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网友心声>>关于信息产业发展和中国电信走向之我见(

主题:关于信息产业发展和中国电信走向之我见(
发信人: symxf()
整理人: (2000-01-16 15:58:06), 站内信件
                     关于信息产业发展和中国电信走向之我见

                    作者:水泊梁山 东方龙([email protected]
.cn) 

  最近,随着邮电部和电子部合并为信息产业部,关于中国电信行业垄断地位
的讨论已经成为
新闻热点,在部分夸大其实的报道的影响下,加上中国电信自身存在的一些实际
问题,中国电信
已成为众矢之的。怎样才能使信息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最大的
实惠呢?笔者曾
经从业于国有垄断电信企业和私营软件企业,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有切身体
会,并对电信行
业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愿意对此问题做一些较为公正
的分析,谨供大
家参考。 

    首先谈一下中国电信。中国电信近些年来发展很快,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出了应有的贡
献,老百姓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同时,自身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但
是,由于种种原
因,仍然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加上没有做好解释工作,遭到了许多人的批
评。其中反映最
强烈的问题有:1.电话初装费;2.手机单向收费;3.高于发达国家的通信资费;
4.服务态度和服
务质量差;5.与其它行业相比,全行业收入较高。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逐一进行
分析。 

    一、电话初装费该不该收?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收取电话初装费是政府行
为,不是中国电
信的企业行为。政府为了加快通讯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向电话用
户收取初装费,
用于对中国电信进行投资,使中国电信以平均每年50%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发展。短
短十年时间,电
话由身份、地位的象征转而走入千家万户。电话初装费不符合市场经济,是国家
出于社会整体发
展的需要而采取的行业保护措施,是让先富起来装得起电话的人为更多的人能够
享受电话而作贡
献,本质上是强制性的劫富济贫。因此,随着电话的日益普及,电话初装费正在
逐年降低,中国
电信最终应该取消电话初装费。 

    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还不明白为什么需要收取电话初装费来促进通讯事业
的发展,现举例
说明。比方说,一部电话的成本(包括设备和线路)为2400元,如果企业按照市场
经济规律进行发
展,不可能生产大量过剩产品,其实装率应在80%以上,那么企业平均为每个用户
进行的投入应在
2400/80%=3000元以内。国家为了促进通信事业的发展,必须要将通信市场由卖方
市场转化为买方
市场,尽量使每一个愿意安装电话的用户都能装上电话,这样就要求电信企业将
实装率降到现在
的50%左右,使电信企业为每个用户进行的投入增长到2400/50%=4800元。中国电
信无力承担这对
企业来讲是浪费的1800元新增成本,政府也没有那么多钱,于是政府就要对用户
收取1800元的电
话初装费来弥补电信企业的损失。这样,先装电话的用户多付了钱,给后装电话
的用户带来了费
用日益降低,装电话越来越容易的好处,这就是所谓“劫富济贫”。 

  二、手机单向收费问题。原邮电部早于三、四年前就提出将手机改为单向收
费,之所以没有
能够实行,在于中国联通的反对。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根本目的是追逐利润。移
动通信市场几年
来利润丰厚,因此以捞一把为目的而进入电信市场的中国联通几乎是专营移动通
信业务。如手机
改为主叫收费后,由于做被叫时仍然占用昂贵的无线信道,将会大大降低移动通
信的效益,甚至
带来亏损,因此主营移动通信业务的中国联通坚决反对。而中国电信由于用户群
庞大,已成规模
效益,加上业务范围广,实力雄厚,可以承受短期内的亏损,而单向收费后将带
来的用户数量增
加形成更大的规模效益,预计将很快扭亏为盈,何乐而不为?个人预计,作为政
府管理部门的信
息产业部和国家工商局将从社会效益和用户利益出发,尽快解决该问题。 

  三、通信资费高于发达国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通信资费偏高,
甚至有人用相对
购买力的方法得出了n倍于发达国家的结论。由于国家通信行业处于保本经营状态
,这个问题的根
源在于生产成本太高。电信的主要成本在设备投资,而我国的高科技电子制造业
严重滞后,通信
软硬件设备严重依赖进口,造成我们的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在汽车、电子电器
等许多产业都存
在类似问题。只有大力发展民族制造业,才能将绝对价格降低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如果要算相对
价格的话,只有指望我们的人均收入超过美国佬了,笑。 

