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网上银行】>>网络银行≠网络+银行

主题:网络银行≠网络+银行
发信人: likaiwpf()
整理人: aokven(2002-11-01 16:03:16), 站内信件
网络银行≠网络+银行
市场报


  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忙着撒网的同时,网上金融业务也逐渐从最初的账户查询、转账和代交费等普通功能慢慢地向网上支付、证券交易等20多项服务内容扩展,“一网联天下,支付联万家”的网络银行对现有的银行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

  互联网打通业务边界

  今天的银行已经不再向过去那样看重办公场所的气度,取而代之的,是提供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服务的能力,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更多小银行通过互联网战略取得了成功,巨大巍峨的建筑不再成为银行成功的象征,反而显露出进入网络时代的滞重,传统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

  互联网是如何改变这一切的?可以设想在一大片土地上有几个不相连的湖,每个湖里有不相同的物种,你的竞争者和你同处一湖,大家知根知底。突然,几个湖之间开通了运河,于是你的竞争者不再限于你的湖中,你突然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新物种。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运河网。通过互联网,各种各样的新机构开始涌进金融服务市场,无情地侵蚀着传统银行的盈利基础。互联网并没有改变银行赚钱的基本办法,利差收入虽仍是银行最主要的收入。互联网所改变的,是银行所在的竞争范围,以及相互竞争的方式。首先,保险、基金、证券等行业的竞争者通过互联网更容易入侵传统银行的固有市场,传统银行的资金媒介作用受到挑战,银行所扮演的资金中间商的角色有弱化倾向;其次,传统银行业的支付功能优势受到影响,产生了大量的新型电子支付工具,这迫使银行越来越转化成更有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组织;最后,互联网把赢家通吃的风气带进了银行业,从而使得行业竞争更加残酷。这些都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化,所谓革命,其潜台词在于,如果某家商业银行忽略它,它就可能真会像比尔·盖茨所说那样“像恐龙一样灭亡”。反之如果能重视它,主动发展并成为网络银行,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务,银行业将会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的赢家,其地位甚至更加稳固。

  应对办法仍是互联网

  其它金融机构如何侵蚀银行的领地呢?1975年,美国的商业银行吸纳了全美55%的资金,近1万亿美元,共同基金吸纳了31%的资金;到了1999年,尽管资金市场的规模增长到16.9万亿,然而银行存款的比例下降到了26%,共同基金的份额上升为61%。当然,间接金融作用下降并非全因为互联网,但技术手段的提高无疑使得资金流动更加便捷,银行地位下降这一趋势无法避免地会继续加快。这在中国体现尤为明显:资本市场资金日渐充沛、银行资金日益分流。

  银行地位下降的直接后果就是削弱了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比如银证通业务,总体而言这项业务的广泛开展使得资金更多流向资本市场,然而没有一家银行能够置身事外,因为袖手旁观只会给自己带来被同行淘汰的危险。

  更让银行业人士忧虑的是,银行本身在互联网不具有核心地位。仿佛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后成为一家媒体公司,谁能保证他将来不会成为一家极具竞争能力的网上银行呢?如果微软、AOL、YAHOO有朝一日提供网上支付、网上票据结算,对传统银行而言不啻于一场灾难。部分有远见的银行早在十年前就为此做准备,应对的办法仍然是互联网,一旦转变成为网络银行,它们便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来确保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影响,打击自己的对手。

  银行业将重新洗牌

  互联网导致的第二个结果是迫使银行业重新洗牌。网络银行的扩展则是通过发展网络用户来实现,无需增加机构来为客户服务,对客户来说,网络银行可谓是“不关门的银行”,而对金融部门来说,网络银行是个“不需吃草的千里马”,网络银行的成本费用比传统银行要低得多。和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相比,增加数量众多的网点可能是得不偿失。何况,银行想增加营业网点,在国内也需多方审批,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招商银行过去只是一个地方性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地位固然不能和工、农、中、建相比,即使在交行领头的股份制银行序列里,也只是忝居后列的小兄弟。然而通过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招商银行获得了一项其它银行无法比拟的核心能力,江湖地位也随之上升了。

  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更增WTO后国内金融竞争的变数。国内银行抵御境外同行的最大优势在于网点,任是花旗还是大通,谁也不可能在中国突然密布网点,全方位在中国提供金融服务。然而网络银行业务却提供了类似的可能性,已经通过网络革命洗礼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肯定不会在营业网点上与中国同行进行正面竞争,而会注重用电子化、网络化手段来发展网络业务,从而以相对较低成本,吸引到高技术企业、白领等最具有价值的客户群。中国加入WTO必然给中国银行业带来极大的震撼,而互联网更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面对这种形势,除了正面迎战、大力发展和开拓网络银行业务,别无他途。对于已经成功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各家商业银行来说,其竞争对手已不能再定位在国内同业,而应是国外领先的网络银行。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赢家通吃。有了亚马逊书店,别的网上书店始终无法望其项背;有了YAHOO和AOL,别的门户很难再发展起来。因为互联网往往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使用户以极低成本得到最佳服务。招商银行可以通过网上银行业务将服务延伸到偏远的乡村,也许仅仅快了一步,但竞争地位却非常有利,日后有望拥有一个坚实的客户基础。其它落在下风的银行,日后必定感到苦不堪言。

  网络银行≠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并不等于简单的网络+银行模式,戴相龙指出,网络银行不只是将现有的银行业务移植上网那样简单,它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的银行产业组织形式和银行制度。

  戴相龙说,中国人民银行十分注重对综合性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网络银行的研究方面,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批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这些将是促进中国网络银行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其实各家商业银行也是心照不宣,早在厉兵秣马,升级网络,引进技术,交流经验,培养人才……市场如沙场,一轮新的竞争已经开始了。

  对于网络银行业务所蕴涵的风险问题,戴相龙认为,其中既有网络技术形成的新的风险,又有经营银行业务所固有的风险。综合起来,主要包括投资战略风险、体系风险、法律风险和业务运营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要求金融监管当局从总体上对网络银行的发展实施适当引导和必要的管理,处理好网络银行创新与监管规范之间的矛盾。这也反映了中央金融监管工作一直依赖稳健审慎的态度。无论如何,戴行长的讲话是有助于推动和网络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开展的。一旦有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国内的网络银行业务发展有望驶入更快的车道。




----
 ^_^ 谢谢别忘了在“将本文章寄一份给原作者”处打勾^_^  


  
鼠标加水泥,成功概率有多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