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kem(零度)
整理人: weiniduge(2001-08-14 13:29:20), 站内信件
|
中国有句老话说"民以食为天",显然表明了"食"与"天"的一种微妙的因果关系。而在西藏,这种关系更加鲜明突出。并且可以认为,如果不是西藏的"天",就没有西藏的"食"。
在西藏人的传统饮食中,青稞和牦牛是提供藏人的主要食品。有了青稞才有糌粑。对于藏人来说,糌粑绝对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糌粑不但吃起来很香,而且特别能够填饱肚子,最大的好处是便于携带。在高原上,最常见、最典型也最具有风味的就餐方式就是,出门时,带上一代糌粑,一包酥油,一块茶,一个碗和一口锅,遇到有牛粪有泉水且向阳的地方,随时可以烧上茶,将酥油和糌粑搅成团,如果还有几块风干的牛肉或羊肉,那简直就是一顿香喷喷的野餐了。青稞酒也是藏人喜爱的主要饮料。逢年过节,人们盛装华服,手捧巨大而精美的酒壶,在一首接一首的祝酒歌中,青稞酒的醇香便深入了肺腑,令人陶醉。
而体态庞大且行动缓慢的牦牛更是全身是宝。最为奇特的是牛粪,西藏大部分地区不长树,也运不进煤炭石油,送不进电力,唯一的燃料就是牛粪。一年到头的烧茶、煮肉、取暖全靠它。
但拉萨则有显著的不同,还在许多年前,拉萨就受到比邻之邦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当然那时表现在所谓的贵族阶层中。他们中有的有甚至还能尝到专门厨师所制作的西餐。还有品种繁多的汉餐。想像那时候,下午时分,吃点心或餐桌上多添了几样翠绿的小菜一定是一种时尚,以至今天我在拉萨的老城区还能听到带有藏语口音的汉语词汇比如"白菜"、"芫荽"等。
很长时间里,在拉萨工作或游历的人为吃不到蔬菜而叫苦不迭。普通老百姓就更不用提了。但自80年代后期开始,拉萨市政府就开辟了蔬菜生产基地。到了今天,绿色蔬菜已经在拉萨人的餐桌上屡见不鲜。甚至加甲鱼、鳗鱼。海参、龙虾等都能买到,各种水果从四川或西安运进来,价格也不贵。
随着西藏的对外开放,个体商贩大量涌入拉萨。现在的拉萨人赶上了好时光。想吃什么想买什么,随时都能满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