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旅游感怀>>重返甘南

主题:重返甘南
发信人: langren_ye(绝尘浪人)
整理人: din.don(2001-07-04 15:42:46), 站内信件


 

看楚楚贴子说甘南热了,我既高兴又担忧!
那是我的圣地!
过几天我又要重返甘南了,去年重返甘南时就开始做了一部份,这次希望可以完成。
我将沿着贡唐仓大师10次时轮金刚大法会的地点,
做“追寻大师的足迹”专题。地域涉及甘肃青海四川西藏。 

重返甘南 文/图:叶浩东 (1998.8) 
看图可到我的网页(www.skylandclub.com)“天地随笔 ”
之“重返甘南”。网页是一年前做的,没时间精力更新。

终于离开了,这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
在广州至兰州的火车上,我有点“逃跑”的感觉!
这10年间,也常离开广州,但都是事务上的需要,总是来去匆匆,飞来飞去,酒起杯落,醉生梦死,我迷失了自己!
再也受不了哪,我要跑!

去拉卜楞搞搞新意思
上周与廖斌通电话,得知他们去夏河过“香浪节”,还有几个北京的好友从国外回来,相约甘南聚一聚。好,拉卜楞见!
出发前的几天,刚好我夫人为一朋友的婚纱公司设计了一系列婚纱,知道我要去甘南,何不帮忙拍些照片回来。也好,近十年没动我心爱的相机了,正好练练手。
他公司的成品都是为市场需要而设计生产的,没有我想要的,千挑万选只选了一件。
其实他公司的婚纱、晚装都很捧(因为很多都是我夫人的手笔,有点吹捧意思了),产品畅销欧美等国,只是不适合我拍片构想罢了。于是让夫人马上按要求设计,工厂连夜加班赶了一件专为拍片而设的“低胸长尾”婚纱。
好友化妆师刘宁霞听说我要去甘南拍婚纱,马上答应做“义工”,因我也是“义工”。
模特到兰州再找,就这样急急忙忙地上了火车,还带了一大堆东西,包括一把太阳伞,把列车员吓了一跳!
快到兰州了,廖斌来电说他们已回来,因为草原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牧民武装冲突事件,寺院提前结束了“香浪节”。可惜,我构想的草原上百顶帐篷几百喇嘛作背景的拍片计划落空了!既来之,则安之,到时再说!
抵兰州住下后,电话里把夏河的情况了解后没什么大问题。找拍片模特,廖斌给我找的几个朋友都不满意。这时,刘峰的妹妹来找,我说就她吧,小姑娘还不知什么事就被我们抓跑了,好玩吧!
刘峰连夜开车把我们送到临夏,老朋友马丰春(临夏州文化局局长)免不了一番盛情接待,还安排明早派其座驾送我们去夏河,车和司机我可以用二天,太好了!
第二天一早,司机冯师傅来接,早餐时听说我们此次计划,问可不可把他女儿带上,刚好周末不用上学。我说这还用问,见外了!
待他女儿下楼时,我和刘宁霞说又多了个拍片模特,看来这次的随意行程还真随意则安了!

桑旦的家
到夏河后,桑旦已在家等候。11年过去了,他对我还有印象,尽管当时我跟他不怎么熟,他说来了就象到家一样,千万不要客气。
拉卜楞寺的喇嘛大都按级别建有自己的私人僧舍,拉卜楞寺现有喇嘛1300多人,有大小僧舍600多家,寺院就象一城镇的规模。
桑旦的家占地约200平方米,分上下二级。上部为会客厅、饭厅、厨房,还有桑旦的睡房及最重要的念经房;还有约30平方米的小院且建有一精致的有很好的草皮的小“林卡”,诗意极了!下部专门为家人及客人备有客房及厨房,还有柴房(主要备柴烧炕,煮饭烧水他们都用瓶装煤气了),厕所,更加让人喜欢的是约50平方米的大院子,种满了花草,还有专门的水井并装了自动电水泵,太豪宅了!11年变化真的很大!喇嘛僧舍除了不能有电视(活佛们除外),基本上现代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桑旦说这是师傅去世后留给他的,一般的喇嘛没有这么大的房子,通常50平方米左右,由家里出资建造也有几人合建的,喇嘛们除了寺院里安排佛事活动有“供饭”钱外,主要由家里负责日常生活所需。
桑旦把三个女孩安排在客厅。藏式客厅是一大炕,非常舒适,我和冯师傅睡下面的客房。桑旦早已为我们安排好了午饭,很好的藏包(羊肉包子)。 

