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r.zhe(我佛山人)
整理人: bobbytam(2001-08-12 00:35:09), 站内信件
|
我来自南雄珠玑巷
珠江三角洲人大多都称自己人来自南雄珠玑巷,我佛山人也不例外。
广东在岭南,本是烟瘴之地,中原人早有迁徙岭南,而尤以秦汉、两晋南北朝、两宋及明朝末年的四次为最。而在历史上除秦始皇和汉武帝南征遣戍军人占籍岭南外,大多都是因为北方战乱纷扰,黄河中原一带社会动荡,为避战祸而往南迁徙的。故此,珠江三角洲人都有一种文化归宿的“根”的意识。岭南各地家谱族谱记载均多称先祖来自南雄珠玑巷,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桑梓乡,而南雄珠玑巷的发祥地本是中原。
珠玑巷位于粤北南雄城北,长约三里,宽约丈余,是鹅卵石彻路,南北走向的古老街巷,是历代拓展南疆的中转站。自唐朝开元年间张九龄奉旨开凿梅关古道后,更成了南北古驿道上的重镇。后来,珠玑巷由繁荣而人口澎胀,宋元之后天灾地劫,珠玑巷人陆续地向南往珠江三角洲一带迁徙,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是为避胡妃之乱的三十三姓九十七户的大行动。关于这次迁徙,《流徙铭》上写道:“珠玑流徙,罗湛郑张,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曹欧李梁,吴冯谭蔡,阮郭廖黄,周黎何陆,高发其祥,九十七人,开辟烟瘴,文经武纬,俞远俞昌。”
关于胡妃之难:相传南宋度宗咸淳八年(公元一千二百七十二年),贾似道谗害胡妃父兄不得而转祸得宠于度宗的胡妃。胡妃含恨出逃至珠玑巷,贾似道就以珠玑巷人欲谋反遣兵卒血洗,企图除掉胡妃。一时间十里生灵涂炭。士民纷纷捆扎竹筏沿江逃难。胡妃不愿连累乡亲,不愿遭受残暴,含泪与乡亲告别后,跃身投入古井之中。珠玑巷有胡妃井遗迹。
到南雄珠玑巷凭吊遗迹,有无限慎终追远的感慨……
---- 朝饮玉兰之坠露兮 夕餐玫瑰之落英
——我佛山人最常去的地方:WWW.C2000.COM.CN 佛山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