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佛教>>佛教入门>>一次佛缘

主题:一次佛缘
发信人: 1101234(white-feather)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3 22:45:03), 站内信件
   
    佛偶也在我心中:)。缘自我姥姥很相信佛,基本上每天上午忙完家务,她都要徒步走好几里的山路到一个庙上做佛事,寒假我去姥姥家,听说忙完正月前三天的姥姥正月初四要去拜佛,我央她带我一起去她经常去的一个庙上去看看。她答应我了。
    朝佛的路是对我似乎有些累,上下山得翻过两坐两面都很陡山头,我觉得腿有些酸,可见我那七十来岁的姥姥是怎样地努力才能每天与那佛见上一面。那天姥姥说,幸好有我在,一路和她搀扶,所以走的不辛苦。所幸的是一路上景致极好,刚好是新春过后,那山林间小路,潺潺的小溪,幽深的布谷鸟叫,清新凉爽的风,若隐若现黄鼠狼探头探脑的松鼠,都似乎是佛赐予的,真好!我老的时候,不一定为了朝佛,也一定要如此一般,常上山走走。
    一路上,我仍然象一个小孩子一样问姥姥,还有多远能到,姥姥说,“大概五分钟就到!”我问了好几次,姥姥用相同的话答了三次。我突然想起了老爸曾经讲给我的一件事情,当初他和爷爷挑着一大担行李去某个故人家,一路上爷爷一直告诉老爸,“还有五分钟就到”实际上情况是结果老爸一次次激励着自己坚持着下一个五分钟,从这个县城走到哪个县城。我不禁有些感叹“不远马上就到!”,多么久违的话语,如今很少有我能让我虚心向长辈门问询类似的话了,而这庙如今亦是,姥姥曾至,而我还未达。
    我还问了一个问题,膝下儿孙成群的姥姥怎么不让小辈们接送上庙,姥姥只是笑而不答。我是这样猜想的:一半是儿孙太“忙”,一半是姥姥对大家“忙”的体谅。我这个老东西不到关键时候,不到动不得的时候就不麻烦大家了!
    终于可以看到庙旗了,当我兴奋起来的雀跃时,姥姥也被我感染一边笑一边加快脚步,终于到了。
    这庙实在小!就那么十几间瓦屋,中间是三开间歇山顶如来正殿,左边是一间简陋平房配殿(千手观音娘娘佛祖委屈在此了)。按佛家标准建筑道理说这就是不合理的:),而殿的两旁就是上山朝佛香客或者那几个老尼姑老和尚的住房了。似乎先到的十几个香客和主人都认识姥姥,一个都上来都微笑着和姥姥打招呼,双手和揖--“新年好”,携手询问一些年里年外的事情,然后问一下我是哪个“公子”:)一个带着帽子,脸面清矍的老人还放一串鞭炮,后来知道他就是姥姥的入门师傅!
    坐在佛椅上“休憩”了一会儿,就跟随着姥姥去拜佛!佛永远是丰满的脸旁,垂着巨耳凝神思考着的,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磕完几个头,就没有事了,我当然许了愿!然后捐上老妈叫我奉给“菩萨”的公德钱。
    然后是与姥姥的师傅见面,在他那间简陋干净得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几张小凳子的下榻的地方,怪不的古代秀才学习到庙里,做学问的好环境:),我们三个人围着火盆谈了一些“善”的话题,也谈到了所谓的李师傅,这个老师傅对他也极其厌恶。其他的似乎也没有什么新的涉及,我是坐不住的四处溜达,用眼睛看,心里将庙宇评头论足了一翻就满足了。然后到后山走了走。
    吃斋饭咯,大锅菜,没有想到还有用粉和菜油炸的小鱼,很美味。我嘲着姥姥诡异的笑着说,“佛祖就在旁边哪,吃鱼这可是罪过罪过”然后满足的模样将鱼夹到嘴里,结果让五六个人喷饭!姥姥只是微笑了一下,解释到,油是菜油,鱼用粉包裹着就不算犯忌讳了。斋饭很好吃,很饱,毕竟是菩萨饭:)
    之后是回家,刚好碰到一两下山的熟人车,见到赶快拦上,一路送回家!


----
       绿色论坛
 绿色论坛绿色论坛绿色论坛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