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新闻,旧闻>>1999年内的新闻>>论邮电资费改革,何去何从?

主题:论邮电资费改革,何去何从?
发信人: vanhabor()
整理人: happywang(2000-01-16 15:51:19), 站内信件
如何全面科学地看待邮电资费改革

怎样看待邮电资费和改革,一个时期以来成为媒体炒作的的热点,引起了社会各

界的关注。邮电企业管理杂志的记者为此走访了对邮电资费改革有较深研究的高

仰止同志。他从邮电资费的历史和现状、国际和国内、资费构成、资费调整原则

等多个侧面阐述了邮电资费的改革问题,现将有关移动电话部分的内容摘录供大

家参考。

调整邮电资费是政府行为还是企业行为?
问:朱总理在人大召开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电信资费正在下降,降的还不够

,还要继续下降。一个国家的政府总理对本国一个行业的资费公开发表具体意见

,这在过去是不常见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有人说,价格应该由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操纵的,怎么由一位“看得见

的总理”出来定调呢?这恐怕是因为不了解邮电资费性质的缘故。邮电服务不同

于一般商品,属于公用事业,资费由国家控制,又加上它全程全网的特点,资费

标准必须全国统一。所以邮电资费的制订和调整,从来就是政府行为,而不是企

业行为。在我国,制订和调整邮电资费的权利属于国务院,具体执行部门过去一

直归口国家计委,这次国务院机构调整后改由信息产业部归口。这次大幅度调整

邮电资费,是信息产业部成立后第一次执行资费管理职能,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的。
一般公众总以为,邮电资费高了还是低了,合理还是不合理,是邮电部门的事,

其实不完全是这样。毛泽东主席生前讲过:“信张一分钱,邮电部无权,这个权

是中央的。因为它涉及千家万户。“ 一封平信8分钱,维持了30年,尽管邮政业

务因此年年亏损,中央不松口,邮资还是不能动。当然,国务院在制定邮电资费

政策时,综合考虑了国家利益、用户利益和行业利益,也听取行业主管部门的意

见,所以总的来说,建国后的邮电资费政策基本上还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开

放后,邮电业迅速发展,资费政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个别决策不够妥当的也

不是没有。
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属于政府行为的是基本邮电资费的那一部分,并不是邮电资

费的全部。邮电业务包含两个市场:普遍服务市场和商业服务市场。普遍服务是

邮电业务的基本属性,也是它的主要职责,它是按照普遍、平等、非盈利的原则

经营的,资费由政府制定。关于商业服务的部分,包括邮电各种增值业务、延伸

业务,以及邮电开发的各种新业务等,它们的资费不属于政府行为的范畴,应当

按照市场的价值法则办事。

"按秒计费"真的对用户有利吗?
问:关于改变电话计费方式,现在社会上议论很多,大致集中在三个问题上面,一

个是市内电话能否推行包月制;一个是长途电话能否实施按秒计费;还有一个是

希望将移动电话的双向收费改为单向收费。清说说您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答:...... 再说说按秒计费的问题。这个问题报上吵得很凶,似乎现行的计费办

法是邮电部门占了用户的便宜,有的传媒称“中国电信利用按分计费在用户身上

多赚了60亿“。这种指责是毫无道理和不负责任的,既没有事实根据,也缺乏起

码的常识。长途通信存在着两种计费方式:一种是按计费单位时间,如3分钟、1

5秒钟、20秒钟、6秒钟等等;一种是按实际通话时间计费,也称按秒计费。世界

各所历来实行的都是前一种方式,近4年多来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改用后一种方式。

应该说,两种方式都是科学、合理的,随着距离成本的淡化,按秒计费更为科学

一些。但要实际实行按秒计费,至少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是把资费成本搞清

;而是要有现代化的计费系统。由于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资费管理

中忽略了真实成本,目前电话网的计费手段也跟不上,加上制式不一,计费信息

的实时处理、汇集和监控还难以做到,实施按秒计费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更换

现有的计费设备也需要大量投资。此外,各国电信计费方式不一,实行按秒计费

的还只是少数国家,所以在国际通信上海由各合理摊分的问题要解决。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按秒计费是把资费订的更细、更合理,而不是像有些人认为

