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梦寻鹏城>>··美文珍藏··>>谈古论今--杂文赏析>>[转载]深圳现在算老几?

主题:[转载]深圳现在算老几?
发信人: telet(特懒)
整理人: becky_lang(2002-09-01 22:01:57), 站内信件
深圳现在算老几? 

转自《市场了望》:http://www.marketviewing.com/
寒山
——————————————————————————————
一位股评人士曾这样开导他想来深圳工作的教授朋友:“深圳正在构筑头肩顶的右肩,后面的走势可参照海南、北海和惠州。”这的确是个可怕的预言,应该说,还代表了相当一批人看法。那么,深圳的前景到底如何呢? 

  近三四年以来,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恍然袭上了深圳人的心头,取代了1984年和1992年两度达到高潮的自信与豪迈。几乎所有的深圳人都谈论过这样一个话题:在一个以上海为既定的经济中心和特区政策优势不断淡化的年代,深圳该怎么办?

  要预测前景,首先应该分析现在。经过18年的发展,深圳到底在国内城市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呢?

  用数字给深圳定位

  1、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城市经济总量的最好反映,1998年共有12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在总量上,深圳目前处在全国城市的第6位,大约相当上海的35%,北京的64%,广州的70%,重庆的88%,天津的96%。但在12个超千亿的城市中,深圳发展速度是最快的,达14.5%,比上海快4.4%。

  2、地方财力:地方财政能力主要由地税和部分国税返还构成,它从两个方面反映一个城市的能力,尤其是在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今天。深圳地方财政收列第三,几乎相当于杭州、成都、苏州、武汉的总和,远远超过了广州、天津和重庆。而且,众所周知,深圳企业所得税率是15%,内地多为33%。正是因为有地方财政的支持,深圳才能成为第五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3、出口总额:这一指标反映一个城市参与国际市场能力,在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可喜的是,深圳出口额已经连续6年超过上海,位居全国第一。1998年,深圳出口额相当于25个武汉。而深圳1998年出口额最大的希捷公司一家,出口额就超过重庆和成都之和。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东莞的出口总额也超过100亿美元,居全国第三,反映出珠三角勃勃的生机。

  4、高新技术产值: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业的比重,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一个城市经济质量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深圳1998年高新技术产值达到640亿元,绝对数字与上海接近。位居全国第二,但是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却是上海的三倍。在其他城市的统计公告中,我们还找不到这一数字,说明观念上差距很大。不过,从北京15%的比例看,深圳这一指标位居全国第一也是没有争议的。此外,深圳市政府在扶持高新科技产业方面的政策力度也是最大的,一个国际性的高科技交易会将从今年开始取代荔枝节每年举办,并将与广交会相媲美。

  5、实际利用外资:1998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落在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和苏州的后面,只拿到了第6名,而且,深圳的外资主要来自香港,结构比较单一。而上海在1998年吸引外资结构明显改善,欧美大公司急剧增加。目前世界1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投资上海的超过60家。不过,1997年度国内500家最大合资企业中,深圳企业入选58家,仅次于上海、广东,超过其余所有省市自治区。

  6、金融机构存款总额:资金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由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和财政资金构成,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实力。到1998年底深圳资金量列全国第四。相当于上海的35%北京的38%和广州的64%,是成都和武汉之和。此外,深圳的银行赢得能力仅次于上海、北京,超过广州,而深圳各银行的人均年利润则大多排在上海和北京的前面。

  7、人均年收入:深圳人收入普遍高于内地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是因为深圳城调队的200户抽样统计对象都是户籍人口的原因,反映到收上深圳竟然是成都或武汉人的三倍多。但是深圳人负担重也是明显的:250多万打工仔一年要寄150亿回内地养家,而白领们则要每年接父母过年小住。以致于在统计上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内地的家庭规模越来越小,有的城市平均每个家庭不到3个人;而深圳这个公认观念新的城市,家庭规模越来越大,已经超过了4人。但收入高的好处,比如进行价格改革、房改、医改都比较容易,对吸引人才有好处等等。

  8、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与其说这一数字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消费水平,不如说反映了一个城市零售业对周边地区的幅射和影响程度。虽然深圳人收入高于内地,消费水平也普遍较高,但是深圳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低于苏州之外的其他8个城市,不到上海的三分之一,只有广州的一半。北有广州,南有香港,深圳的零售业在近四五年来吸引力下降,增长率一直低于周边的广州、佛山、东莞和肇庆。加上在深250万外来劳务工,将他们挣的钱以每年150亿的速度寄往内地而不是消费,仅靠100多万户籍人口的支撑,深圳零售业明显后劲不足。不过,1998年下半年以来,来深圳消费的香港人骤增。有人估计,在深圳400多亿的零售额中香港占了100亿。看来,争取香港香港消费者,将是深圳零售业的一张王牌。