拍婚纱记
午饭后,刘宁霞给她们化妆,我和桑旦去寺院选景。和11年前相比,除了僧舍多了之外,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现在没有佛事活动,寺院里挺安静的。让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路上干净多了,以前喇嘛们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少了,桑旦说人是会文明进步的!
大经堂修好了(84年大火烧毁了,87年我来的时候正在重建中),还有“贡唐宝塔”,是贡唐仓大师新修的佛塔,在佛教界非常有名,明天定要去看看。
因为宗教仪规,我们不能进各殿里拍婚纱(拍照可以,因我在拉卜楞寺还有点小面子),嘉木样活佛及贡唐仓活佛都不在家,寺管会还是允许我在寺院范围随意拍照。我选了大经堂前的辨经广场(寺院每年的辨经大会在此进行)及大经堂侧的院子里(背景是在大经堂侧面)作为拍片场地。
这时她们妆已化好,车把小刘送到广场一下车,马上引起轰动。毕竟是第一次有穿婚纱的来寺院,喇嘛们奔走相告来看新鲜。刚好有一外国团队来游览,我们成了众多相机的焦点。
因为是非职业且没有在这种气氛中拍照,小刘进入不了状态,还有这件婚纱我刻意要做成低胸(严格来说要露三分二胸),然后与宗教的背景作一强烈对比的创意。小姑娘害羞地一直往上拉担心“走光”,叫桑旦找一些喇嘛来做背景,但都不敢来。没办法,待我把二个机身的胶卷拍完,已知道是浪费胶卷的了,唯有换场景,进院子里可能会好些吧!没有人围观,只有几个喇嘛朋友,小刘没那么紧张,我也不断与她沟通,引导她进入状态,但小姑娘还是不愿意“露胸”!
拍完寺院场景,我叫冯师傅拉我去“晒佛台”边的山坡上,然后再去拉其他人。到了山坡上,太捧了!
蓝天白云,背景山坡上条块状的青稞地有黄有绿,草地上开满了小黄花。小刘也“兴奋”起来了,在我的“引诱”下,小姑娘终于肯把婚纱“拉下”,太美了,我的相机马达响个不停,那一刻,简直象仙境一般!
因为没有助手,也可能长时间没拍片了,更多的是因太“兴奋”了,且边换胶卷边与小刘“调情”,想让她保持最佳状态,忙中出错,片子没挂好,后来冲出来才发现白片,气死我啦!最精彩的画面,成群蝴蝶围着小刘,且有阵风吹过,把婚纱吹起,小刘就象天女下凡般明艳动人!我开玩笑说,此刻,我想当你的“新郎”!哈哈!
这时,其他人也上来啦,他们说在下面远远看来,真的象仙境一般!我对他们说,待片子冲出来才叫你们羡慕哪!美死我了!这时小刘的状态也没有了,我就换了小冯来拍商品婚纱,算给朋友交功课!下面的都正常没有兴奋点了,有一次就够了!
太阳被山档住了,收工。经过市场,发现供应很丰富,我提出晚上我露二手,买了一大堆肉菜,回家做大餐慰劳你们。一大煲排骨煲土豆红萝卜老火汤,把他们喝美了。

拜访活佛
晚上到隔壁拜访木道仓活佛,接受活佛的摸顶加持。活佛听说我去年底收养了一个出生24小时不到的弃婴,特别叫我取信物(我出门时夫人交给我的一个毛绒娃娃及我买给女儿的珊瑚石坠子给他加持,说会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并特别向我要了一张女儿8个月的可爱照片,放在他处,说会天天为孩子及那么有爱心的我及家人祈福!谢谢木道仓活佛!
活佛的家与桑旦的家相比又是“豪宅中的豪宅”了,玻璃幕墙太阳房,卫星电视接收器等现代化用品一应俱全。花园中鸟语花香,活佛家有专职管家、秘书、经师及厨师、司机等工作人员,院子还停放着活佛的坐驾——丰田4500豪华越野车,看得我目瞪口呆!白天还见一加长林肯豪华轿车停在寺院,打听方知乃贡唐仓活佛坐驾并听说嘉木祥活佛及贡唐仓活佛的坐驾就是一豪华车队,大小轿车越野车一应俱全。住宅就更不在话下了,在我们航拍拉卜楞寺的照片中,能看到活佛的家是什么感觉!