把现在每分钟的资费除以60,就叫做按秒计费。似乎一实行按秒计费,用户的电

话支出就减少了。完全不是这样。我可以负责地说,按秒计费后用户达同样一个

电话,可能比现行的计费办法更贵。这是因为,电话的成本分配在一个通话时间

段内是不平衡的,实行按秒计费后还要加收呼叫费,而且实行按秒计费要更新全

国所有电话计费设备,这笔庞大的指出,羊毛处在羊身上,还得落在用户头上。

所以,在现在用户普遍希望电话降价的心理支配下,用增加电话网技术成本的办

法来实行计费方式的改革,是否值得,确实需要慎重考虑。现在报上一个劲儿宣

传,似乎按秒计费后就可大大减少用户电话指出,这完全是一种误导,到头来用

户发觉不是这么回事,会大呼上当的。他们不是上了中国电信的当,而是上了传

媒的当。

移动电话“双改单”为何不能马上实行?
答:关于移动电话双向收费改单向收费的问题,也可以这么说,方向是正确的,

实行有难度。不过这里所说的难度,不是来自中国电信,而是来自电信的竞争环

境。据我了解,信息产业部对这一问题的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已经行了三年多

,总的态度是积极推动“双改单“的实现。现在反对”双改单“的,首先是无线

寻呼行业,其次是联通,因为联通不像中国电信有着固定网的支撑,它的经营收

入会受影响。国务院为了保护竞争,没有同意“双改单”的建议,决定放到中国

电信改组以后再研究。
这里还是要说一下,现在移动电话实行双向收费,是把移动电话通话费由主叫、

收话两方平均分摊,改为单向收费后,通话费改由主叫方一方承担,因此,如果

现行通话费不变,主叫方的通话费就增加了一倍。而且移动电话不像固定电话,

主叫人不知道受话人在那里,它也许到了外地或者国外,漫游费也自动算在主叫

人帐上,这对主叫人来说增加了负担,也不太公平。有些用户可能为了减少移动

电话费指出,尽量利用移动电话做受话用,而利用公家固定电话发话,造成固定

网与移动网间收发话务量的不平衡,网间结算也比较复杂。所以,任何一项改革

总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需要全面周到地研究,存利除弊。照现在有些报上的宣

传,似乎“双改单”是把原来的资费砍掉一半,这也是一种误导。

改革邮电资费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问:邮电资费改革之所以成为社会上的敏感问题,从深层次看,您认为是什么样

的原因?改革邮电资费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什么?
答: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认识,恐怕还是电信消费超前于整个国民收入水平带来的

问题,或者叫做“电信消费早熟症”。我国电信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消费

早熟与消费滞后同时并存。拿农村地区来说,一般是住房消费早熟,而信息消费

滞后;在信息消费中,电话发展又落后于电视。但在城市中,由于这些年电信建

设发展很快,刺激了用户对电信的需求,促使长期滞后的信息消费潜力突然解放

出来,迅速形成了“需求爆炸”。像移动电话、无线寻呼、VCD等市场表现的特别

明显。在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的中国,电信消费水平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过那

些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国家。电信业超前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

展起着先导和倍增作用,但它毕竟是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密切相关。所以,尽

管我国目前的电信资费(除国际资费以外),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用户仍

然感觉到电信费用的支出是家庭的一大负担。......


--
唔呶 唔呶 一口一个
     唔呶 唔呶 一口一个
当然不是吃素的喽!
^-^  ^-^   ^-^

※ 修改:.vanhabor 于 Aug 15 14:24:04 修改本文.[FROM: 202.96.182.150]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82.15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