  9、科研能力:如果从传统的院校角度考察一个城市的科研能力,深圳在10大城市中最多排到9名,远远逊色于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有人还算出,深圳在这方面的能力不到北京的十分之一。但是传统的科研体制下,科研与经济脱节,研究成果难以转化成生产力。深圳藏科研能力于企业,目前92%的科研机构和90%的人员在企业,81%的科研经费也来自企业,康佳在美国硅谷,华为在上海,长城电脑在北京,中兴通讯在南京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

  10、大学生就业首选度:在内地很多大学的阅览室中,每到年末岁初大学生分配季节开始到来时,广东各报上刊登的就业信息往往会被人偷偷剪下来,这已经是一个持续了十多年的现象。一家调查公司对名地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上海、深圳、北京和广州依次是学生们在毕业时最希望去工作的城市,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大城市只在一定地域内构成选择,而没有产生全国性影响。今年1月深圳举行的毕业生双向交流大会,在短短两天中吸引了来自内地的10万名大学生,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就有2万人。最后,只有1万名幸运儿能留在深圳。而深圳各大人才交流中心,则更是永不闭幕人才的交流会。工资水平高,住房水平好,城市环境好,普通话畅行无阻,用人体制灵活,与国际市场靠得近等等这些,都为深圳吸引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1、城市综合环境:有三项指标最能说明深圳城市环境的水平。在第一届全国环保模范城市评比中,深圳与珠海、大连、厦门、张家港等城市首批当选,在最近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评比中,深圳列副省级城市第一名,列省级城市、地级城市和县级城市第一的分别是上海、无锡和峨嵋山市;在国家环保部门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调查中,深圳与汕头、海口、厦门、桂林等6市列优等,珠海和大连是二级,上海和天津是三级,北京和兰州只有5级。在这三个重要指标中,全部列一级的,只有深圳一个城市,所以深圳市的领导敢提出“将深圳建成全国最美丽的城市”。城市环境的好环,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目标。

分析和结论

  分析一:与杭州、苏州、成都和武汉比,深圳鹤立鸡群。这四个城市虽然在经济总量上与深圳差距不是太大,但是从地方财政能力、资金总量、出口额、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对人才的吸引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等角度考察,与深圳差距相当大。从经济发展后劲上观察,也没有办法与深圳相比。

  分析二:深圳的综合经济实力实际上已经超过天津和重庆。虽然从1998年经济总量上看,深圳只相当于天津的96%和重庆的88%,但是增长速度高于两市4个百分点。而反映城市综合能力和发展后劲的地方财政能力、出口总额、高新技术产值、对人才吸引力和资金总量等方面,深圳已经超过了这两个面积和人口都庞大很多的城市,很多指标差距还相当大。综合考察11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指标,深圳的总体实力上超过这两个直辖市已经无庸置疑。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这种差距还将拉大。

  分析三:广州仍然是深圳的老大哥。深圳比广州更适宜居住,深圳人的收入比广州高,广州各大学的毕业生更愿意到深圳工作,来自北方讲普通话的知识分子更喜欢深圳……我们可以说出很多深圳比广州好的地方,但是,深圳想在综合经济实力上超过广州、还需要努力。在经济总量、资金总量、利用外资、科研能力和社会零售商品总额5个方面,深圳与广州还有相当差距。此外,从两地机场差距悬殊的客运量和商业广告年总投放量上观察,广州表现出幅射力和吸引力也超过深圳。无论从哪个方面考察,做为华南经济中心的广州目前都比深圳更像个中心城市,但在很多方面,广州已经开始感受到深圳的冲击,比如深圳令人震惊的地方财政能力、出口额和高新技术产值比例,1998年深圳还被广东省委确定为与广州平起坐的两大经济中心城市。在未来的岁月里,广州很可能在一不留神之间,被深圳超过去。但从战略的角度考虑,深圳与广州更应该是合作者而不是竞争对手。

  分析四:深圳与北京、上海相比在经济规模上差距较大。至少有两个原因,深圳人不要指望自己的城市经济规模上与北京和上海比:一是这两个城市在中国既定的、不可超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二是两个城市一百多年以来的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科教能力。如今,这两个中国最大的城市户籍和暂住人口都超过了1500万,几乎是深圳的4倍。此外,那里有众多国外大公司的中国总部,庞大的资金流量,两个城市还拥有全球性的知名度——一笔庞大的无形资产。而上海的雄心更大,虽然经济规模只有香港的四分之一,她已经超越香港把目光放得更远。全国两个证券交易所一个在上海,三个期货交易所一个在上海,而全国性外汇交易中心和资金拆借中心也设在上海。但两个城市也有不利的一面,与深圳相比,它们受到体制束缚要严重得多,历史包袱也重得多。在几乎所有的人均数字上,上海、北京与深圳还有相当的差距。

