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xh_0(丢丢)
整理人: spiceqi(2003-01-15 10:54:31), 站内信件
|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为李白画像:“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简直是神来之笔!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李白不仅是“诗仙”,而且是“酒仙”。
的确,李白的文学才华得益于酒。他的许多精彩诗篇都是酒后所作。他说:“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在他看来,酒的功效奇妙无比,能把人引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因此,他向世人宣布:“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他希望“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他宁愿饮酒常乐而不要空虚的浮名:“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何等豪放,何等潇洒。
李白对酒的感情深厚之至。他甚至看到洞庭湖的水,也发生酒的奇想。他在《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中写道:“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在醉眼朦胧中,李白觉得眼前的洞庭湖水仿佛化作了无穷无尽的美酒,连君山的红叶也好像涨红了脸,喝得醉熏熏的。
每当喝到好酒时,李白总是念念不忘。在《客中行》一诗中,他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诗中对“兰陵美酒”,的色、香、味都作了生动的描述。虽然,他无意为“兰陵美酒”作宣传广告,但读此诗句,谁不产生一饮为快的感觉?
当李白听到宣州一位善于酿酒的老人去世,他满怀悲痛地写下《哭宣城善酿纪叟》的诗:“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既流露出自己喝不到好酒的遗憾,又充满对纪叟这位酿酒大师的哀悼。
李白一生和“酒”紧密地联在一起,甚至他的死也不例外。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云,李白系在采石江上泛舟赏月,酒醉后,入水捉月而死,有人还说他落水后“骑鲸上天”,给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逝世蒙上神话的色彩。直至今天,采石矶旁仍有“捉月台”、“骑鲸轩”、“衣冠冢”等景点供游人凭吊,充分表达了后人对这位“诗仙”、“酒仙”的爱戴之情。
---- 是朋友就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