再见柴龙
第二天,我说到桑科转转,探望一下老朋友们。
于是驱车前往,来到一旅游收费处,才知道桑科已成为一旅游热点了,进入要收游客的“人头费”,我们的车是公务车故免费通行。
到了桑科乡,老房舍还在,但已人去房空。11年了,我恍惚回到了在这渡过的20多个日日夜夜;11年了,不知朋友们还好吗?这两天我发现这里变化很大,市场经济的大潮已淹没过来了,我心中的圣地还在吗?
再往前走几公里,一片新的房舍展现眼前,最耀眼的是路口处的蓝色玻璃幕墙房子,房顶上还有卫星电视接收器,我的天,这是桑科草原吗?
路上没人,不远处有一片藏式帐篷和几十匹马,马上的藏民向我们招手,有几匹马向我们跑来,我想那应该是旅游点了吧!停车还没下来,一位20多岁的藏族女孩骑马已到跟前问:骑马吗?20块一小时。我说我找人,柴龙你认识吗?女孩瞪大眼睛问:你找我爸爸。我说我找拍电影的柴龙。女孩兴奋地从马上下来说:就是,爸爸不在家,上夏季牧场去了。我问有多远,她说开车4个小时就到了。我叫她上车带我们去,刚没走几公里,遇一水流很急且水很深的小河,冯师傅说我们的轿车过不去。没法,只好下车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甘南草原,追思一下过去的岁月。我记起来了,这就是11年前我曾在此扎过帐篷住了3天的地方。草原上有很多野磨菇,柴龙大哥还教我们哪些有毒,哪些没毒。这小河是上游的雪山融水,太阳底下我们光着身子下河抓鱼,脚被冻得冰冷,身上晒得冒汗。河里有许多20来公分长的高原无鳞鱼,很好捉,我们捉了很多来烧磨菇汤,美味极了。恍惚间又回到了11年前,发一番思旧幽情!回家看柴龙大嫂去。
到了蓝色幕墙处,女孩叫停车,我的妈,这就是她们家呀!
进了门,柴龙大嫂很高兴,我问还认识我吗?她拉着我去看照片。墙上挂了一些柴龙大哥的奖状,还有一些照片,其中有我年轻时的“帅哥样”。11年过去了,环境变化太大了,当年的小丫头(带我们回家的女孩),已是2个孩子的妈了,可心深处,我们当年的一份真情依然!
一番张罗,酥油茶、瓜子等小吃摆满炕桌。这时外面传来停车声,片刻,一高大藏汉挑帘而进。柴龙大哥!
他很意外,不说你去美国了吗,多少年没音讯了。那一刻,我无言,11年了,他们心里还掂记着我!
柴龙大哥现在是桑科乡长了,这几天正在夏季牧场与青海方面为两地的草山纠纷谈判,今天刚好去县里开会,顺便回家看看,刚好把我碰上。大概这就是缘份吧!
还记得11年前在这里的20多个日日夜夜。柴龙大哥是国家培养的第一代藏族大学生,桑科第一个西北民院毕业生,国家重点培养的少数民族干部。85年,因为被田壮壮选中去拍电影“盗马贼”的男主角,引发了一场民族事件,电影被禁公演。柴龙大哥也因此受到了同胞们的指责与冷落!
过去了,社会进步了。后来知道,柴龙大哥现在的威信很高,州里要他当县长,但他跟我说还是喜欢留在草原上,机关的工作及城里生活不适合他,还是如11年前般率直,豪爽!
还记得11年前的雨夜,我写完一首小诗给柴龙大哥看:夜深了,人睡了,牛羊也睡了……柴龙大哥给我纠正过来:牛羊只能说打盹,不能说睡了。谢谢大哥,生活真的需要体验!
柴龙大哥叫我明天跟他去夏季牧场,见证一历史时刻,这么难得的机会,我怎会错过。冯师傅父女和小刘回临夏,我和刘宁霞回桑旦家取东西,今晚住大哥家,明早上牧场。

