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教育·文化 ☆>>文字>>孔子三骂子路(一)

主题:孔子三骂子路(一)
发信人: zy268(松下山人)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2 12:58:37), 站内信件
子路是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优秀人才,其为人武勇过人,信义双全,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后在卫国授了官职。且说子路为人极有情义,不忘旧交。眼见得自已的同门兄弟,有的饥寒而死,有的困苦不堪,不由得动了侠义之心,想帮同学一把。于是私下里动用权力人情,让同学子羔做了费县的县长。
此事在现在看来十分正常,无论中外,哪个党派执政不是先提拔自已的同党亲朋的。可是这事在孔子看来,问题十分严重。因为首先须“为政以德”,百姓才能受益。否则出去做个“聚敛之臣”,岂不是助纣为虐。孔子周游列国,对此有十分深切的体会!“苛政猛于虎”,是孔子的沉痛之言。
孔子有一个才德优秀的弟子冉求,被鲁国的权臣季氏请去做了宰相。结果也不能够劝服季氏“为政以德”,反帮着做出增收苛捐杂税的事来。气得孔子发动学生“鸣鼓而攻之”。而子羔的才德又远逊冉求,所以孔子是不赞同子羔出去为官的。弄不好不但害民,也会害了自已。
所以孔子骂子路道:“你这小子,真是害人!”子路也心知自已错了,但嘴上还是强辩:“有人民可以领导,有社稷可以管理,何必读书,再求学问。”孔子一听,更加生气,骂道:“真是狡辩,实在可恶!”
孔子之仁,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子路说得也是千古人情的在大实话,无论中外,读书求学,有几人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从前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现在是“学成文武艺,货与资本家。”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