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彩云之南>>◆ 滇中山色入梦来——景点游记 ◆>>丽江>>丽江古城将成为著名旅游胜地(组图)

主题:丽江古城将成为著名旅游胜地(组图)
发信人: mango1999(芒果)
整理人: clarafire(2001-07-24 20:51:53), 站内信件
丽江古城将成为著名旅游胜地(1)屋舍俨然 古风依旧

 http://news.china.com/zh_cn/photo/life/1295/20010321/images/148223_4683.jpg
  
  始建于宋末元初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云南玉龙山下,总面积770多平方公里。1997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城东西主轴线上,排列着石牌坊、丹池、大殿等古建筑;城北为商业区;“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黑龙谭水由北向南蜿蜒而下,入墙绕户。354座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联结起大街小巷,形成跨水建楼的丽江街景。1997年古城遭遇地震。重建后的古城在保存原有人文地貌的同时,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旅游业得到发展,当地政府对该地区进行总体布局和开发,力争到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30亿元。俯瞰大研镇,屋舍俨然,古风依旧。



  丽江古城将成为著名旅游胜地(2)家家临溪 户户垂柳
  http://news.china.com/zh_cn/photo/life/1295/20010321/images/148272_4723.jpg


  始建于宋末元初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云南玉龙山下,总面积770多平方公里。1997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城东西主轴线上,排列着石牌坊、丹池、大殿等古建筑;城北为商业区。“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黑龙谭水由北向南蜿蜒而下,入墙绕户。354座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联结起大街小巷,形成跨水建楼的丽江街景。1997年古城遭遇地震。重建后的古城在保存原有人文地貌的同时,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旅游业得到发展,当地政府对该地区进行总体布局和开发,力争到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30亿元。丽江古城大研镇以“家家临溪,户户垂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


丽江古城将成为著名旅游胜地(3)昔日繁华依稀可见

  http://news.china.com/zh_cn/photo/life/1295/20010321/images/148372_4714.jpg


  始建于宋末元初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云南玉龙山下,总面积770多平方公里。1997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城东西主轴线上,排列着石牌坊、丹池、大殿等古建筑;城北为商业区。“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黑龙谭水由北向南蜿蜒而下,入墙绕户。354座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联结起大街小巷,形成跨水建楼的丽江街景。1997年古城遭遇地震。重建后的古城在保存原有人文地貌的同时,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旅游业得到发展,当地政府对该地区进行总体布局和开发,力争到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30亿元。图为古城昔日的繁华依稀可见,古风俨然。

丽江古城将成为著名旅游胜地(4) 风景如画的黑龙谭 

       http://news.china.com/zh_cn/photo/life/1295/20010321/images/148381_4717.jpg

  
  
  始建于宋末元初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云南玉龙山下,总面积770多平方公里。1997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城东西主轴线上,排列着石牌坊、丹池、大殿等古建筑;城北为商业区;“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黑龙谭水由北向南蜿蜒而下,入墙绕户。354座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联结起大街小巷,形成跨水建楼的丽江街景。1997年古城遭遇地震。重建后的古城在保存原有人文地貌的同时,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旅游业得到发展,当地政府对该地区进行总体布局和开发,力争到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30亿元。图为风景如画的黑龙谭。
  
                            新华社记者袁满摄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