  深圳的前景:1998年有三件大事标志着深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是新一届广东省委把深圳和广州定位为广东省的两个经济中心城市,深圳市委书记也第一次成为省委副书记,深圳在省内的定位问题得到了解决,去年年底中心区6大市政工程的同时开工和位于华侨城的会展中心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深圳渴望在城市功能上跻身国内超一流城市之列,这是一个城市在经济上积累了雄厚实力之后的必然要求;三是把发展高新技术放在空前重要的地位,出台22条,探索风险投资融资体制,与国家三部一院联办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深圳想当中国硅谷的志向相当明确,成果也相当显著。

  深圳与香港:20年前,香港人乘着火车进入内地时,窗外的深圳是个破败萧条的小镇。然而到了1999年1月,港府市政局会议很正规地探讨了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到深圳消费,会给香港带来什么影响。虽然深圳的经济规模仍然不到香港的8%,但香港对深圳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在过去18年中,香港与深圳是前店后厂的关系。我们或者可以说,没有香港,也就没有深圳。但目前深圳已经开始不满足于这种依附关系了,发展高新科技是深圳走自己路的最重要标志,而且在这一领域深圳有领先香港的种种迹象。正是基于这种因素,朱镕基曾经这样对深圳的领导们说:如果搞得好,深圳将来也许比香港还要好。不过,对于这句话,深圳人更多地理解成鼓励和鞭策。

  结论:深圳在经济综合实力上已经是中国的第四大城市。(不考虑香港和台湾)。

深圳人的四大心病

  1、特区不特:1995年,经济学家胡鞍钢与深圳爆发了一场火药味很浓的争论,胡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公平的大市场,给予特区的优惠政策应该取消,即所谓“特区不特”。虽然这种观点没有影响到中央的决策,但特区优惠政策逐渐淡化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深圳人看到了被定为全国经济中心上海的惊人发展,和其他四个特区的相对萧条。于是,一种失落感在当惯了先锋的深圳人心中油然而生:北有广州、南有香港、东有上海,深圳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但深圳人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路,发展高新科技,促进产业升级,不求最大,但求最好。进入1998年,深圳人心里更有了底:发展高新科技成效初显,城市定位问题得到解决,深圳开始从政策特区向功能型特区转变。

  2、文化沙漠:没有一群有影响力的学者,没有一所国内知名的大学,没有一座大型图书馆,甚至连一座像样的音乐厅都没有,在北京和上海人眼中,深圳简直是个文化沙漠。尤其这种文化上的贫乏是以经济高度发达为背景的,所以深圳在有些人看来更像个暴发户。就连居住在深圳的学者何清涟都表现出对深圳文化贫乏的蔑视,她说她的文化渊源在北京,知音也只能在北京。然而深圳人偏偏又表现出对自己文化地位的高度关注,面对深圳商报文化周刊记者们的追问,余秋雨出于礼貌而先褒,出于学术良心而后贬,前后的言论分别刊登在不同的报纸上,让深圳的文化人痛心,倒是北大的季羡林老先生直率,他对穷追猛问的记者说:“我不知道深圳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地位,会扮演什么角色”。但是深圳人没有必要自卑,“三代出贵族”,对于人如此,对于一个城市也如此。一百多年前,上海刚刚崛起的时候,在无锡、苏州人眼里也是个暴发户形象,上海上流社会当时还以讲无锡话为荣。但如今,上海与北京平起平坐成了中国文化的两大重镇。如今,在深圳的畅销书排行榜上,经济、科技、法律方面的图书仍然占据着前十名,深圳人步行的速度,还保持在内地人的两倍左右,这些都说明深圳正处在专注发展经济的时期,就像一个少年一样,正在飞速地长身体。这样一个少年,不会打高尔夫球、品不出葡萄酒的产地,并没有什么要惭愧的。文化毕竟是社会的奢侈品,它要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上。也许再过20年,也许再过30年,只要经济不断发展,深圳将最终改变中国文化的格局。

  3、科教滞后:与深圳第四大城市的地位相比,深圳的大学太少。虽然深圳的企业想方设法引进人才,设立自己的研究机构,但没有大学和专业研究院的支撑,深圳建立中国硅谷的愿望,仍然显得相当遥远。此外,深圳人口结构也令人忧虑:400万常住人口中只有100万户籍人口,外来人口300万,其中低素质的打工者超过200万。用100万大学生置换100万民工,这是深圳提出的一个口号,而且正在变成行动。

  4、治安不靖: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英国人参观深圳莲花北住宅区后说:“都说中国存在虐待犯人问题,我看不对,深圳连囚犯都住得这么好。”原来英国人误以为装了防盗窗的住宅是监狱了。由于外来人口太多太杂,深圳的犯罪率一度居高不下,居民没有安全感,于是催生了一个防盗行业,几年下来,深圳的好人反而住进了铁笼子里面。1997年以来,深圳加大打击罪案的力度,犯罪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深圳的特殊地位和人口特殊结构,治安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