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twindy(任飞扬)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9:12:47), 站内信件
|
转贴 人啊,你往哪里去?(二)
永存的书--圣经
“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马太福音二十四章三十五节
救恩时代剩下的时间已越来越少,正在一分一秒的迅速消逝,越来越
接近那伟大的时刻。人类的终局就快来临。难道我们真是无缘无故被一种
不可知的力量放在这个星球上,不知道我们从那里来,为什么会在这,
究竟往何处去吗?我们应该选择那条路?有没有一点线索让我们能找出答
案?在漆黑一片中能不能看见一点亮光?在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的历史时刻,
能不能找到一张地图来指引我们?有没有谁能真的指导我们?
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对其余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
确有一张地图,它能帮助我们找到出路,而且的确有人可以指教我们。这
一切都可以从一本叫做《圣经》的书中找到。圣经经历了悠长的历史廊道,
经过不知多少人手,多少种形式,受尽了万般的攻击和反对,仍能完整的
保留下来。无论是古代的蛮荒或是现在的文明,都未能破坏它丝毫。焚书
者的暴行,怀疑者的讪笑,都不能消灭它。圣经的应许,经历许多个人类
黑暗的时代,仍能历久不变,光芒四射。最有趣的一件事,是许多美国的
公立学校已经不许强迫学生读圣经,但在今天波兰的天主教学校中,圣经
确是必修的课程。
二次大战时,英国圣经公会设在华沙旧城的耶路撒冷大街上。德军
空袭时,圣经公会总干事的妻子,把两千本圣经收藏在地库里。战后她回
到华沙,那两千本圣经仍在地库里,她把这些圣经送给了需要的人。华沙
在德军空袭下已经夷为平地,可是圣经公会的房子还剩下一道墙,依然矗
立在那条街上,墙壁上有用大字写的一句话:“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
废去。”
现在,当世界历史进入另一个决定性时刻,让我们重新研究一下保存
在这本永存的书中的智慧和预言,找出为什么这本书能保存下来的道理,找
出它为什么能够成为我们的信心和精神力量涌流的泉源。
圣经不只是文学作品
有人把圣经当作以色列的历史来读,有人认为僧经所讲的伦理道德非常
宝贵。历史也好,道德也好,都不是圣经的主要着眼点。圣经讲的是神籍着
耶稣基督拯救人类的信息。《纽约先锋论坛报》国际版在一九八三年六月三
十日的社论里推许圣经,要读者把它当作文学来读,因为圣经英文译本的“
文字十分出色”。不过凡是把圣经当作文学,诗歌或历史优秀作品来读的,
都忽略了圣经要我们得到的救恩的信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圣经的写成是为了一个明显的目的,要让人明白神救赎全人类的计划,
让他的子女都能明白他的训诲和法则,让他伟大的智慧成为我们生活的指南
针;让他的大爱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中的安慰。
圣经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神在圣经里启示了他自己。许多大的宗教
都有他们的经典,回教有《可兰经》,佛教有《佛典》,婆罗门教有《吠陀》
。这些经典大都已翻译成我们的文字,因此可以拿来与圣经作比较。我们很
快就可以发现,这些非基督信仰的经典里,也包含了若干真理,他们解释人
生的问题时,开始也有几许亮光,但到后来便逐渐弄错方向,终于陷入一片
黑暗中。凡是肯稍微读一读圣经的人,都能发现圣经和其他经典非常不同,
因为圣经是唯一一本提供了救赎方法的经典,正确引导我们脱离歧路,走上
正途。在一个不知何去何从的世界里,圣经的确能指引我们。
圣经经历一千六百多年才完成,一共有三十多位作者,每一位都受神的
灵感而写作。他们大多生活在不同的时代里,有些相隔几百年,他们写下来
的不是自己的思想和希望,他们只是一个管道,传达神要他们传达的启示。
他们受圣灵的感动,可以看见伟大而永恒的真理,于是忠实的记录下来,让
当代和后代的人都能读到并且能明白这真理。
这些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使用不同文字的作者,在一千六百年当
中写下了六十六卷书,所传达的却是同一个信息。原来神在他所定的时间,
用他的语言向每一位作者说的话,讲的基本上是一个信息。等到后来,伟
大的圣经学者把这许多用希伯来文,亚兰文和希腊文写的古卷集中起来,翻
译成现代的文字时,他们发现神给人的应许丝毫未变,他要人知道的伟大信
息也没有改变。我们今天读到这些历古而常新的话语,会发现那些古代作者
所记下的人类行为规范,一样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就象在耶稣的时代一
样新鲜,一样重要。
英国著名作家兼文学批评家罗斯金说得好:“凡是肯思想的人,如果对
自己的生命和前途有任何问题,只要能诚诚实实的提出来,又能谦谦卑卑的
在圣经这本书中去寻找,一定能找到神给他的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