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艺术·体育 ☆>>戏曲>>(转)中国古典戏曲概述

主题:(转)中国古典戏曲概述
发信人: wooce()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5 00:46:00), 站内信件
                       中国古典戏曲概述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
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
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一、中国古典戏曲的基本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
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二、中国古典戏曲理论

  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
产生了众多的戏曲作品,而且也积累了丰厚的戏曲理论。

            1.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理论形态
    所谓理论形态,是指理论的表现形态,也就是戏曲批评家们所运用
的表述形式。在中国古代戏曲论史上,戏曲批评家们所运用的批评形式
也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因此,所呈现出来的理论形态也丰富多彩,除
规模较大、自成体系的理论专著外,更多的则是曲话、评点、序跋、尺
牍、诗词曲等多种类型。

  理论专著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主体,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发展史
上,产生了一大批曲论著作,从这些曲论著作的内涵来看,大致可以分
为八种类型:
     (1)记载作家生平事迹,品评其创作特色。 
     (2)记载演员生平事迹,品评其演唱技艺。 
     (3)记载戏曲史料,论述戏曲的形成及发展。 
     (4)记载曲目并加以评述。 
     (5)系统论述戏曲创作方法。 
     (6)论述戏曲演唱方法与技巧。 
     (7)戏曲格律谱与戏曲韵谱。 
     (8)融史料考证、品评剧作、议论创作方法或表演技巧为一体的各种曲话。  

            2.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内涵 

    我国古典戏曲理论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其内涵也十分丰富。综而言
之,可分为戏曲史论、戏曲创作论、戏曲表演论等三大理论体系。
  第一、戏曲史论。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探索戏曲的起源与形成,论述各种戏曲形式、戏曲声腔的艺术
    特征及其沿革与流变,总结各个历史时期戏曲的兴衰及其原因。
 (2)对戏曲史料的记载,或记载剧作家和演员的生平事迹,或记载
    剧目,或记载曲坛掌故。
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戏曲理论家们对戏曲起源及发展问题的
探讨,建立在史料的记载之上的。
  第二、戏曲创作论。这是一理论体系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对戏曲创作中的一些规律问题的探讨。如对戏曲功能问题、内
    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的论述。
 (2)对戏曲创作技巧的探讨。曲论家们围绕音律、语言、情陈,结
    构等戏曲创作技巧分支,如音律论、语言论、当行论、本色论
    、情节论、结构论等。
  第三、戏曲表演论。戏曲不仅是一种文学,而且也是一种舞台艺术
因此,戏曲表演理论也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戏曲表
演理论体系中,一是演唱技巧,戏曲理论家们围绕着戏曲表演中的一些
基本技巧台唱、念、做、打等加以论述。在戏曲诸表演技巧中,唱是最
主要的,因此,曲论家在论及戏曲表演问题时,也把歌唱技艺作为研究
和论述的重点,是演唱技巧中最主要有内容。二是导演论,这方面的论
述主要出现在明代中叶以后的曲论著作中,由于早期的导演是由演员或
戏班主充任的,这些由演员或班主兼任的导演通常只是以口传身教的原
始方式进行导演工作的,而且由于文化水平的局限,虽有丰富的导演经
验,但未能总结出来。直到明代中叶以后,一些剧作家兼任了导演工作
后,才从理论上对戏曲导演论进行了总结。在剧作家兼任的导演中,当
推冯梦龙和李渔对导演的论述最为完善体系。
    以上这三大理论体系,构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基本内容。在总
体上,戏曲理论家们所论述的都没有超出这三大理论体系。 

          三、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的分期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终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历史时期。综观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八个 时期: 
            1.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 
            2.雏形时期--宋金时期 
            3.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 
            4.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 
            5.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 
            6.集成时期--清初 
            7.转折时期--清代中叶 
            8.终结时期--近代 


--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38.212.5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