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ed_angle(凉夏心情)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0 20:08:24), 站内信件
|
家里的女人是越来越可爱了。
那天刚把她带上车,还没蹬上一圈。就听她在身后喊了一嗓子:“啊-摆纸(硬纸板)!”,学的是某省人在这里收废旧物品的喊声,真可说得上字正腔圆,中气十足,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望。说来也巧,过来一位换煤气的,她又不失时机的接了一句:“煤气!”,这一下倒是引来了几声笑,惹得我老脸也发起烧来。
一阵面红耳赤之后,想想未泯的童真真是可爱。再一想,这个世界还保留着这样可爱的女人可真是太少了。
当然,可爱的女人肯定是有的。
台湾有一个叫钟芳玲的女人,在台湾大学和美国的纽约洲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念了近十年的哲学,却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发现自己更喜欢书,从此改弦更张,放弃高贵的哲学而改从书业。更加可爱的是,她走访了世界各地的书店之后,写了一本名为《书店风景》的书,用闲适的文字和精美的照片,向大家介绍了各个独具个性和特色的书店:
巴黎“莎士比亚书店”,充满传奇色彩的美国奇女子丝薇雅,出版当时无人敢出的《尤利西斯》的;旧金山“城市之光书店”的主人佛林格堤,因出版金斯堡的《嚎》甚至身陷囹圄,从而“嚎”出了自由与艺术;纽约的“高谈书集”被誉为美国的文化国宝,女主人芬妮因出售《北回归线》、《尤利西斯》以及中国的《金瓶梅》等禁书,而惹上了官司,成了美国书籍查禁制度史上著名的抗争者;…当然,还有别具一格的法兰克福“玛哈斯饮食书店”、伦敦“厨师书屋”、纽约“爱狗人书店”、葛莲爱伦“杰克·伦敦书店”、伦敦“银月女性书店”、以书立国的威尔士“黑-昂-歪古书镇”等等,真是琳琅满目,不胜枚举。
这本书的大陆版在1999由三联书店出版后,让我实实在在过了一把干瘾。这个可爱的女人在序中说道:“逛书店最过瘾的事,莫过于碰到趣味相投的店主或店员,和他们煮酒论剑一番,或者听他们口沫横飞地谈论自己喜欢的作品。若是在古董书店就更不得了了,店主如果觉得来者是行家,有时会得意洋洋地把珍藏书搬出来炫耀,或是夸称他们曾经经手过的宝贝。书店的灵魂其实是这些活生生的人,是他们赋予一本本书以生命,是他们创造出书店的风格与历史,即使嗜书成瘾的牛顿也不得不说:‘世界上最有趣的是人,其次才是书’。”--这么一个有趣的人、可爱的女人,叫人如何不想她?
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话是这么说,但好事情也是有成双的。
在台湾还有一个更年轻的女人叫成寒,和钟芳玲一样,也是一边学习(工作)一边周游列国,她读的是亚利桑那州大学的英语教学硕士;不同的是,钟芳玲敲书店的门,而她却去推文学家的门:梭罗“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伍尔芙“自己的房间”,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惠特曼的故居,海明威家乡小镇上的纪念日……。她的这本《推开文学家的门》,去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了大陆版,将它与《书店风景》同放案头,两本书同样是一手写温暖优美的文字,一手拍漂亮精美的照片,或许是年龄的原因,成寒的文字更加梦幻空灵。
大陆也是有不少年轻的女人在国外学习和游历的,也写出来一本名为《哈佛女孩》的书,然而内容却是教人怎样上哈佛(?),急功近利加上商业宣传,让人倒足胃口,与可爱则更加是不搭界了。
我这么说,可能有不少人要想打我的屁股了。赶紧得声明一下,这些都是书上的,虚的。而且,台湾的女人也不都是这样可爱的,上个星期收到伶的来信,就说为装修房子忙得焦头烂额,想有空的时候到舟山的荒凉小岛上走走。这个想法却又让我很喜欢。
--难道说大陆就没有可爱的女人了?
--有的,有的。几天前在杭州,就遇到了一位,年纪轻轻却藏书五千呢。喔哟对不住,一时说得忘形,保不准后院又要起火了。哈哈,打住,打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