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网友眼中的中国电信>>转载网易电子刊物

主题:转载网易电子刊物
发信人: foxmail()
整理人: happywang(1999-10-07 10:48:28), 站内信件
编者特别推荐两篇关于信息产业部调价的反映文章。


             键 盘 论 语——我 们 是 猴 子  by qmigh (炜嚼爷)




信息产业部在二月份的最后一天迅雷不及掩耳地出台了一系列的电信、邮政费用

的调整措施,27日才有报纸透露会有所行动,28日公布措施,第二天就要开始实

施,从好的方面说是行动迅速有效率,但好话并不一定等于实话,这次资费调整

,给我的感觉是匆匆忙忙,缺少透明度。我确实不明白,邮电调整资费和央行调

整利率不可等同,前者为什么要搞得那么神秘。



当然,政策的出台过程不完美,也不表示政策本身就不好。这次资费调整,在移

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初装费,以及国际长途费都有相当幅度的下降,虽然老百姓

们热切盼望的取消初装费、市话包月、移动电话单向收费、电话计费以秒为单位

等方面都没有任何动作,有些地方的市话话费还略有升幅,但总体来说,比原来

的收费要趋于合理了,虽然不能说是进步,但是起码没有退步。



另外一项调整的内容是Internet上网费用。对于我这样的普通用户来说,X.25和

DDN上网费用一向没有留意,所以这次调整影响如何,无法评论,有切身感受的就

是拨号上网的费用调整了。



按照原先的计算标准,是每分钟0.20元,所以每小时就是12元。现在是按月算,

这个月的累计上网时间如果在60小时以下的时候,每小时4元;60小时以后部分,

每小时8元。这样看来,降幅是非常可观的,如果一个月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在两

小时以下,可以节省三分之二的通信费;如果平均每天上网三小时,则可以节省

百分之五十五的通信费。广大网民应该欢欣鼓掌啦。



但是慢着,这些措施里头还有一条,取消包月制。原先每月300元(相当于75小时

的费用,平均每天50分钟)就可以包月无限制使用,而现在300元充其量只能使用

67.5小时,平均每天两小时加一刻钟,这点时间对于网虫来说并不充裕,对于希

望依赖网络为生的人,则根本不够。我承认调整后的上网资费对于大多数的用户

来说是好处多多的,但是对于习惯长时间上网的人则是严重打击,而恰恰是这些

人对国内的Internet建设功劳最大。这项政策如果不做补救,对国内的网络发展

肯定会有伤害。



传说有个老农民养着一群猴子,实行食品配给制度。最开始是早餐四个窝头,晚

上三个窝头,猴子们很不满意;老农在强大的舆论压力底下宣布改革,新办法是

早上三个窝头,晚上四把糠糟。猴子们一开始以为自己的斗争取得胜利,着实高

兴了一阵,等到明白过来却也毫无办法。我们就是猴子。



             键盘论语——我们是猴子  by BANLY

 

对于调整网络资费是降是升,大家可以按照自己原来的交费单去计算。但是如果

调查或者假想一些不同阶层的用户费用,可以得出一个无争议的结论,就是网络

使用得越多,就越亏。这证明了这次定价决策有两个可能的层面,一是提供上网

途径这种服务供不应求,一是服从政策限制过度的网络消费。如果是政策限制那

么不用讨论,如果是企业问题,就显得电信部门有些过分,很明显是在用我国的

网络前途作为筹码逼迫用户:你们当不当猴子?



一定时间内因为设备、人员管理、经营制度等问题使电信的ISP们无法承受用户过

量购买上网时间,就会造成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对此我可以理解,毕竟那是钦定

的垄断企业,能够提供上网的条件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只要他们能够正视问题,

解决问题,还能奢求什么?



我国现在的网络用户据说还没有超过300万,对于中国网络市场来说,这点消费群

体定然说不上有过度消费的压力。否则如果我国的网络消费人数达到美国98年的

7650万人,也许资费调整会定为“3小时以后102元/小时”。那么是什么使ISP们

有供不应求的看法的呢?



去年CNNIC做过一个市场调查,其中信息表明“用户认为目前Internet最令人失望

的是:网上速度太慢(92%〕、收费太贵(74%〕和中文信息不够丰富(49%〕

”。供不应求找到依据了,不过现在对于这个问题因应的措施不是针对供应的落

后,而是针对消费的超前,因为电信部门是不会错的。于是,决策提高“过度网

络消费”的价格变成唯一的药方。如果不鼓励甚至限制上网,速度自然可以快起

来。这种“为人民服务”的逻辑就是以强化次要矛盾来缓和主要矛盾。等到明年

的调查中“收费太贵”成为主要矛盾时,再调换一下价格策略,看看,这么轮流

着玩,一个“时刻为消费者着想”的企业形象不就树立起来了?可是,消费者不

是猴子,不会这么让电信耍来耍去的。



那么罢网抗议?这不正中电信下怀么?一般来说,网络经营者和网络内容建设者

才会形成电信部门定义的过度消费(80小时/月),这些网络活跃分子罢网,那套

软弱如林黛玉的网络设备才可以松一口气,没有人去建设的网络自然快速无比。

于是,中国网络有如荒原,你尽可以免受数据阻塞之苦而在虚无中三进三出。这

样,网络一改过去有如蜗牛的情况,快速如飞。结果大概是所有人都罢网了事。

至此皆大欢喜。



那么以怨报怨?既然我在网络上建设越多,所费越大,那么以后我们都采取“院

士”式网络消费精神:只求索取,不论奉献!也就是说,除了领工资的维护者之

外,所有自愿提供的免费信息全部消失。



然后中国的信息网络就是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教堂,不错,集市毕竟太低档了,闲

话太多,不符合我国的信息贵族形象。可是,我们还上网干什么?现实中的信息

教堂都已经拜不过来了,还有什么心思上网朝圣?于是中国网络就在一抹详和、

完美的夕照中顺利走进长夜。



看来面对着这样的价格决策,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逆来顺受当猴子,一

个就是让我国的网络变成一片自己烧掉的圆明园。你,究竟当不当猴子?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11.4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