夏季牧场
一夜的叙旧我一夜难眠!
早上起来出发往80公里外的夏季牧场。没有公路,北京吉普在草原上艰难地行进着。牧民们如骑马要走一天,如赶着牛羊则需3天时间。中途经过一“草原集市”,我的天,几顶大帐篷里,物资供销站里牧民的日常所需一应俱全,粮油供应站,牛羊及皮毛收购站,更让我吃惊的是除饭馆外,还有卡拉OK录像室,桌球室!柴龙大哥告诉我此位置是桑科30多平方公里范围的居中点,乡里牧民散落各处游牧,这里是汇集地。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甘肃、青海交界处。中间有一约30米宽隔离带,甘肃与青海方面的帐篷分两边而立。双方不能越界,有专门的代表对话、谈判,有点“三八线的感觉”!只有我和刘宁霞两个受欢迎的外人可以两边串来串去。牧民们知道我们是活佛的朋友,都将我们作贵宾待,托活佛的福了!
牧民们在某一草山放牧一段日子,草被吃得差不多了,便向下一牧场转场。转场场面非常壮观,牧民们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一个组合常有3000只羊,500只牦牛。为了拍片,我淌过小河冰冷的河水到对面山坡去,却不知道山坡后有一组帐篷,我人还没站稳,二条藏獒已到跟前,急忙用脚架左右摆动以防被咬,但二条藏獒一前一后,我已无法招架,好在此时藏獒的主人赶到,及时喝止了,否则我就被咬惨了!后来我问刘宁霞在下面给我拍照没有,她说当时都吓呆了,还拍照!

天地作证 灵魂洗礼—— 一次困惑的历史见证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阳光下辽阔的草原,帐房点点,牛羊成群,人马欢畅,好一幅诗情画意的高原风情画!
让我们随镜头回到15年前:1984年4月24日,(84)国函字66号,国务院关于甘肃、青海两省协商解决有关边界问题的批复,同意《关于甘肃省夏河县与青海省泽库县、河南县、循化县有关边界问题的协议》的报告,经各方共同努力,历史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之间的草山纠纷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全国解放后,中央有关部门和原中共中央西北局,甘肃、青海两省都做了大量工作,并达成多次协议,但问题仍未解决。双方曾多次发生械斗,给双方牧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严重地影响着安定团结、草原建设和生产发展。为了解决上述地区的草山纠纷,甘肃、青海两省和民政部、国家民委又进行了很多工作。中央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1983年10月班禅副委员长受中央领导同志的委托,在青海循化县邀请争执双方的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和有关民族宗教人士进行调处并订立协议,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15年过去了,原来已经协议解决的历史镜头又在重演。自1983年10月“班禅协议”后的15年间,两乡相连地区的草山纠纷、牲畜偷盗问题发生了60多起争执事件,并多次发生械斗,双方先后死亡十多人,伤残多人,损失牲畜数千头,使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1998年8月8日,海拔3700米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完青坎道(藏语译音),甘肃夏河县桑科乡与青海泽库县多禾茂乡牧民数百人聚集,双方基层干部及群众代表为两乡牧民越界放牧、牲畜偷盗等纠纷进行了长达20多天的谈判,问题如不解决,武装械斗一触即发。由于其中原因情况复杂,难以查清,同时考虑到它的群众性和历史传统习惯,中央国务院,甘肃、青海两省有关部门及州、县、乡基层干部及有关民族宗教人士做了大量工作并按民族习惯和宗教惯例,进行了祭天神、发誓等仪式,再一次避免了严重武装械斗恶性事件发生,并再次取得协议,问题再一次获得解决!
大家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块高原大地,同一民族,同一个祖国大家庭里,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呢?法律与宗教,利益与人性,应该怎么共存、互补呢?这些不该发生的事件还会不会重演呢?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和思考,我将离开这美丽而又让我困惑的地方,并为这高原、为这里的人们祝福! 唵、嘛、呢、叭、哞、 !
在夏季牧场呆了两天,拍了一组精彩的照片,本来青海的措头大哥叫我到他们那边去,但要4天以后,而刘宁霞要赶回广州,我唯有先回兰州再说。

