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zm()
整理人: (2000-01-16 15:51:19), 站内信件
|
送交者: shine 于 August 12:
● 谭蕾
去年10月,北京方面放出风声说,中国会限制外商在当地电信业
方面的投资,矛头直接指向中国排名第二的电信巨头——联通(
China Unicom)。因为在中国,95%以上的外资合资电信项目,是由
联通属下的公司来进行的。
一位在中国有近5000万美元项目的商界朋友当时说:“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没什么事,也没有收到联通方面要中止合同的通知,我
们在中国三个省的项目都在进行中。”
当时持这种观点的人相当普遍,大部分新加坡公司都认为,“中
国不会做的这么“绝”,总会有办法的”。
事隔半年“狼真的来了”,联通在近日正式通知这家上市公司
,双方15年的合作合约,将提前中止,而该公司目前在中国的实际投
入已经超过3000万美元。
联通与新电信有来往
和中国联通公司有来往的也包括新电信,公司投资了2800万美元
,在苏州进行移动通讯系统的设置工程。
不过新电信在98年开始就没有太多的动作,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现在看来,也许是明智的决定。
自1995年以来,联通通过“中—中—外”的形式,同世界11个国
家的40多家电信商,如荷兰电信AG公司、加拿大贝尔和Sprint集团等
等有上千个合作项目,它们在中国电信业,特别是移动网络(GSM)
上的投资,已经超过了14亿美元,所以估计新加坡企业投入的资金最
多在1亿元左右,还只算是其中一笔小帐。
成立于90 年代中的联通如此依赖外资,也确是有苦难言。
它在成立的时候,主要的股东是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电子工业
部和华润集团,当初每个股东出资3000、5000万港币成立了联通,希
望在中国市场建立流动网络系统。
不过由于需要投入的资金庞大,联通未能达到预定的目标,从而
开始寻找外来资金,自寻门路。
几个股东也划分了“地盘”,中信主要在湖北、光大在云南、电
子工业部负责北京、华润则主攻广西。
由于中国的电信业市场没有对外开放,联通走了一条“灰色路线
”,即先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再由合资公司同外资合作的方式(“中
—中—外”),并允许外资先持股25%至30%,4年后再逐渐增加到50%
的形式,吸引外资进入。
这个形式相当成功,使得中国电信市场首次打破垄断,并推动联
通成为中国第二大电信集团。
不能再同外资合作
北京这次为何要特别针对联通,据说其中一个牵涉到人事变动的
问题。
在国务院改革重组的计划下,中国邮电部和中国电子工业部已经
合并,负责合并工作的是邮电部部长吴基传。
而邮电部控制的中国电信集团(China Telecom),对由电子工
业部控制的中国联通集团(China Unicom),从事电信业一直都有所
不满,从而希望借合并重组的时机“堵住漏洞。”
另一个比较确实的原因可能是,未开放的中国电信市场和金融市
场,是中国同美国谈判,以进入世贸组织的两张“王牌”。
但美国认为,中国电信市场根本处于“半开不开”的状态,不少
欧洲商家以占据了地盘,美国推行的“码分多址CDMA”系统,进入后
空间有限。
所以联通不能再同外资合作的政策已定为“国策”,并由总理朱
(金容)基正式拟定肃整方案。
据悉,中央已经强制规定,联通必须在今年8月前将所有的外资
合作取消。
而作为“补偿”,为扶持和重组联通,国务院最近已计划将中国
电信传呼及铁路通信企业,约80亿人民币(约16亿新元)的资产注入
联通。
邮电部为扶持联通发展流动电话网络,更让联通可租用中国电信
的流动电话网络提供服务,令联通可专心发展码分多址(CDMA)网络
。
此外,中国也宣布,在10月前,批准联通在香港和国外挂牌。
但外资的强烈不满并未因此而得到安扶。
一些外资甚至表示,如果赔偿的问题不解决,要“undermine”
(破坏)和“derail”(瓦解)联通的上市计划,因为当初签合约时
,都是中国政府认可的项目,都是“白纸黑字、明媒正娶”,怎么会
短短几个月就不合法了呢?
一位已经将5亿港元(约1亿新元)中国电信投资项目注销的香港
商家对记者说:“香港的投资也不少,不过华人总是不太喜欢打官司
,希望事情能够解决。”
虽然联通已经表示,会退还本金(无利息),但许多商家都对几
时能够拿回这些款项而质疑,而且这些项目在初期的两三年都在进行
基础设施,真正还未开始盈利。
外商在中国的电信投资,会不会真的不幸成为“竹篮打水一场空
”,看来还得靠中国政府的介入。
虽然现在有句流行的话是“谁家的孩子谁来抱”,但投资项目的
取消既然是政策性质的干预,最后也应得由政策来强制赔偿。
否则,外商的信心肯定大受影响,中国未来损失的将不单单是14
亿。
-- 语无伦次的瘸子猫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30.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