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d511(秋色伊人) 
整理人: kz.lym(2001-07-23 18:20:50), 站内信件
 | 
 
 
      不知从何时起,初中升高中竟和大学一样的艰难,人生的第一博不再是指考大学,而是从考高中开始,这下可真是苦了新世纪的中学生。 
  
      六月的广州已是骄阳似火,夏意浓浓。2001届初三的学子们经过三年的苦读,终于迎来了2001年中考的日子,6月19日上午语文;20日上午数学和政治;21日物理和英语。 
  
      中考前的三天,读初三的儿子拿到了中考准考证,因为考场不在原来的学校,儿子要去看考场。父母亲嘱咐儿子在看考场时一定要搞清楚去考场的路线。儿子说他知道那里,可以骑车或坐公共汽车去。母亲不同意,要儿子考试的三天坐“的士”去,这样安全些。 
  
      中考的前一天晚上,母亲问儿子:“明天早上妈和你一起去吧,妈在外面陪你。” 
      儿子不同意:“不用,我和同学一起坐的士去。这么热的天,你不要去,反正也帮不上什么忙,知道你在外面,我会不安心的。” 
     “你去有什么用?纯属多此一举。”父亲在一旁插言。 
     “那考完了我来接你。”母亲还是想去。 
     “一考完,我就和同学一起回来了,你还不一定找得到我呢。”儿子还是拒绝。 
     “那好吧,我不去了,你自己路上小心。” 
      ...... 
  
      母亲又问:“准考证,墨水笔,2B铅笔,尺子,圆规,橡皮擦,考试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都装好了,我背书包去。” 
      
      父母亲又嘱咐了一些考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诸如:卷子要整洁,名字和准考证号要写正确,读题要仔细,做题要认真等等。 
      最后父母叮嘱道:“那早点睡吧!” 
      ...... 
  
      6月19日,母亲早早的起来做好早餐,在6点45分的时候叫醒了儿子。儿子一翻身起床,马上抓住母亲的手说:“妈妈,快祝我成功!” 
      母亲赶紧握住儿子的手说:“祝你成功!祝你考出好成绩!” 
  
      趁儿子吃早餐的时候,母亲又悄悄的帮儿子检查了一下要带的文具。然后对儿子说:“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就好,当然超常发挥更好!” 
     “那是最好啦。”儿子笑眯眯的说。 
     “考完就回来,不要去对答案,以免影响下一科。” 
     “知道。” 
  
      儿子的同学来叫他一块走,母亲送儿子到门口,和儿子击了一下掌,然后看着儿子下楼,又转到窗前目送儿子走远。 
  
      母亲人是没有跟去,可心却是跟着儿子去了考场。父亲本来要出差的,也推迟了时间。母亲一上午都没有心思做事,11:00就回到家里,准备做午饭。 
       
      儿子回到家的第一句话就是:“妈,糟了,我把卷子弄折了。” 
     “怎么那?”母亲问。 
     “考试时,答题卡压在手臂下,被压折了,应该没事吧!” 
     “没关系的,只要没有弄烂,不会有事的。再说已经考完了,不要再想,准备下一科吧。”母亲安慰儿子。 
  
      父亲下班回来知道这事责怪道:“你怎么做事这么不小心。”母亲赶紧给丈夫打眼色,不让他再说。 
  
      吃午饭时,母亲发现儿子竟然有些感冒,心里很着急。儿子说没事,就是有点流鼻涕,怕弄到卷子上。母亲赶紧给儿子药吃。可惜康泰克不能吃了,要不那药可是对感冒最灵。母亲嘱咐儿子晚上睡觉的时候空调不要开得太低。 
  
     不知为什么,母亲的心里有一点担忧,觉得这感冒不是个好兆头。但嘴上可不敢说,怕影响儿子的情绪。 
  
     20号广州日报用大标题刊登了19日中考最新消息,烈日炎炎下中考学生的家长守侯在中考考场外。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母亲看到这则消息,竟有些自责。 
     儿子一回来,母亲就赶紧问:“你们同学的家长都去了吗?” 
    “我们的考场一个家长都没有。妈,你呀,不要总想着去,那里可没人陪你的。”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儿子一考完就山呼万岁!还给父母亲定下一条规定,分数下来之前不允许提学习的事情,他要好好的,尽情的玩玩。 
  
     父母看着儿子那兴奋的样子,也深深的舒了一口气。不论儿子考得如何,这半年来可真的是很辛苦,是该让他好好休息一下了。父母亲在心底里说:儿子,自由自在的好好玩个够吧,读高中你还有得忙呢。 
  
  
  写于 2001年7月20日
 
    
  
 
 
 
  ---- 如果这些文字能带给你一份温馨,一种舒适,一点共鸣,那么请进入
 〈榕树下〉《温馨文集---秋色伊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