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elecow()
整理人: (1999-10-06 19:53:38), 站内信件
|
一、农话资费是否合理,价格是否偏高?
有人认为“城、郊区同用一个电话网,收费标准却相差几倍”,
说这话的人也许会认为,因为全世界用的是一样的电话网,也应该用同
样的费率来收费。众所周知,因为我国幅圆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多样,
在广大农村地区铺线建网的工程量和技术难度都极大,此外与城市相比,
在农村进行电话网络建设不仅总体成本高、而且运营效益低,在许多地方
,电信部门投资几千万建成的电话交换局与配套传输线路,可能只有几个
最终用户,所以,为使国家投资能够有效回收,保证电信基础建设得以继
续推进,设置合适的农话资费不仅是正常、合理的,而且是必须的。至于
农话价格问题,比市话要高是必然的,但相对于其它行业尤其是公路交通、
农村用电等方面的定价,现行的农话价格并无过份之处。当然,实事求事
地说,其具体内容还是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由电信部门对实际成本
和预期收益进行核算评估,并最终由价格听证会的形式加以通过。那些主
张取消农话资费设置的人,不是对历史和现实一无所知,就是别有用心,
怀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二、农话资费是过去“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在新时期的反映?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造成“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根
本原因,包括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户籍制度、医疗制度、劳动制度、供给制
度等等,而将农话资费作为过去“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在新时期的代表加
以抨击,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误导舆论,掩盖事实真相,是一
种转移民众视线、本末倒置的做法。
三、农话资费是价格歧视?
在“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化体制”下,价格偏差是广泛存在的,
从农资 农械到包括家电在内的各类工业产品,都不例外。认为农话资费
是电信垄断所造成的价格歧视的看法是片面的、偏激的。持这种看法者不
仅不了解当代中国国情,而且主观武断地将自己的一厢情愿当成是真知灼
见。奇怪的是,这些人为何对国家三令五申要求降低农村电价的事实视而
不见,充耳不闻,却对国家从未明确表态的农话资费如此感冒?
四、中国电信究竟是企业还是慈善机构?
有些人虽然口头上也承认中国电信作为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
盈亏的企业,有讲求经济效益的权利,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仅仅凭借其
假定的理由是,由于中国电信获取了高于其它行业的利润,所以就必须无
条件地承担普遍服务的责任,而不论此举是否合理。这些人也许不知道,
中国电信多年来一直在默默地独自承担普及电信服务的事业,中国电信每
年不仅对巨额的农话亏损加以补贴,而且投入巨资进行“电话村”建设,
在许多自然条件艰苦的偏僻山村,中国电信采用无线接入等方式,在电力
部门的“村村通电”和广电部门的“村村通电视”之前就已经实现“村村
通电话”。这些人也许不明白,几千年来充斥中国人头脑中的“均贫富”
思想,就算是在太平天国的大同世界中都无法实现,更何况当前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中国社会?
五、传媒炒作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注意到,在世纪末的中国,这场历无前例的,动员全社会的力
量对电信行业问题进行的炒作,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炒作者及
部分传媒从开始笼统地、抽象地批判电信垄断,到现在具体地、抽丝剥茧
地分析各项电信资费,进而寻找新的炒作材料,其意义不亚于从海湾战争
中的常规武器到科索沃战争中的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展,是一次从量变到质
变的飞跃。静观一段时间以来的事态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特点,其一
:部分传媒、“电信问题专家”自诩为真理化身,不顾中国国情,企图把
某些发达国家的电信体制强加到中国来,将其吹捧得天花乱坠,以此来挑
拨情绪,误导民意;其二:当其主张未能实现时,则挥舞“反垄断”大棒
,组织起铺天盖地的地毯式轰炸,对中国电信进行口诛笔伐,肆意歪曲事
实,夸大其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我们不禁要问一句,在对电信行业问
题的炒作当中,部分传媒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真话 反炒作 舆论监督要自律
讲奉献 反污蔑 电信职工求生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1.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