨论电信的改革与发展的时候,不能忽略这一点

。这当然与国家给电信的一些优惠政策分不开。当初国家给电信的优惠政策有:

一是电话初装费,二是“三个倒一九”(所得税上缴10%、非贸易外汇收入上缴

10%、预算内拨改贷资金偿还10%本息),三是收取附加费、减免进口设备关税

等。在这些政策扶持下,电信职工艰苦奋斗,形成了中国电信事业高速发展的良

好局面,这首先是国家产业政策的成功。
  二、电信发展与改革的现实背景
  李立涛(北京电信局宣传部长):我们讨论电信的改革与发展,应当首先搞

清楚三个基点,一是中国通信网的现实国情,二是中国通信网的本质定位,三是

中国通信网的发展目标。只有弄清了这三个问题,才可能真正找到我国电信业改

革与发展的正确道路。
  中国通信网的现实国情究竟怎样?到1998年底,我国已经拥有局用交换机1.

35亿门,长途自动交换机482万路端,光缆总长度100万公里,电话用户8735万,

移动电话用户2356万,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8万。按电话网的规模,我国拥有世界

第二大通信网,其技术水平也已经和国际接轨。我们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

国家通信现代化进程中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程。
  但这仅是我国通信网现实国情的一个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

国1998年底的电话主线普及率为每百人7线,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于

美国1915年的水平。所以,我国仍然处于通信网络建设的初始阶段,大规模发展

的时期刚刚开始。
  关于中国通信网的本质定位,这是制订电信产业政策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

前,我国通信网是“党和国家的神经系统,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由此决

定了电信只能由国家投资和管理。改革开放后,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明确指出“

邮电通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才产生了对邮电

通信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
  国民经济管理的不同方面或不同部门,对通信网的本质也有过很多定位性的

认识,比如认为电信是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新兴产业、天然垄断行业、市场失

灵领域等等。这也是国家财政保持对电信长期投入、维持电信价格的政府定价体

系、不贸然放开电信经营市场等一系列政策的理论依据。然而,上述观点近来不

同程度地都受到了忽视或批评。当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任何东西都不可能

一成不变。但电信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国家对信息产业决策作出重大调整

时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
  关于中国通信网的发展目标。国际电信联盟(ITU)对世界各国所做的长期跟

踪分析表明,电话主线普及率与人均GDP的水平是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达到0

.82-0.85。因此,中国通信网的发展目标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目标相适

应的一个硬指标,如果解决不好,将会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腿。按照

国际标准,发达通信网的标志是主线普及率达到50%,我国目前只有深圳等少数

城市达到了这个水平。而我们在建国100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

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时候,无论如何也要在全国范围内达到这个水平。这就带来

两个巨大的问题:一是建设规模,二是建设资金。
  从7%到50%,我们还差43个百分点。我国有近13亿人口,电话主线普及率每

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是1300万线,提高43个百分点就是56000万线。相当于新建3个

