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rof()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2 13:12:36), 站内信件
|
当代设计呼唤民族传统文化
即将踏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间的距离变
得越来越小;各民族的交流与接触越来越频繁;不同国家之间的各个领域的沟通
也越来越多,因而使得各个民族文化的对冲、碰撞成为可能。我们当代的设计也
不例外地经受着所谓西方文化、西方潮流的猛烈冲击。
然而,在这种“西化”潮流的肆意侵袭下,我们不少设计师们表现出广大的包容
、欣然的接受,这种“拿来”使他们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忘记了民族的精髓,也
忘记了艺术中最重要的自我风格。可见,我们当代的设计确实很有必要利用和发
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把它们应用到当代设计中。这,是继承也是发展。
当今的世界正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年代。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都不可
避免地走近了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电脑科技的日新月异、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兴起
与普及、信息传播媒体的发展等等,都是我们当代设计师必须面对的事实。进入
讯息高速传递的今天,地球变小了,地球上的居民的距离缩小了,国与国及区域
间文化经济将缩短差距,各民族更趋直接,人类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全球一体
化”。在这种情形之下,设计文化也不幸遭受冲击,而走向了一种趋于西化的“
类同”或“国际化”的道路。在我国,本来就不兴盛发达的设计文化更是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侵噬。因此,呼唤传统文化是对我们当代设计发展的一种必要,只有
这样,我们的设计才能赋有个性、才能不被西化的“类同”所淹没、才能有竞争
力。
现在不少的年轻人对西方的东西特有兴趣,一头扎在里面,认为越现代越好,西
方化的倾向很强烈。正如一位美术学院的教授所言,现在入学新生在面试时,被
问及外国美术史时,可以滔滔不绝,历代画家,作品如数家珍,但是,对中国美
术史却一片模糊。这种现象是相当危险的。身为中华儿女,对自己本土文化如此
漠视,实在令人震惊、心痛,然而,反观西方的一些学者,特别是大学者却是相
当看重中国文化的,而且有的还进行深入研究。那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真正问
题是在于我们没有重视自己渊源广博的传统文化宝藏啊!今天,我们如果不觉醒
到这一点,那么,不久的明天,咱们的传统文化便所剩无几了。我们在发展现代
人的同时确实需要冷静一点,思考一下本土文化究竟定位在哪 里?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及二战结束后的冷战年代,我们对于那些罗马文化,基督教
文化为底子,通过海盗式武力扩张、殖民和侵略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文化,不能
不抱定反省的批语的态度,尤其是近代以来使东方民族感到自卑、羡慕以至崇拜
的西方科技文明,结果却造成了战争、污染、自然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极度浪费
,更是值得我们的深思。在西方政治、经济、军事的冲击下,东方文化的精髓已
大量流失,或已被扭曲、改造、变形、被纳入西方文化的价值体系之内,这样下
去,不但传统文化会加速式微,就是现代文化的素质也会大大地下降,有着悠久
光辉历史的中华文化势必陷于沦亡边沿。
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是趋势,但文化上将是多元化的。多元化才丰富,艺术上才
不会越来越单调。在此形势下,东方文化艺术的传统在世界上是十分可贵的,作
为东方的代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为璀灿。我们自己重视得很不够,对它的转
换还远未完成。在我国,当代设计尤其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以丰富其艺术语言
从而形成自我风格,不以单纯的西方模仿为出路,使当代设计富于民族气质而不
致沦亡。
可以说,当代设计需要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对设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从事着设计的我们确实是应该找到我们传统文化里头有价值的新东西,这种新
东西就是过去没有人意识到的,我们没发现的,被疏忽了的东西,而这样的东西
是非常多的。新出土的和新发现的文物很多,但是为什么对我们的艺术设计运动
的影响力却是那么少呢?我觉得这可是设计师们自己的事情。而对于它们,在实
践中升发出新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有了研究,才能
说把一个死的东西,变成一个活的东西,一个有发展潜力的、有前瞻的现象。我
们的民族文化绝对是有前瞻性的,不是象有人说的要死亡,或已死亡的东西,要
知道,生与死的关系是相对的,我们认识到它的价值的时候,它也便活了。
富于民族传统的风格的设计,可使原本肤浅的东西成为了有灵魂的艺术。长城的
巍延壮观、黄河的奔腾飞泻,太行的巍峨壮大、云岗的肃穆沉静……这些何尝不
是我们艺术语言的最佳素材?倘若我们当代设计能溶合这些广博灿烂的民族传统
文化精华,那么它必能以其独具一格的气质,富有强烈民族个性的风格而屹立于
国际间。
富于民族传统风格的设计,可成为一项新兴的现代产业,为推动经济发展作出应
有贡献。知识经济的年代,设计是以一种知识、文化而存在。别具一格的,吸引
人的设计,必然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国际间,只有以自己的民族传统
为风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轻易被淹盖、淘汰。在八十年代中期,日本人
已非常懂得用其富于民族特性的设计去包装其出口商品,使得日货在全世界范围
占有着很大的市场。设计,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
国也正掀起民族设计运动,韩国设计也正以一种产业而称雄亚洲,屹立于世界。
韩国的小轻工工艺品、文具用品、贺卡等等正日益占领世界市场,同时也深受广
大人们的欢迎。
一个非洲的图腾艺术能生发出一个立体主义,我们这个五千多年历史的伟大民族
,有着如此博大的文化宝藏,就不能生发出更多更好的宝物?有位旅美艺术家认
为,中国是个后进国家,农业社会,美国是先进国家,工业社会,中国前景必然
走向工业社会,因此,从文化上讲,我们就只能有跟的份儿,这是不全面的。中
国艺术历来对其它艺术采取的都是很通达的, 开放的态度,中国从大历史上讲,
一直能吸收各种营养,这么一个伟大的国家,这样一个骄傲民族,艺术发展是不
是只有一条路,即西方走哪儿咱就跟到哪儿呢?
我们的艺术发展和我们的人民,历史是相关的,这么多的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活,
有自己连续不断的历史,有自己的艺术,在今天,下去的动力,它不是任何一个
东西可以代替的。可喜的是,现在也有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并觉醒到发扬民族传
统文化的重要性了,最近,在波兰举行的“国际平面设计大赛”中,我国一名深
圳的年轻设计师一举夺冠,引起国际关注,共作品正是运用了中国传统笔墨手法
去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主题。
每个人都必须有一条自己的路,不管你走得怎么样,这条路非得走下去不可。吸
收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气质,溶合民族传统于设计中,使其得到高层次的升华,
生发出富有民族个性的设计风格,就是我们当代设计需要走下去的路。
* 这是我一位朋友的大作,要回应请E-mail:[email protected]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9.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