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新闻,旧闻>>1999年内的新闻>>统一与自由(转)

主题:统一与自由(转)
发信人: dryriver()
整理人: happywang(2000-01-16 15:51:19), 站内信件

发信人: banly (echo bug), 信区: banly
标  题: 统一与自由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Sat Mar 13 14:33:53 1999), 转信

                 统一与自由
                 
                 Banly Zhang

  其实,网络现在的自由状况,只是网络初级阶段的表象。当社会
行为介入网络,学术资源逐步淡化之后,经济的力量将使网络所谓的
自由成为一种祭品。
  我们观察一下网络经济的发展,首先是购并经营成为一种典型的
成功经验得到推广。在西方业已成熟的网络市场,成功的网站一般都
有比较高的流量,那么广告这一个目前网络市场上最为明显的收益就
会从低流量站点流向高流量站点。得到广告支持的网站于是能投入更
多资源建设网站,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马太效应再次得到验证:流量
高的站点越来越好,流量低的站点其发展却更为缓慢。那么,为了在
流量较量上取得成功,网站的购并成为热门话题,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于是这样循环发展下去,新的网络集权即将出现。我们看看AOL,收
购了ICQ、NETSCAPE以后,可以算是一个最大的门户网站了,在它的
专用软件里,用户去哪里受到了无形的指挥和诱导,信息接收开始发
生了偏差,不再是漫无边际的自由。自上而下的信息规划和发布固然
可以让用户得到更有效的信息消费,可是其代价就是自由浏览。我们
考察AOL这种已经得到肯定的的购并发展策略,不难想见,最终网络
上只剩下几个信息垄断寡头的情况并非不可能。其他的所谓自由建设
者不是被排挤、购并,就是停止服务,最多也是以精神力量作为支持
在苟延残息。这样的情况下,网络的“自由”其实就只是信息垄断者
所提供的自由,你只可以在他们允许的范围内自由。
  购并、收编,这才是控制网络信息的最佳策略,而且其运作不但
产生了企业效益、社会效益、信息效率等正面效应,控制舆论、统一
信息等负面效应或者也是政府政权所希望的。
  可是,网络流通的是一种服务商品,基于经济利益驱动的信息垄
断者可以暗示和诱导消费者,而消费欲望却以流量方向的方式同时左
右了垄断者的决策,因为流量就是利润的来源。与此不同,基于政治
利益驱动的信息垄断虽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左右信息消费,比如封锁
域名、过滤IP、提高网络消费价格等。时间一长,必定产生流量外逃
。众所周知,如果允许权力在市场前影响市场,无可避免会导致腐败,
腐败在传统经济模式中经常伴随着资本外逃,因为腐败的权力所搜括
的资本来源不当,需要外逃寻找“洗黑钱”的途径。那么在信息市场,
腐败同样会导致流量外逃,而流量外逃的原因却是因为流量寻求更有
自由价值的信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他的“二元经济理论”中指
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资本积累。那么不言而喻,网络发展的关键
就在于流量的保持和积累。当内容价值降低、选择不再自由的时候,
流量的流向还是有自由的。至少,还有选择是否消费的自由。是否有
基于这个问题的考虑,就是商业垄断和权力垄断之间的最大差别了。
  所以,统一信息因为其目的的不同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以最大
利润为目的去统一信息,其结束网络自由的方法是集中管理,优化信
息通道。这其实是解决了目前网络自由信息散乱无章的缺点,而自由
信息其“更多选择”的优点不但没有被丢掉,反而被集中到一起而得
以强化。相反以政治目的垄断信息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不但无法垄
断,而且会连最起码的信息发布信用都一起丢掉。
  网络无法封锁,舆论需要的不是控制,而是以效益和价值进行导
向。要保持导向的信用,就必须在制定有关政策的时候有正确的整体
价值观。比如,在调整网络资费的时候,如果以消费越多收费越高来
限制网络消费,这意味着控制总体的流量增长,那么这种服务的信用
就将急剧下降。因为其价值观出现偏差,它不是从鼓励建设方面考虑,
而是客观上鼓励了流量和建设热情一起外逃,结果只能使本地网络仅
仅起到一个外逃跳板的作用,无论从整体利益或者从舆论导向方面来
考虑,都是一种严重的失误。网络消费者,永远只流向信息价值存在
的地方,而缺乏建设、没有可选择信息的地方,绝对没有多少价值可
言。


 



--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96.151.22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