寻找金巴
从夏季牧场回夏河,途中突然下起了冰雹,这就是典型的高原性气候,说变就变。
到拉卜楞时,天已黑且下着雨,因事先无法通知桑旦,这时他不在家,我们饥寒交迫,只好先吃饭,再找地方住下。
安顿好后,桑旦还没有回家,我们就上街去逛逛。大街上新盖的建筑全是商铺,商业气息相当浓,印象最深的是很多喇嘛在录相室看录象VCD,香港的影视片很受欢迎,看来,出家人也不能“免俗”喔!
快9点了,桑旦还没回家,我猜想他肯定在某个录相室内。我好奇地跑了10来家去找,但没找着只好作罢,明天再说吧!
回宾馆跟服务员聊天,打听11年前的好朋友金巴江措。那天从桑旦处得知金巴已还俗,问金巴的下落他说不知道。因为在藏民中此类事情有其特殊性,我就不方便再问了。凑巧服务员是金巴弟弟的同学,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我真相信缘份神奇!
第二天早上找到桑旦话别,因要赶兰州且顺道去看一下金巴,我已打听到金巴的消息。桑旦见我执意要去并被我的诚意感动,说带我前往!在车上,桑旦跟我说,金巴还俗,是对宗教的背判,这里的人们对金巴都很冷落,他只会带我到他家,然后在车上等我,我不禁为金巴担忧起来。
金巴当年是拉卜楞寺寺管会接待处的喇嘛,人长得很帅气、很精明,除了汉语讲得好,还会不少英语。当年他陪我在寺院里串来串去,我给他拍了不少照片。其父久美老人是当地一颇有名的画“唐卡”宗教画的画家,当年我在他家作客,把他家炕上正在使用的纯羊毛手工织造的久美老人设计图案的相当珍贵的两条毯子“拿走”。更珍贵的是老人为四川红原一寺院画的一幅“唐卡”,因寺院修建时着火烧毁,故暂存家中,也让我“巧立名目拿走了”!而且11年过去了没有音讯!
到了,变化之大让我一下接受不了!又是玻璃幕墙太阳房,卫星电视接收器!进院后发现房子还在装修,“豪宅得不能再豪宅了”。
进门一阵狗叫声,金巴,小伙子出来相迎。我当时真有些激动,后来才知搞错了,是金巴弟弟,但兄弟俩长得很似。久美老人很高兴,滔滔不绝地给我话旧及这些年来的变化。他们生活相当富足,金巴还俗后去了荷兰,现在已回来在拉卜楞寺宾馆搞旅游接待工作,刚好昨天到兰州接一外国团队去了。
因要赶回兰州,我留下各自电话后就告辞了。后来与金巴通了电话,互诉11年间各自的生活,但至今仍没见上面。最近我筹划为久美老人在广州办一个“唐卡”展,朋友们将有机会见识一下这一藏族艺术奇葩的精彩!

激情兰州
回到兰州,把刘宁霞送走。兰州许多朋友知我来了免不了天天应酬。在甘肃摄影圈子里,有两个广东人有相当名气。一个是深圳孙成毅,84年只身在河西拍片,因其来自与香港隔河相望的深圳,被公安人员误以为“敌特”被审查。再一个就是我87年在东乡这一当时没对外国人开放地区,因使用中国护照且护照上盖有前往美国签证,而被误以为外国人被公安审查,可谓“臭名远扬”,并延续到今天!
朋友们聚会喝花酒侃大山,得知陈静滨他们正在发飞行烧,这等好玩的事,怎少得了我!于是,便有了去南山飞伞的第一次接触飞行,太捧了!应该到甘南去飞,于是在我的鼓动与策划下,便有了去拉卜楞寺创世界纪录的创举!详细在“高原雄鹰”国际飞行节之源起有介绍。
有一天,廖斌说要与小马结婚。好家伙,这老兄已结过两次婚了!小马年轻漂亮,好生让我们“羡慕不已”!好,我为你们拍一辑婚纱照去,于是便有了一组黄河老水车的精彩照片。
拍照的地方离兰州20公里,黄河的浊浪滔滔很吸引人。拍片过程中,我因太“得意忘形”,差点掉进河里,吓得一身冷汗!想象一下能把直径近10米的木头水车推动的河水是何等的急,人掉下去再被水车卷上来,肯定是一堆碎块!
廖斌,这位长漂、黄漂的发起人之一家里还有漂流艇,于是我们相约几位朋友去漂了一把,过足了瘾!
因为切身的体验,于是便有了“激情与梦幻”的构想,期望让更多的朋友们能与我一起去感受去分享这份激情与梦幻!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