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中国楼市>>房地产>>建设部处长谈住宅装修中的误区

主题:建设部处长谈住宅装修中的误区
发信人: jamessoon(瘦得不能再瘦)
整理人: cony(2001-08-07 00:46:22), 站内信件

           

--------------------------------------------------------------------------------
 
http://www.soufun.com   2001-6-5 11:46:00  
 
 
  
    毛坯房之所以在市场上大批出现,除了经济发展水平、住宅工业化水平不高的制约外,还有观念上落后的原因,许多开发商和购买者步入了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销售不含装修,以免后期出麻烦

    多年来,开发商和建造商并没有把住宅装修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认为装修造价在总销售价或总土建造价中占很小的比例,没什么利润,又因施工后易出现变形、变色、脱落等质量问题,购房者找麻烦多,因此还是不管为好。今天则不同了,购房者自己装修每平方米要投入500元-800元,多则上千元。家庭装修市场正在迅速扩大,并蕴涵着新的销售利润增长点。如北京世纪城的2幢装修到位的高层塔楼,共192户,仅一天时间就销售告罄。人为地将销售和装修剥离,只能导致无序管理和质量的下降,不利于开发商,也不利于购房者。必须把住宅装修纳入商品住宅销售的范畴,让所有的商品房在装修到位的统一轨道上竞争。规定建造装修一体化的细则,保证一条龙服务,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在这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有明确规定:未装修的住宅不许出售。我国有关部门也在制定相类似的法规,加以限制和引导。

    误区之二:购房者档次不一,装修难于保证购房者不拆不砸

    开发商建房,应对销售对象有较准确的定位和估计。这就如同购买小汽车一样,有经济实力的去开豪华轿车,差一些的去开经济型轿车,都要求开一种车是不现实的。关键是把握市场需求,针对购买层次进行装修。装修程度一定要高于购房者的“期望值”,购房者自然就不会去拆砸,“初装修时期”的装修之所以被消费者拆砸,其主要原因就是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舍不得花钱,用低廉的产品欺骗购房者,更谈不上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了。像这样的装修,怎么能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呢?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广州市保利花园面向普通消费阶层,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开发商确定了合适的整体装修档次,并将一层每户的院落精心美化销售给客户,形成广州楼盘中的亮点,购

    房者凌晨排队买房,创造了广州近10年来日销住宅232套的新记录。入住后很少有住户再次改造装修。

    误区之三:商品房装修个性化不好体现

    室内装修的确可以表现个性化,但真正表现个性化的,表现居住者内在气质和品位的仍然是以装饰为主。工程装修是一般购房者所不熟悉或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毛坯房”迫使他们耗费很多时间、心血和钱财去干“外行”工作,他们只好“你抄我,我学你”,结果不但没有个性,往往趋于雷同。无非是做个暖气罩,铺个木地板,贴片花岗石,局部吊个顶,装上几樘门,粘个木贴脸,再去寻一套厨卫设备。而这一切工作难道就不能在入住前由开发建造商去完成?我们应让消费者把更多的精力和热情转向家具、装饰用品的选择上去,这才是他们的“本行”,是他们的“长项”。诸如家具的式样、灯具的造型、窗帘的色彩、地毯的质地、床饰的花样、甚至墙上的挂件、餐桌上的摆设和餐具,都足以反映出居住者的爱好和修养。把这些实物和用品最优地组合在一起,最能够突出个性。

    一般商品住宅的装修个性化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套间空间的变化上,包括空间的大小、围合形状和高低尺寸等。种种空间变化,不应由购房者自行采用拆砸换的方式得以实现,而应从设计的源头加以解决。换言之,要搞设计、建造、装修一条龙服务,在一定的范围内可根据消费者的意愿要求去塑造空间。这对于低层独立式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来说是很容易实现的。但对绝大多数的高层或多层集合式住宅就很不容易。正因为如此,在住宅结构体系和建筑体系设计上必须有突破,形成开放和灵活的空间以适应任意的空间分隔和拆改。如康居示范工程――哈尔滨龙电花园,八幢高层住宅塔楼全部采用预应力大空间结构,适应了住户个性化的要求,有120户居民在入住前通过设计变更了套内户型和空间组合,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