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ed_angle(凉夏心情)
整理人: sweetarain(2001-08-25 15:34:38), 站内信件
|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一直很轻视诗人的爱情,尤其是擅写爱情诗的男诗人的爱情,总是武断的认为男诗人的笔端下流泻出的动人诗句只不过是一些华美的衣裳,里面掩饰的是苍白的心,和只有三分偏做成十分的脆弱的感情。
所以,我从来就搞不清楚任何浪漫男诗人的“浪漫爱情故事”,也不读他们的诗,除了戴望舒说希望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还算依稀记得,再就只有徐志摩。第一次知道徐志摩好象是因为琼瑶,琼瑶老师经常借用他人的诗词,用了《偶然》中的“我是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中的“我是一片云”做书名,讲了一个又哭又笑的故事。再后来听张清芳清越的歌声将之重新演绎,才略明白了徐志摩在那个年代走红的原因,那时《再别康桥》中的句子已被毕业留言广为引用,我终于搞清楚了徐志摩是个红极一时的诗人。
多年以后的今天,徐志摩的诗忽然又红起来,起因于描述徐志摩的爱情生活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
我一向喜欢看热闹,没赶上看那俊男美女云集的电视剧,也急巴巴的买了剧本来看,第一次看剧本。
《人间四月天》有着一个很商业味的外壳——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爱恨离愁。看着艳丽的剧照,看着黄磊被三位美女环绕,我猜想,《人间四月天》会讲些什么呢?——多情的诗人爱完一个又一个,最终“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故事。
事实上《人间四月天》也不仅限于记载徐志摩和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的艳闻。《人间四月天》里的爱情让人动容,也让人迷惑。
爱情在这个物质年代越来越飘渺了,仿佛只有在书中,只有在遥远的二十年代,只有在始终忠于自己的诗人的心中,才有那纯粹执着的爱情。
——可是,什么是爱情?
徐志摩说“我的人生要服从爱情,我没有别的选择。”所以他以有妇之夫的身份追求才女林徽音,毅然抛却没有感情基础的张幼仪和幼子?所以他不顾天下人的劝阻争取朋友之妻陆小曼?——这样的无视道德伦常,惊天动地,生死相许,是不是才叫爱情?
徐志摩的爱情热烈真挚,他对女性的尊重、懂得、细腻、深情,他的才情、学识、修养、名声,都足以打动女人的心。徐志摩的爱是上天送给徽音和小曼的礼物。
徐志摩说,“人的皮囊尚且不值几文钱,更何况是道德的外衣,我不披那样的外衣,我要我的灵魂和爱情,如果它在空中我就飞上去,如果它在海里我就潜下去。”但徽音不能认同,徽音的爱是人间三月天的爱,萌动着,却含蓄,徽音虽然有诗一样的灵性和浪漫,可也有善良女人的自律,徽音说,“道德不是枷锁,它是人活着心中的一把尺,那是一个人自尊的根本,更是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这是我在乎的!”徽音的爱只能是天上的一片云,投影在志摩的波心,最终因为再无冀求志摩更趋近与徽音的精神之爱,“在无声处更有动人的歌,在无言里更有绝响的诗,这就是他和徽音生命描定的式样”。
而小曼,小曼说,“我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飞,我翅膀已经张开了,怎么甘心再被关着?志摩!——带我飞!带我飞!”小曼的爱是人间七月天的爱,热烈奔放,激情勃发,小曼是尤物,小曼可以风情万种的吟唱雅致的昆曲,小曼可以八面玲珑的应酬交际场,小曼善舞善画,小曼圆滑的外表下,是任性天真的心。小曼在众人的娇宠下生活,小曼却活得如同沙地里的花。徐志摩与小曼的爱汹涌而来,却在俗世中纠结不已,或者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最终总免不了伤感的结局。
爱,就是这样吗?这样波澜壮阔,只有你,只有我,只有天地初开心动那一刻?
可是我想人间更多的该是另一种爱情。象张幼仪,象粱思成,象王赓,象他们这样没有用绚丽的语言点缀的感情。
“张幼仪不是一个懂得风情的女子,但她却有着女性柔韧且密实的爱,只是志摩不能体会,志摩能体会的是那不胜凉风的娇羞。”幼仪因此有了挫折的命运,有了黯然的青春,可谁能说幼仪的爱担不起志摩的感情?幼仪的成全和忍痛割爱,比起空灵的才情四溢的爱,比起娇媚的风情妖娆的爱,没有逊色只有悲哀,悲哀在于那人的不能体会。
“思成的感情的国画中的留白,不点染,但意境在,没说出来的只能体会。” 思成只会沉默的等待,所幸的是徽音渐渐明白。王赓的爱是平直的关怀,对小曼的迁就体贴,宽厚挽回,最终无奈放手,让人感动于一个五省联军参谋长不解温柔背后的爱情。王赓不是小曼的阳光雨露,王赓却给了小曼肆意盛放的土壤。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是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林徽音的诗被《人间四月天》的编剧暗指为送给徐志摩的情诗,听说林徽音之子对之极为不满,声明此诗是母亲送给自己的。而其实,不管《人间四月天》有几分真,几分假,又有什么所谓?爱情是多么美丽的诗篇,所以我们宁愿相信一切动人的传说,不必理什么真相,不必理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是不是因为别有隐情,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是不是三毛一人的独脚戏。每个被传诵的爱情背后或许就是一串谎言,人间的爱情怎么可以真的明媚纯粹的象四月的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