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彩云之南>>◆ 滇中山色入梦来——景点游记 ◆>>昆明>>曹溪印月——昆明曹溪寺揽胜(转载)

主题:曹溪印月——昆明曹溪寺揽胜(转载)
发信人: xiaoming7015(泡泡)
整理人: moonjj(2001-08-10 12:27:04), 站内信件
曹溪印月——昆明曹溪寺揽胜
               

    距春城昆明41公里的安宁葱山中支,林木苍翠,绿草如茵,群峰屏列,云气蒸腾。崖谷之间,清泉琮铮,鸟叫蝉鸣。半山腰里,有一座颇享盛名的丛林古刹———曹溪寺。
    曹溪寺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根据寺内现存的《重修曹溪寺碑记》记载:“衡六祖之云席,分一勺之法流”,说明了“曹溪”古寺的来由:唐代佛教禅宗第六祖慧能大师,在广东韶州溪水口的曹溪建寺,大兴佛法,并派他的师弟从广东来云南传布“顿悟成佛”的禅宗教义,在安宁建起这座寺庙。由于寺前螳螂川与韶州曹溪相似,便取名曹溪寺。历代几经修葺,到解放后维修时,在殿内梁柱上发现有宋朝年代的字迹。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就寺庙的布局及建筑特点加以考察,认为曹溪寺是宋元风格的古寺庙建筑。这样的宋代建筑,在云南全省是独具一格的,亦是全国少见的。周嘉禾先生游曹溪寺后,拟撰楹联,作了概括描述:“殿庙斗拱宋风,龙岭古梅琳宇净;寺出南禅唐脉,优昙仙种梵泉香。”
               
    曹溪寺前临螳螂川,背靠葱山,有碧鸡、龙马、笔架诸峰环绕,寺踞半山间,气象巍巍。从螳螂川畔,乘坐空中索道缆车,越过田园山林,进入曹溪胜境。寺前门头上悬有笔力劲秀的“曹溪寺”三字匾额,寺内殿宇共三进。正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梁柱为斗拱结构,殿顶琉璃瓦金碧辉煌,殿宇造型古朴、庄重,具宋代建筑的特有风格。“大雄宝殿”内,供奉木雕华严三圣像,造型庄严肃穆,雕刻精美,为国内有数的宋代造像。1956年,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步迦来曹溪寺鉴定木雕华严三圣像,对造像的文物及艺术价值作了高度的评价。更令人惊叹的是殿内上厦檐下,有一天窗,窗式外方内圆,圆圈内部凿成空洞。据说每逢秋分节令在酉年的中秋之夜,如天晴气朗,皓月初升,月光穿过小圆洞,直射释迦牟尼佛像的额端,随着月亮的移动,月光从佛像的鼻尖照至肚脐,白光如一面圆镜,嵌在佛像上,形成“曹溪印月悬宝镜”的奇观。《安宁州志》记载为“天涵宝月”。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天文、数学、物理学和建筑学知识巧妙结合起来,创造的一大奇观。寺内有一楹联的下联叹曰:“神奇意匠,岁经花甲,月印佛心。”
    除“天涵宝月”奇观外,寺内碑刻较多。首推后殿的《重修曹溪寺碑》最有价值。此碑为明代状元杨升庵撰文,记述曹溪寺的风景名胜,有景有情,文笔生动。碑文写好后,由肖集唐朝著名书法家李北海的行书字镌刻而成,故此被后人称为“三绝”名碑。其次,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御笔书写的“松风斗月”四字石匾,字大盈尺,笔力刚健,颇为后人所推重。
    大殿前院里,有一株古梅,相传为元代僧人所植,虽已干枯枝弱,仍不失为罕见的古树。院内有优昙花一棵,传说为西天竺和尚所种,树高丈余,枝叶分披,初夏开花,朵大瓣密,深绿色的花心,状如馨槌,幽香清芬,一开即谢。《安宁州志》记载:花朵如莲,有十二瓣,闰月则多一瓣,色白味香,其种来自西域,亦婆罗花类也。”杨升庵称此花为“天宫分种”。清康熙时,总督范承勋曾为此花修“护花山房”,并挥毫题诗:“吾于泉石有奇缘,邂逅名花且不然,看花直到海之滇,灵苗一种芳且妍。”描绘了曹溪寺优昙花之奇异。
   寺南约半公里,有一龙潭,直径两丈有余,水深3—4尺,潭水清澈见底,每日早、午、晚时,潭水沸腾,当地人称为“圣水三朝”,乃“安宁八景”之一。安宁诗人戴益俊写诗一首描绘道:“天一生来不定期,忽将潮汐寄涟漪,蟾光影射黄金色,龙口波流碧玉卮。吞吐清泉珠万斛,卷舒待漏信三时,个中消息谁为主,千古盈盈自有之。”
    寺东南沿山行里许,又有一深潭,泉水涌出,状如串珠,人到潭边。顿觉透体清凉。人们誉此为珍珠泉。
                 
    珍珠泉的传说很多,下面说的一个就很有趣味:古时候,在珍珠泉边只有一个小小的寺庙,寺里住着一位叫也默的高僧,他带着一个叫悟性的小和尚。一天晚上,悟性走到泉边,见水中荷叶上水珠滚动,十分好看,他伸手摘取荷叶,水珠抖落地上,变成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悟性惊讶不已,请老和尚来看。老和尚边看边想:这大概是上天赐给我们修建寺庙的吧!便一粒粒捡起来装在箱子里,然后卖珠得钱修建寺院。寺院修大了,香火十分旺盛,寺院有钱的事也传开了。一天晚上,一伙强盗前来抢劫,老和尚暗中示意悟性,要他把珍珠撒进潭里。强盗们翻箱倒柜,在寺里搜了个遍,连一粒珍珠也没得到。等强盗走了,老和尚叫悟性到潭里捞珍珠,小和尚累得全身瘫软,却没有捞到珍珠。第二天清早,人们发现潭里冒起一个个水泡,活像一串串珍珠。故而取名“珍珠泉”。对此奇观,一位诗人写诗描绘说:“松风洒向乱山秋,谁把明珠此暗投,遍觅鲛人捞海底,不知抛散在高楼。”
    曹溪胜景,互相衬托,千年古寺以其美妙而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