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个人·文集 ☆>>水王二(shuiwanger)文集>>鹧鸪溪畔适园香(上)

主题:鹧鸪溪畔适园香(上)
发信人: red_angle(凉夏心情)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0 20:11:53), 站内信件
南浔镇。 
  从嘉业堂藏书楼出来,东行百十步,还是在鹧鸪溪边,有一片白墙黑瓦的豪宅依溪而筑,那就是适园。 
  适园现名张石铭故居,为镇上一大旅游景点,前门在南西街上。整个建筑结构恢弘、风格奇特、工艺精湛,宅内分五落四进,有中、西各式楼房150间,尤其有众多精美生动的木雕、砖雕、石雕以及从法国运来的玻璃刻花等,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民俗、文物价值,号称江南第一巨宅。是浙江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我感兴趣的,是作为清末民初蜚声沪上藏书界的适园,当时它与同乡而居沪的嘉业堂(刘承干)、密韵楼(蒋如藻)在沪上共享盛名。此三家,加上陆心源的皕宋楼,周子美先生名为吴兴四大藏书家。 
五十多年后,周退密老先生尚有诗咏之: 
        一溪楼阁郁相望,溪上人家万卷藏。 
        得似金瓯无缺损,龙津剑气自光芒。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当地却对此盛名不感兴趣,在各种介绍中,只字不提。 

  适园的主人为张钧衡(1871~1927),石铭是他的字,号为适园主人。  张钧衡幼年失怙,由母亲抚育成人。所以,他将这片宅第又命名为“懿德堂”,以示纪念。 
他的生世经历与嘉业堂主人刘承干有不少相似之处,颇为耐人寻味。 
  一.祖父同为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狗”的“四象”之一,家财雄厚。 
  二.张为光绪二十年举人,时年二十三岁;刘为光绪三十一年秀才,时年也为二十三岁。 
  三.张捐得兵部车驾司候补衔;刘捐得内务府卿候补衔。都具有一个国家干部的身份,只是未曾真的做过官。 
  四.均在年轻时开始藏书,张二十岁,刘二十八岁。都在二十年后蔚为大观。 
  五.张于三十五岁修建适园;刘于三十八岁修建嘉业堂。而且都选在鹧鸪溪边。占地均为二十亩。 
  六.在藏书的同时,均从事于刻书。张刻有《张氏适园丛书初集》、《适园丛书》、《择是居丛书》;刘刻有《嘉业堂丛书》、《吴兴丛书》、《求恕斋丛书》、《留余草堂丛书》、《希古堂金石丛书》。 
  七.1911年辛亥革命,二人都于同年定居上海。老死沪上。 
虽说这其中蕴藏的意味不少,但再说下去可能就要惹人厌烦了,就此打住。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