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race.ying(盈盈)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4 19:25:57), 站内信件
|
曾国藩左宗棠都是清末政治风云人物,又都是湖南老乡,二人一生风云际会,关系密切。但有时也因政见相左,偶有分歧。
1865年,同治皇帝年幼,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新疆的阿古柏乘机作乱,并得到沙皇俄国和英国殖民者的支持。对此,清王朝上下震惊,左宗棠坚决主张出兵讨伐,而曾国藩和他的追随者则竭力反对,一时出现“海防”、“塞防”之争,双方相持不下。最终左宗棠的意见占据了上风。
当左宗棠奉旨带兵出玉门关西征时,曾国藩写了一条楹联,命手下给左宗棠送去。联曰:“季子自称高,隐不在山,仕不在朝,与吾所见辄相左。”原来,左宗棠,字季高,“季子”既是尊称,又是嘲讽。联中巧妙地嵌入左宗棠(季高)的名字,末句尾字“左”既是左宗棠的姓,也暗中戏称他官职不高,却竟然敢与自己唱对台戏,一语双关。
左宗棠接过联条一看,沉思片刻,微笑一下,立即拿起笔写出了下联,命人送给曾国藩。联曰:“藩城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伊经济有何曾?”此联首句嵌入了曾的名“国藩”,“经济”一词,指经国济世,治理国家之才能。“有何曾”,就是何曾有,反嘲曾国藩治国安邦的才能表现在哪里。末句尾声字“曾”既是指过去,又是曾国藩的姓,一字双关。双方你指我名,我道你姓,针锋相对,毫不相让。曾左二人之联堪称“嵌名联”中的上乘之作。
----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盈盈
<img src=http://uh1.gz.163.com photo?name=grace.ying alt=http://uh1.gz.163.com photo?name=grace.y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