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的误区(一)

主题:中国企业文化的误区(一)
发信人: besthappy()
整理人: acupoftea(2001-11-13 13:15:39), 站内信件
泛政治化,企业难以成为真正意义的经营主体 
由于长期以来斗争人事、财务、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受政府影响比较大,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政治特色是企业文化。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如一家国家经贸委直属的国有大企业:1999年该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是"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以改革为动力,抓管理、重科技、促营销,为实现产量3000吨,利润1000万元的目标而奋斗"。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落实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有一个方法的问题。以贯彻十五大精神为例,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讲,"十五大报告内容那么多,十五大精神具体是什么?怎样把十五大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具体工作中?"并没有深刻地认识,"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写入企业的年度经营方针,反而使企业的经营方针更模糊了。因此不管是贯彻十五大精神,还是学习中央其他路线方针政策文件都必须与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不能生搬硬套而应该曲径通幽。 
企业理念并非华丽的言辞或精致的思想设计,仅仅依语言逻辑推出的理念,只能成为暂时装饰企业的花边,它可以属于任何一个企业,但却从不可能真正地属于一个企业。只有真正源于企业实践的理念,才能"激起一种共同的目的感,一种特有的使命感和万众一心迎接挑战的激情",这种激情需要在组织结构中获得每一个人的尊敬与忠诚。为此,国外一般由高层主管或经理负责撰稿,再征求资深经理及员工的意见不断补充完善。因为每一个人都会觉得他亲身参与了这份文件的制定,这使得每一个更容易进入状态。员工会对这样的理念感到振奋,因为每一个人都对它的实现有过贡献。另外,有些公司还邀请外部专家协助企业历年的制定,能够获得更广的视野和更长远的未来做参照,而使企业理念更具有战略性、更具有国际视野、更贴近企业发展实际。然而,中国很多公司对企业理念认识上有偏差,等同于标语口号,因此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进行深入的企业实态调研,而是由公司个别人随意编造出来,有的模仿其他企业,有的把学术上的先进的思想生搬硬套过来,有的根据领导偏好加以研究,领导满意后就开始宣传执行。这样的企业理念很容易割裂企业历史,片面理解企业现状,缺乏前瞻性的视野,从而与企业的发展实际相脱离。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