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iversider(执迷不悔)
整理人: ashleyliu(2001-11-30 19:30:13), 站内信件
|
★原文转载自chibb版riversider的《沪行杂记(5)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
从沪宁高速公路“苏州工业园”出口下来,就进入了苏州工业园的地头。在两旁是一片无边无际荒地的公路上再驱车15分钟,一座孤零零的超现代化建筑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是国际大厦,苏州工业园管委会所在地。说它是超现代化,除了外表是闪闪发亮的玻璃幕墙,还因为它内部的豪华设施。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的电梯,迅达牌的。在电梯外通常安装按钮的地方是一个带液晶显示的小键盘,要去哪个楼层,在键盘上输入相应数字即可。而在电梯内部是没有任何控制按钮的。我第一次去国际大厦的时候不知道这种电梯的奥妙,进到电梯里面才去找目标楼层的按钮,结果找不到,急出一身汗。
苏州工业园以前叫做苏州新加坡工业园,是新加坡与中国合资建立的。后来因为股权调整,中方成了大股东,就把新加坡三字去掉了。
据管委会的官员介绍说,说是工业园(industrial park),实际上却是一个城镇(township)的概念。在这个工业园内,实施着与中国大陆其他地方不同的社会制度,基本上就是新加坡的制度。区内企业的员工,工资的22%被扣去缴公积金,同时企业也要为这个员工缴等额的公积金,这样员工每个月就有相当于工资44%的公积金存下来。这些公积金将用于员工的住房、医疗和退休等方面。
新加坡工业园在政治上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有人说它像一个租界。而更玄妙的说法则是,新加坡领导人预见到与强邻马来西亚、印尼迟早会发生冲突,所以在中国找一块地(新加坡工业园的面积有半个新加坡那么大),建立起一个类似新加坡的社区。万一将来新加坡遭遇外敌入侵或内乱时,可以将政府临时迁来这里。
新加坡工业园一开始就是按高标准来建设,期望用高素质的人才和欧美企业熟悉的环境来吸引跨国公司进驻。而港、台的中小企业,就被高地价的门槛拒之门外。这个政策似乎不是很成功,7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迄今只开发了一小块地方。虽然有几十家跨国公司进驻,仍显得冷冷清清。特别是晚上,整个工业园只有一家5星级的新苏大酒店可以去吃饭和娱乐。宽阔的园区马路上,民工们聚集在路灯下打扑克下棋,看不到有工厂的货车在行驶。
不过,如果你喜欢安静和有规律的生活,新加坡工业园是个好地方。园区里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提起他们的房子和车子都眉飞色舞。而且,为了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苏州市政府出台了两项措施:1)外地应届本科毕业生,无论是否在苏州已经找到工作,都可以在苏州市区落户口;2)外地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要被园区企业录用,就可以在新加坡工业园入户口。年轻的朋友们,不想试试吗?
图:工业园的其中一个居住小区

---- 自由职业者 创业e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