美国电信网,或者是新建一个1992年的世界电信网。
  如此庞大的建设规模需要巨额的建设资金保证。ITU的统计表明,1990——1

992年低收入国家新增电话主线的平均成本为1500美元,考虑到我国未来50年人口

的增长等一些完全可以预料的动态因素,我国实现通信现代化的资金总规模至少

需要10万亿元。与此有关的一组数字可以使我们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国国有资

产总额为8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万亿元;1998年进入世界500家最大

企业的外国电信公司一共有22家,他们的总资产加起来也只相当于7.2万亿元人民

币。我们靠什么聚集10万亿元?国力基础和国际竞争基础究竟多大?未来的中国

通信网是中国人掌握还是外国人掌握?
  美国是“世界首富”,结果花100多年的时间建了1个美国通信网。我们是世

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用最多50年的时间建设3个美国通信网(指规模)。中

国通信现代化的道路究竟该怎么走?可以探索,可以试验,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

社会主义制度,靠我们中国人自己。
  三、电信开放的国际环境
  李立涛:美、英等发达国家从80年代初相继开始电信企业私有化和放开电信

市场。现在大家仅仅从电信技术和电信网络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其实这背

后有着极其广泛和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1983年底各发达国家的电话主线普及率

为:美国47.59%,英国34.70%,德国31.83%,法国38.27%,加拿大43.23%,

澳大利亚36.36%,日本35.89%……这些国家的网络建设基本完成、国内市场基

本饱和,这是他们放开电信市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恰逢

80年代初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刚刚结束,以国家干预经济为重

要特点的凯恩斯主义垮台,对包括电信在内的一系列产业政策调整成为以美英为

代表的发达国家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而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美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却纷纷进行的电信国

有化或垄断化措施。而那时对应的恰恰又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

些难道都是巧合吗?国际经济史带给我们的启示十分重要。以美国为例,前面曾

经谈到目前我国的电话主线普及率相当于美国1915年的水平。而1934年在著名的

罗斯福新政时期,也是凯恩斯主义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理论统治宝座的时

期,美国制定的电信法却明确了AT&T公司在电信业的垄断地位。此后直到1984年

,美国政府才依据反托拉斯法分解AT&T,而1984年又是里根总统的新经济政策时

期。1996年,美国才修改电信法,明确放开电信市场。而这种放开的结果是单向

的,因为至今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的电信公司到美国开办了什么业务。简言之,发

达国家在国内电信网建设时期,没有一个放开电信市场。建设时期结束以后,也

是在更深刻的背景下才放开电信市场。这绝不是用简单的技术经济观点所能解释

的。
  江总书记最近反复强调,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分析电信开放的国

际环境时,我们还要看到通信网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世

界走向信息化时代的进程中,国家力量的向外扩张正在从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发

展为信息侵略。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已经给了我们越来越强烈的警示,对此绝

不应麻痹大意。
  四、关于电信改革的热点问题
  李立涛:这两年电信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专家、官员、媒体等都有很多批

评意见,也因此形成了不少热点。一般说来,对批评意见或者认真听取,或者不

必争吵。然而,目前的客观情况已经起了变化,确实需要把电信热点涉及的一些

情况讲清楚,否则于国于民都不利。
  比如说电信是不是牟取暴利。我国政府对电信产业明确的发展导向和政策扶

持,使得电信企业在建设资金、运行资金、利润形成等很多环节上相对独立运作

或非经济运作,加上电信价格历来由国家统一制定,所以根本没有社会公认或国

家认可的判定电信企业利润水平的标准。从批评电信的报道看,有的说电信暴利

,有的说电信资不抵债,也莫衷一是。其实这些都没有根据。
  比如说“电信企业效率低下”,而且说中国电信每名员工维护的电话主线数

只有91线,还比不上泰国。其实这是ITU公布的1995年的数字,1996年的两国对比

就已经是114线/人:120线/人。因为在这个项目下我国发展速度是44%,而泰国

是11%。近日,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突破1亿,每员工维护的主线数也因而达到

了208线。而1996年世界平均水平仅为137线/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不过226

线。
  比如说电信价格,大家都希望再降。这次调价以后也有人认为是明降暗升。

这里也有误解。我国通信网长期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其价格结构也必然带有建设

时期的特征。最根本的是,价格应当依据成本制定。在实行电信经营政企分开以

后,现行带有行政命令色彩的价格因素将逐步取消,电信价格应当面向成本。如

果真要如此,究竟是降是升只能是市场说了算。而中国电信市场在今后相当时期

内的总体形势恰恰是严重短缺,这也必然决定电信价格的长期走势。
  还有,关于电信改革,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竖切”的方案,而且还在不断

地调整之中,不少人仍在讨论“横切”好还是“竖切”好的问题。其实,切开本

身并不是目的,正如垄断和竞争都不是目的一样。针对我国的国情,中国电信事

业改革的目标仍然应当是促进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也应该成为衡量电

信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时新平)
 






--
※ 修改:.happywang 于 Sep  5 08:34:19 修改本文.[FROM: 202.99.34.20]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9.115.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