  四、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差。对这个问题,中国电信负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
任。由于至今仍
然实行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不重视维护和服务工作,使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有
效解决。为什么
在市场经济中用户是上帝?是因为用户是企业效益的来源。而国家电信企业的管
理者最主要的工
作是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其他国营企业也是这样),而不是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和争取更多用户
的支持。对普通职工来说,由于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工作能力高低一个样,做好
做坏一个样,因
此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维护质量跟不上,营业员指着用户鼻子骂的怪现象。这个问
题在我国的服务
行业普遍存在。据报道,在十大服务行业中,居然是邮电的服务质量排行榜首。
所以,电信企业
不破除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用户就不会找到上帝的感觉,上帝只能是“领导”
。(其他服务行
业也是一样,但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五、与其它行业相比,全行业收入较高,许多人为此而愤愤不平。其实,这
是风水轮流转,
今天到我家。最早是的钢铁、石化等重工行业工资高,后来是电器、纺织、日化
等轻工行业,现
在是烟草、电力、邮电,明天说不定轮到卖茶叶蛋的(玩笑话),只有金融行业长
期以来一枝独
秀。电信现在是高科技产业,应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而这一点并没有给电信企
业的发展带来好
处。企业效益好了,可是既不能高薪招聘所需要的高科技人才,也不能解雇无所
事事的庸人。领
导的亲属想进来不好拒绝,退伍军人必须一律接收,再将超编人员转入“三产”
以实现自欺欺人
的“零增长”。而对于企业真正需要的骨干力量不能高薪留用,只能眼睁睁的望
着他们向外企跳
槽。比如说,电信最需要的是既懂计算机又懂通信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最为紧
缺、抢手,他们
到外企可以拿到5000—10000的月薪,去民营企业也能拿到4000—8000左右,而在
邮电只能拿到
1000(内地省份)—3000(发达省市)元,相差在3倍以上,还怎么能称邮电的工资高
呢? 

   再看得更远些,说一下我国的信息产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是我国的基本国
策。为了让信息
产业超常规地发展,必须走国家垄断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路子。需要特别说明的
是,我这里所说
的国家垄断,是指国有企业通过公平竞争赢得用户,获得市场领导地位。为什么
呢? 
传统电信、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制造业是信息产业的支柱。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
看,在传统
电信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无一例外走的是垄断的模式(以国家垄断为主),连美国
也是到了电话已
经基本普及时才将AT&T拆散的。邮电部在长打几十年的垄断时期中,并没有故步
自封,而是坚持
中央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尽可能地加快通信业的建设,建成了通达全国各地的
完整的电信网
络。同时,不断地下调各种通信费用,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有些人把这算做是
联通加入竞争的
功劳,其实不然。以江西为例,市话市场根本没有竞争,初装费不是降到了1000
多元?联通在江
西省的移动网没有建成,江西的手机不也是1000多一部?江西电信在Internet市
场没有对手,还
不是推出30-50元包月的全国最低资费?江西的这几项主要费用均不超过竞争相对
激烈的北京、天
津、上海、广东等省市)。而如果是非政府的企业行为的话,将造成赚钱的地方
用户是上帝,亏
本的地方没人理的局面,边远落后地区根本装不上电话,亏本的送信业务没人干
。为什么中国电
信在没有强有力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会降低电话初装费、改善服务质量?因为着眼
于潜在的无比庞
大的市场,毕竟中国的电话普及率只有不到10%。只有在电话已经普及的情况下垄
断才可能真正损
害用户的利益。 

  而电信行业的自由竞争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其他许多恶果。以中国电信和中国
联通在移动通信
上的竞争为例,中国电信几年前本来不打算建设GSM网取代模拟网,而是准备等上
两三年时间建设
技术日趋成熟的CDMA网络(注:CDMA网络的通信质量高于GSM,而且信道利用率要
高上5倍)。如
果那样,从今年起CDMA用户只需支付1/5于GSM用户的通信费用。由于中国联通决
定建设GSM网,为
了不在市场竞争中失去用户,只好耗费上千亿资金建设GSM网络,至今没有收回投
资,无力尽快进
行CDMA网的建设。中国联通也是一样。所以普通用户恐怕要等到2000年以后才能
用上CDMA手机
了。 

  Internet的发展也是一样。如果向用户收取成本价,恐怕大家现在还在承受
10元/小时以上、
每月上千元的Internet使用费了。只有国有电信企业出于社会效益的考虑才愿意
向用户提供30-50
元包月(目前江西省的资费政策)的“跳楼价”。在中国电信承受巨额亏损的情况
下,Internet这
一本来超出国人承受能力的新业务才迅速平民化。这时候,许多ISP只会指责中国
电信垄断,其实
有本事的应该到市场上去竞争。中国电信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而作长期亏损
的打算,向用户
大幅度让利,垄断靠的不是行政指令,而是用户选择的结果。这一为国为民的让
利举动惹恼了本
想大捞一把的大小ISP,有的ISP居然鼓吹“邮电部放弃面向用户的业务,并提供
倒贴成本的线
路,亏损由邮电部门承担,让大、小ISP都有小利可图”、“上海、广东的发达地
区开放市场,内
地落后省份由中国电信继续亏本经营”,其本质就是“干脆你一个人亏算了,让
我们来捞市场宰
用户赚钱!”,真像癞蛤蟆想吃天上掉下来的大饼,足见其唯利是图的本色。 


