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热门游戏>>帝国时代>>帝国时代II>>兵种、战术及操作>>三十六计之并战计

主题:三十六计之并战计
发信人: manzjl(圣堂)
整理人: hans_977112(2001-08-30 14:30:34), 站内信件
三十六计之并战计  
 作者:luoyang007 
 
  
    ◇并战计◇
☆偷梁换柱☆
〓原文〓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译文〓如果和另一部军队联合对敌作战,可以多次变动它的阵容,暗中抽调开它的主力,等待它自趋失败,然后趁机制服它。控制了车轮,也就控制了大车的运行方向。
■实战■
现在的帝国世界世风日下,只见满屏幕的投矛兵在追逐,实际上这种打法只对纯步弓手的打法有奇效。而真正的高手们,很少只出一种兵去打。我看过koven使用投矛兵和步弓手混成编队进攻录象,很有研究价值。国内高手的对局中有用少量农民、长枪兵配合投矛兵进攻的。而ctc战队封不快更是多兵种进攻的高手,而且他与多兵种的控制也多有心得。下面摘录一段他在《AOC的的一些操作小技巧》中的原文:
“由于AOC里面的兵营不必编队,因此可以腾出更多的数字键来控制部队。比如先开发进攻敌人的部队编为1队,那后续的部队就设为2队。多组部队对部队的控制远远好于单一的编队。比如1队遇上敌人主力,那就可以把后续的2队迅速占好有利地形,然后1队把敌人引过来(在掷矛兵大战中很有效),也可以用1队吸引开敌人的主力,2队乘机涌上去打敌人刚出兵营的散兵,或者农民。”
这就是“抽其劲旅,待其自败”的正运用。假如反用偷梁换柱,其实也很妙,那就是自己部队中满身伤痕的单位换下,顶上生力军,从而保持作战部队的高战斗力。常用的实战应用战术就是骑士+僧侣的快攻。与骑士的高机动能力不同战象慢吞吞的,小心打起仗来他们被“偷了梁换了柱”。
第一句“频更其阵”告诉我们,不要在实战中执拗的只使用一种兵种的组合,而应该很灵活的变动,不是易于被敌手克制,而是是对手无从克制,甚至反被我克制。城堡时代的骑兵混战中有骆驼的民族偷偷混进几只骆驼,有时候将能起神奇的作用。

☆指桑骂槐☆
〓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译文〓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告的方法来诱迫它。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施用果敢手段,可以使人敬服。
■实战■
刀剑相击、劲矢裂空、雪染的黄土、破碎的藤牌、散落的标枪,一场血腥的战斗之后,只有我一个人还活在阵地上。我是帝国1号部队的一名投矛手,现在被编为9号,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我擦一把嘴角的鲜血,从地上拾起我的标枪,带着神秘的微笑绕向敌人的后方金矿区。翻过一个小丘,走过一片树林,看见了4个小弟弟正在叮叮当当的忙活。刷的一声,我投出一支标枪,扎中其中一个人的屁股。那小子还真有种,没哼一声,不过转身就跑,边跑还边吹起喇叭,“唔~唔~~”,听到警报,其他几个人马上在金矿边上开始修起箭塔。嘿嘿,撤~~我边跑边笑,成功了!(盖箭塔用的可是敌人储备来修城镇的石头啊,呵呵)
听说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句成语吗?哼哼,见到敌人的房子我也扔它两枪,这些房子上都装的有警报器,叫它响吧,震震敌人的耳朵,累累敌人的眼球。
听说过“敲山镇虎”吗?要想镇住敌人这个纸老虎,得不停的敲它。我要去敌人的伐木场了找大部队了,再见~~
(注意:是敲虎,不是打虎;是骂槐,不是砍槐,此乃此计要点。)


☆假痴不癫☆
〓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译文〓宁可装作糊涂而不行动,不可冒充聪明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泄露一点机密,就象冬季的云雷屯聚收藏待机而动一样。
■实战■有句成语叫做“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我们还经常听到军事家们讨论“不打没有把握的战争”(好象是林彪说的)。意思就是说等待战机的时候象美女一样温柔可爱,让敌人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威胁,静静的蛰伏,一旦开始攻击就象雷鸣电闪一样快速犀利;开始逃跑就象猎场里的兔子一样迅捷不可捕捉。亚联的录象下载里有一个很经典的防守获胜的录象,防守的一方(蒙古)在黑暗时代开始围城,并开始实施boom战术,封建时代和城堡时代甚至连兵营都没有建造,直到帝王时代才开始出兵,而且是升级了征兵后训练出兵速度最快的强力轻骑兵,虽然对方升级的速度也并不慢,但采用的是常规的封建时代出弓箭手、城堡时代出骑士的常规打法,他的兵始终就被防守方的城墙挡住没有派上用场,而正因为这些昂贵的士兵使得他晚了几分钟进入帝王时代。就在他也点下帝王的按扭的时候,蒙古的轻骑兵来了,长臂投石车在城墙上打开了一个小缺口,骑兵队就象绝堤的洪水一样涌了出来,还没来得及升级指环的弓箭手们目瞪口呆,胡乱射了几箭就被杀光了,骑士们对数量绝对优势的蒙古轻骑兵是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过,也迅速溃败了,这时候想起来去训练长枪兵,可是已经太完了,多挣扎了几分钟之后还是选择了投降。前一阵子,论坛里有人讨论三十几分钟训练80个全升级圣殿骑士的问题,如果要将这种战术应用于实战,就要充分使用假痴不颠之计,不露机、云雷屯。而快攻的人看到围城的打法,一般情况下不要和敌人比发展,而应该利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进攻取胜。到了城堡时代,有了攻城车还怕城墙、箭塔吗?在封建时代,敌人往往不能把所有的木栅栏都再加一层城墙,那么派兵去打吧。要点是不要只去远程武器或只去步兵,因为远程武器对建筑的攻击速度太慢,而单纯的步兵,敌人可以在栅栏后面补修,哪怕再修一层也比你打得快,甚至他可以修起箭楼来,你的封建进攻就被彻底遏制了。所以你在进攻之前也要领会假痴不颠之精髓,积蓄兵力,秘密的寻找最佳突破口,最后闪电一击、破城而入。(但要小心不要中了敌人的上屋抽梯之计哦...:)


