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aa234(我只只在乎你)
整理人: moonlite(2001-07-11 23:34:48), 站内信件
|
一首歌一个心情————城里的月光
从地铁站出来,已经快十二点了,乘上最后一班121,感觉有点倦怠,茫然的看着窗外的夜色,思绪慢慢的蔓延开去。
121路车大部分是汽油车,从头到尾,座位的高度都是相同的,坐在最后一排可以透过前挡风玻璃清楚的看到前方的一切,特别是转弯的时候,前方的景物飞速的转动,而车内的一切却是静止的,这一动一静,是我喜欢的感觉。记得在她的城市,公交车都是这样的,也许这个习惯就是从那时养成的吧。
司机打开了收音机,飘出了一首熟悉的曲子,
“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 总有个记忆挥不散 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 总有个最深的思量……”
哦,这是《城里的月光》。不知道为什么喜欢这首歌,也许是歌词触动了我的回忆,也许因为间奏中的萨克斯里那淡淡的伤感,也许喜欢月光撒在身上的感觉……
华夏证券的蓝色招牌在眼前一闪而过,我的心又隐隐的一痛,在她的城市里,“华夏”这两个字用的是很多的,华夏路,华夏宾馆……思绪万千之中,仿佛又听到她用她那的方言说起这两个字,那声音清澈透明,就象一条小溪,缓缓的流过心田。好久没听到她的声音了,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听到。
“……世间万千的变幻 爱把有情的人分两端 心若知道灵犀的方向 哪怕不能夠朝夕相伴……”
穿过延安路高架,就是仙霞路。所有的衣服店和发廊都关门了,橱窗里的模特睡觉还睁着眼睛,发廊的招贴画上怪异而跋扈的女郎瞪着所有的路人一闪而过。真锅还在坚持营业,可是人丁稀疏的实在需要咖啡来提神,这所谓的情调场所和那闹哄哄的火锅城、夜总会、茶舍相比,实在很萧条,它不懂这里的人们需要什么。“伍京堂”面馆红色的招牌几乎看不见了,这是很精细的店,东西很好吃,家具都是明清样式、特意打造的,但不属于晚归的人们。
我不喜欢“花之林”或“雅朵圆”那样的地方,很多不知所谓的人在里面玩一点情调、喜欢烛光或是秋千椅,但在闹哄哄的打牌。更不喜欢去“耕读圆”那样沉静的茶馆,我喜欢亮亮堂堂的、热热闹闹的、能够和别的客人面对面彼此打量透的地方。“好享来”就是一家,可能喜欢它的原因只是因为和她去过。记得茅台路上新开了家“好享来”的时候,我还以为从是她的城市里开到上海的分店,因为第一次就是在那个城市看到的。不过现在却不能看到。
过了水城路,就是仙霞路上最热闹的地方了,这是仙霞路最西段的开始,估计少说也有七、八家夜总会,KTV,“星光灿烂”的门口横着一张广告牌,女人被男人逼到墙角的样子,女人的脖子象后仰着,仿佛要躲,男人只有背影,墙上还有镜子,所以显得人影很拥挤。那是一张看不出具体年代的黑白巨幅照片,除了女人的口红都是黑白的,显得很刻意地强调口红的性别意味。透过二楼的茶色玻璃,隐隐约约的看到几个女人在楼上晃动,长发,身材很好。对她们来讲,现在只是工作的开始,她们没有未来,只有现在。
这条路上满是供吃供喝的地方,“永和大王”、“粥天粥地”“世亮火锅城”……半夜12点开始一天最旺盛的时段,人满为患,天天都是热气腾腾,仿佛天空马上就要放亮。而事实上当清晨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们往往只能看到疲倦的双眼、庸懒的人群依旧怀念着梦境。生物钟和繁华重心一起改变,向夜色里推。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 请温暖他心房 看透了人间聚散 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
过了威宁路,马路顿时开阔了很多,一切的繁华和喧嚣都抛在了后面,仿佛做了一场梦,这里是新建的居民区。马路上的灯火依旧灿烂,但路边冷清了很多,脏兮兮的男人总是叼着烟,洗着车,经常对着路边走过的女人吹着粗俗的口哨,这里总是让人感觉到不安全,路上总有可疑的男人和女人,街边的磁卡电话会在十点以后聚集着一帮人打长途,因为半价很便宜。整个泛滥着一种城市边缘的味道,仿佛是一个大家都没有归属感的地方。新的长中心医院依然很热闹,救护车“呜拉呜拉”的开来开去,演绎着人间悲欢聚散事。………………………………………………………………
终点站到了,深深吸了口夜间独有的气味,感觉心情顿时好了很多,月光依旧撒在身上,那么的温暖,那么的温馨,抬起头,突然发现,今天晚上星星好多……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 请守候他身旁 若有一天能重逢 让幸福撒满整个夜晚”
---- 菜鸟九人组之试用菜鸟---忧郁鸟(我只只在乎你)QQ93506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