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luedove()
整理人: amengr(1999-12-01 14:11:59), 站内信件
|
上海的茶楼
记得一次在瑞得在线和一个朋友聊起上海,聊起上海的茶楼。他说,现在上 海流行的是泡沫红茶坊,哪里算是茶楼了。
对于这一点,我也深有同感。记得第一次来上海的那一天下午,就和朋友去 了一家茶楼,避风塘。这名字我很喜欢,后来我发现,也就只这名字还让我喜欢 了。
避风塘的桌子上都挖空了一块,里面摆些贝壳流沙之类,上面用一块透明的 玻璃板封住,椅子似乎是藤编的,倒也有几分别致。
在这茶楼里,可以吃饭,喝茶(只能用喝字了),打牌,下棋,甚至喝酒划 拳也由着你。
我们叫了两壶茶,坐下来聊天。旁边的一桌人在打牌,也许是正来了兴致, 声音也都很大。我和朋友相视一笑,无奈的摇了摇头。
上海的茶楼,初次给我的印象,大约就是这样。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太坏, 但总是没什么特别的好感了。
第二次去茶楼,是那次临走前的那个晚上,很多朋友聚在一处,也是为我们 几个送行吧。那次去的是圆缘园。
后来,一个朋友告诉我,上海的茶楼大多都是这几个名字:避风塘,圆缘园 或是茶言观舍。我自己也发现,的确如此,尤其是圆缘园,几乎遍地开花。
那个晚上,在圆缘园熬了个通宵。我这个不会打牌,只会下跳棋的人,似乎 只下了盘跳棋也就没有再做什么了。但那天的茶很好,是哥哥回到家里拿来的西 湖龙井,那清新的气息,总让我想起西湖的春景,清淡宜人。
记得那晚一直在下雨,直到清晨我们离开的时候还在下着。似乎是天也在体 味着这人世间的离愁别绪。
那淡淡的离愁,那绵绵的春雨,在记忆中总也挥不去。圆缘园,似乎就是那 十里长亭,对我这个上海的匆匆过客而言。
再次来到上海,又去了几家不同的茶楼。这一次,不是走马观花了,感受也 就更深了些。
“听竹轩”在陕西南路上,闹中取静。从外面看上去,就很像一座竹楼。走 了进去,经过一道弯弯曲曲的小桥,耳边传来一阵婉转呢喃的苏州评弹……在这 里坐下来细细饮上两盏清茶,还是蛮有味道的。
如果说我最喜欢的一家茶楼,那还是城隍庙上海老街上的一个小茶楼。走上 一段窄窄的木梯,便是一个窗明几净的所在了。拣个窗边的小桌坐下,再去书架 上取一本心爱的书,手边一壶乌龙,书看的眼睛累了,便朝窗外望出去,老街上 来来往往的人已经是一道看不够的风景了。时间悠悠地过去,“偷得浮生半日闲 ”,是不是就是这样的感觉呢?尤其是这家茶楼的主人私藏的书,更是现在不易 寻到的,值得一读。如果下次再到城隍庙,还是要到那茶楼上小坐。
虽然上海多的是泡沫红茶坊,真正意义上的茶楼少而又少。但毕竟,窃以为 ,这种聊天聚会的场所还是要好过酒楼歌厅之类。总听人说杭州西湖边的茶楼才 是真正的好,想来也该是吧。如有机会,望能得一见。
-- 我给你的浪漫,只有骑着单车去看夕阳
我给你的幸福,只是把我的爱情放到你的手上
世上的快乐太少,我会让微笑驻在那你的脸上
世上的痛苦太多,我会用吻抚去你的忧伤
------楚狂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20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