  所以,有一些人没有资格指责中国电信垄断。一是中国联通和一些专门追逐
眼前利益的小企
业,他们由于没有实力或者急功近利,不愿意让利给用户而承受较长时间的亏损
,去谋求日后的
市场;二是广电部门,他们不惜违反职业道德,用夸大事实的手段诋毁中国电信
,却忘记了自己
是最最垄断的部门(例证:他们使用种种手段阻止邮电进军有线电视领域);三
是中国人民银
行,它禁止邮政储蓄开展贷款业务,包括贷款给邮电本身(因为银行贷款给邮电
没有风险却可以
获得巨额利润),导致邮政储蓄至今亏损而邮电企业却承受沉重的利息负担。 


  然而,并不是要中国电信因此而像原来一样垄断!相反,中国电信应该走国
家资本主义的道
路,到市场中去凭借自己的实力进行竞争!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实力雄厚的中
国电信根本不害
怕竞争,而是渴望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如果采取正确的策略,将在保护用户利
益的同时依靠实
力和公平竞争的手段获得实际上的垄断地位。也就是说,要在行政和法律上废除
中国电信的垄断
地位,开放电信市场,让国家控股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其他中外企业在公平
的环境中去竞
争,让强者脱颖而出。其实,这并不难做到。 

  首先,放下中国电信的负担。现在的电信局,有一种说法,即裁员一半仍然
可以正常甚至更
好地运作,那么就应该允许中国电信立刻裁员一半!中国电信为国家做贡献,不
应该是承担社会
富余人员或者补贴邮政等其他政府职能,也不应是为了社会效益牺牲经济效益,
而是贡献在明
处,向国家缴纳大量利税。同时,人才管理按照市场运作,公开向社会招聘人才
,择优录用。再
比如,实行下面一项政策:愿意提前六个月申请装电话的用户免收初装费,向要
求立即安装电话
的用户收取高额初装费,立刻可以大幅度提高电话实装率,并给大多数用户带来
实惠。 

  另一方面,解除中国电信的束缚。高科技产业必须以人为本,完全采用面向
市场经济的管理
模式,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来考核干部和职员,取缔“官本位”制度,完全根据职
员的能力和贡献
来进行收入分配和职位晋升,在企业内部扩大收入差距,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少
劳少得。同时使
企业可以辞退工作散漫、服务态度差的员工,以便有效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
。“婆婆”不得
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行为由《电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来规范。 

  做到这两点,到了2000年,中国电信将成为国家控股,拥有数千亿固定资产
,拥有50名院
士、500名博士后、5000名博士、80%以上人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高科技产业集
团;而在
Internet领域,现在国内做得比较好的ISP只有三家:瀛海威、东方网景和广州网
易,但是资产运
营情况仍不十分理想。中国电信应该果断地收购这三家企业,并在竞争中迅速挤
垮吉通、讯业等
经营不善的公司,将其技术和管理骨干收入帐下。电信市场迟早还要对外开放,
从民族利益出
发,为使中国信市场的领导地位不致落入老外之手,中国电信只有迅速壮大自己
的经济和技术实
力,才能与国外著名大集团一争短长。 

  对中国联通和其他国有企业也是一样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制度,让他们有和中
外私营企业一样
宽松的经营自主权。允许自由竞争和淘汰,允许打垮或收编包括同样是国有企业
的对手,这才是
真正的市场经济。 

  看到这里,有人要说,让盈利的电信行业走市场经济道路,那不是把包袱推
给了政府和社会
了吗?不,电信行业仍应对国家有所贡献,只是应该把对社会的“暗补”改为“
明补”,即所有
从事电信行业的企业都应按照销售额向国家缴纳特别税收,用于安置下岗职工和
失业保障制度。 

  信息产业的第三条腿也是最粗的一条腿就是电子制造业。对于联想集团、海
尔集团、长虹集
团等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同样要按照国家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造,实行国家控股
,自主经营,采
取资金上扶持,政策上不给保护伞的方法促进民族产业的良性发展。 

  这就是中国信息产业的出路——“以法制替代人制,公平竞争,适者生存”
(对于中国电
信,就是八字方针:“放下包袱,取消特权”)。近日,随着受人尊敬的朱总理
进行雷厉风行的
机构改革,信息产业部已经下文决定成立中国电信集团,但愿信息产业部继续在
市场经济的道路
上前进,不要再当“婆婆”。 

  注:本文中举例的一些数据均为大概数字,仅供参考、示意。本文仅为个人
观点,不代表任
何部门和团体的利益和看法。这是作者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所提的一些建议,
不针对任何部门
和企业。任何人有权赞成或者反对本文各项观点,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跟贴
或者写信给我均
可。本文仅保留署名权,欢迎大家转载。1998年5月29日。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03.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