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umishanren@GZ()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9 17:21:38), 站内信件
|
标 题: 滇游笔记之七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Thu Dec 7 00:18:54 2000), 站内信件
8月2日
昨天清晨坐吕丁全的车去碧塔海。到山脚下,换马,在泥泞无比的山道和草甸子 上行两个小时,吃过酥油茶,略歇。上马到山岗,有喇嘛堆,马夫说是藏民烧香 处,下山不能骑马。下了山,经长长的木头栈道,到达碧塔海。中午12时返回。
此处多蘑菇,多原始森林,山色幽静,湖面狭长,别无可观。骑马60元,无票; 门票20元;租雨靴10元,租雨衣10元。说有木天王遗址等,均未之见。
返程中去看了天生桥及一处破烂的温泉。
到噶丹松赞林寺。喇嘛在里面做康参,奏乐念经。一喇嘛告诉我,平常他们是上 午3时一次,下午18时又做一次。今天不知因什么原因例外,康参从16时开始,要 做三天。
开车出来,至一土墩,取相机欲拍松赞林寺全景,一名妇女坐在简易木屋前做针 线,一边指挥两个孩子收钱,每人5角。因碧塔海的简陋和昂贵已使我们无比失望 ,大家都拒绝付这种莫名其妙的费用。
当夜8时,我们离开中甸赴大理。中甸,一个使人不愿回忆的地方。
吕丁全也感到脸上无光,听金流石抱怨,讷讷无语。
凌晨到达大理下关。一位小伙子大概是旅游公司的,来兜生意。我们说自己走, 他详细指点路径,十分热情。坐公交车到大理古城,先兜了一圈,想着“为谁开 茶花满路”之类。
刚入大理城,就有一大群戴暗色头巾的妇女围上来兜售手镯,说是藏银的。她们 贴着你的耳朵说个没完。金流石还价半天,花五十元买了一对。我们到一个小吃 部吃早点,他扛着摄像机不知跑哪去了。那些妇女跟到小吃部,一个劲降价,降 到二十五元一对,黄大洋心动,问我买不买,结果我们花一百多元买了一大串。 那女的手头没那么多镯子,跑出去取,我看到她竟将镯子留在桌上,感到很不对 头。果然后来发现这种手镯十分便宜,说不定十元钱可买五对。卖手镯的妇女还 在不断降价,弄得我们兴致全无。回到投宿的茶花公寓,金流石回来了,高兴地 说他又花四十五元买了一对。
一些男人往往当路拦着你,问:“洱海去不去?”说不去,就马上介绍景点,甚 至拉拉扯扯。他们会一路跟着,指望凭水磨功夫说动你。后来我发明一句话,他 们马上却步,再也不说一个字。这句话非常简单:“去过了。”
下午在国富街(外面来的人称之为洋人街)租一辆自行车,到洱海边,再看崇圣 三塔。晚上在洋人街吃饭。洋人街洋人很多,我们吃饭的地方后面檐下坐一个法 国老头,一杯咖啡对付老半天,叫店主“玛丽玛丽”的,看样子挺熟。
8月3日
上午坐车去喜洲,到岔路口换马车。赶车的老人生性诙谐,我们叫他别那么用力 鞭打马匹,他说,这马前世与他是冤家对头,所以该被他打。
主要是去看白族民居,最典型的是严家大院。到了后才知道这里是电影《五朵金 花》的拍摄地,公社书记金花的原型本来就在严家大院(被征用为公社)上班。
三坊一照壁是白族民居典型的庭院建筑形式之一,由三方房子和一堵照壁围建而 成,中间为大天井,每坊房子两层为三间,中为堂屋,接待、议事,两边厢房一 般为卧室,照壁对面一坊房子为主房,长者所住。
据说其照壁有三大功用:反光,避邪,挡风。看来更注重的是其实用价值。
四合五天井,白族民居建筑典型庭院形式之一,由四坊房子围建而成,中为大天 井,四角各有一小天井,共五个天井。
严家大院的大门看不起眼,里面去甚宽敞。它是严镇圭(清末大理同知,三塔“ 永镇山川”碑是他在民国三十六年,即大理地震后一年重修)于民国八年建造。 严有五子,据说他的后代在写关于他的回忆录。
喜洲旧有四大家,严董尹杨。
解放时,严家资产达旧币320亿,董家160亿,尹、杨家也有数十亿。严家商号叫 “永昌翔”,生意一直做到美国、东南亚各地,在下关、昆明、成都共有三处总 号,国内分号有30多个,上海、武汉、西藏等都有他家的商号,各地商号经理共 达2000多人。主要是将茶叶、药材、生丝等土特产贩到国内外,再把棉纱、花布 等生活用品销到云南。据说著名的沱茶就是严家发明,下关的茶厂制作。严镇圭 年老退休,儿子担任总经理。
严家在抗战前夕最兴旺。
白族姑娘长得都挺漂亮白净。她们四个人在吃饭时,我从窗口拍了一张照片,三 个人忙躲避,给我们介绍建筑物的姑娘则没有动。
晚上坐7点的车赴瑞丽,车到8点才开,不知何故,也没有说明。半夜车到一个边 检站,几个边防军人上车检查,每人又花十五元开了一张“边境通行证”,也没 有任何票据。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53.0.1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