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彩云之南>>◆ 诗风词韵我自狂——版友文集 ◆>>hard_rock 个人目录>>现在的教育制度还要导演多少悲剧?

主题:现在的教育制度还要导演多少悲剧?
发信人: hard_rock(蛮子)
整理人: moonjj(2001-07-08 02:05:21), 站内信件
                  现在的教育制度还要导演多少悲剧?
                                蛮 子

  中国的文艺作品中,譬如中小学生如何苦读之类的东西可谓俯首皆是,而在西方的文艺作品中却很少见,说到中小学生,描写他们娱乐的却很多。当然,不能就此而说中国的学生只知读书而西方的只知玩耍。但是,文艺源于现实,文艺作品所反映的东西不会完全凭空而生出,所以通过这些作品也可以对东西方的教育体制略窥一斑。尽管这些作品也可能有失偏颇,要想通过它们作更深层次的调查不太科学,然而我对西方的教育制度了解甚少,于是只能就此泛泛而谈了。
  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确实起过积极作用,但可以说,它的危害远远大于其贡献。在古代“学而优则仕”,读书而得功名由此做官,从而权、钱双收,除此之外,老老实实当农民吧!其实现在也差不多,不上大学也可以谋生,但如果想走比较便当的路去得到一个好的工作,这是还是要有依仗文凭。所以,学生以升学为目的,其他什么事都可以抛开,只要能上大学就行。可是上了大学之后呢?工作有了保证,于是一下子边没了进取心,可以休息一下了,所以在大学中可以看到几个好好学习?所谓学习,一般都不过是为了应付考试,又有几个是为了提高能力而学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其所做所为都深受社会影响,所以,寻找这种不良现象的病根,必须从社会入手。
  尽管进行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可在中国,人的就业很大程度上还靠国家包办,要找到好工作,当然还得靠国家安排。国家又凭什么安排呢?凭文凭而不是能力!所以才会出现拼命挤进大学之后就不思进取的情况,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决定了在进大学之后一般都能得到文凭,所以压力没有了,就听之任之,这不正是这个体制的弊端吗?
  在发达国家,国家不管这些,你得有能力才能生存,所以并没有在升学问题上大作文章,学校选择学生也不像中国这样严格,只要交钱就是了,但要通过就得费点力气,没有真才实学可别想蒙混过关。所以,他们的学生学习靠自觉,学生的学习是为了提高能力。造成这种情况,是和他们的用人机制分不开的。因为他们没有国家包办,没有国家可以依靠所以只能靠自己。而我们,生在社会主义温暖的大家庭,国家关心得无微不至,我们都成了从小就被惯坏了的孩子,不能自主也没必要自主,反正有国家可以管。现在,这种情况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其余毒仍然很深,要想彻底消除,恐怕还得有待时日。
  中国的学校,关键的并不是学生的能力有多强,而是学生考分能有多高,所以,除了要考试的东西,其他的都可以丢掉不管。这样一来,学生们岂不是更“充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以前,母亲常对我说:“你的那些课外知识确实是知识,但考试是不考的,还是好好地学习吧!”。母亲也是一位老师,说这话,她也并不好受,她何尝不想让儿子的知识再丰富一点,能力在提高一点?但她也深知,在中国,除非考上大学,你有能力也是枉然,所以不得以而生此下策。要想求得生存,还得先上学才行。而上大学又那么困难,这就必然与获取课外知识发生冲突。“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本来,能力应该是熊掌,但在中国社会它却成了鱼,有什么办法呢?只有舍吧!
  从小就常听说不能死读书,本来这确实不错,但在现在,不死读书就没出路,就混得不好,于是提高能力就成了一个美丽的梦想,至少,在取得文凭,踏入社会之前是这样。
  不能不说这是时代的悲哀!
  任何人都不希望看着悲剧一遍遍地发生,而悲剧却无情地一遍遍地上演,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从根本上铲除悲剧的根源!中国的教育制度导演了无数的悲剧,如果不让它改变戏路,那么,悲剧还得继续演下去。
  注:这是95年的一篇日记。


----
请访问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