☆上屋抽梯☆
〓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译文〓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深入,然后截断敌人的首、尾部队,使它陷于死地。遭到覆灭,这是贪功好利,轻举妄动的结果。
■实战■上计说到,围城战术之妙。也议论到了破围城的方法。其实说起中国古代军事史简直可是说是攻城、守城战术的演变史。早到春秋时候《公输般说齐王》里的攻城器械,晚到20世纪凤翔战役的炸药破城。唐朝的裴度雪夜取蔡洲,解放战争的安阳攻城战。城池的攻守跨越了几千年,也跨越了冷兵器和热兵器时代。还记得水浒转里鼓上蚤时迁是怎么死的吗?这小子就是攻城的时候误中方蜡的上屋抽梯之计,壮烈牺牲的。金陵城墙有内城、外城、瓮城,时迁攻城,几千梁山兵马打破城门冲入敌城,不想原来是瓮城,敌人从城墙上滚下巨石、封死外城城门,然后箭如雨下,滚木擂石齐落,几千人顿成怨鬼。
在木快流行的今天,箭塔仍可能成为攻守的关键,有一种打法,是得悉敌人倾巢而出的时候,派农民、投矛手趁机占领敌人的靶场,在靶场旁边修起箭塔,同时在老家里和敌人的进攻部队打消耗战,嘿嘿,这就是木快之上屋抽梯之计。要点是,修箭塔要有兵保护,修起箭塔也要有兵保护,对抗敌人主力部队关键是消耗敌人的同时不断补充自己的部队(利用兵营近的优势)。建议兵分两路,一半护塔歼灭敌人新出的士兵,一半拖死敌人主力。敌人兵员的补充一旦出现问题,就象无头之蛇无力挣扎了。

☆树上开花☆
〓原文〓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译文〓借别人力量布成有利阵势,虽然兵力弱小,阵容也显得强大,鸿雁高飞,横空列阵,全凭羽毛丰满的双翼助长气势。
■实战■此计要点是有意识的制造庞大的规模,然后在这个大规模的框架里面掺入虚的东西,就不容易为敌人所发觉,同时假与真相间、虚与实交错,达到以假乱真迷惑敌人的目的。
菜鸟们有个缺点就是总是不“舍得”多建造兵营等建筑,实际上兵营应该多造,只要木材充足,条件允许,兵营是多多益善。除了自己主战兵种的兵营外,还要建造其他兵种的兵营。这样的好处之一就是,使敌人的进攻部队打到你的营地以后,被你磅礴连绵的百里连营所惊倒,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因为他不知道哪个才是你出兵的兵营,哪个才是你出兵的方向。即使你的资源并不够你出很多的兵,但每个兵营所在的地方都是你可以迅速布兵的地方,此所谓布兵之虚实之法--可左可右、可虚可实。另外大量的主力兵种,要能辅助以少量合适的其他兵种,也会令你的军队如虎添翼,威力猛长。比如一大队骑兵加2、3个中型投石车、弩车,一大队长弓捎带4、5个重骑兵,虽然他们不能时决定性的军事力量,但有时挺实用,也能让在对抗时增加难度。

☆反客为主☆
〓原文〓趁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译文〓有空子就要插脚进去,掌握它的主脑机关,要循序渐进。
■实战■一味的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是注定要失败的。高手在对战的时候很讲究节奏。攻守之际如同行云流水,自然而顺畅。虽然作为我们这些菜鸟要达到他们的境界很难,但起码可以在对战中适当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升级城堡的的问题,是在错综复杂的封建战争中勒紧腰带来抢冲城堡时代,还是在封建时代就boom而缓升城,要靠我们自己的判断力来主动的做出选择。反复的体味选择带给战局的影响并善于做出总结。相信菜鸟们的判断力会不断增强。不论是小队骑士横踏大队投矛手,还是长枪兵淹没骑兵,这都是反客为主的经典例子。

 



----
老婆漂亮是艳福,老婆善良是幸福。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