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摇滚音乐>>论坛(正式文章)>>笔尖上的天真(转)

主题:笔尖上的天真(转)
发信人: andry.shevchenko(转载王)
整理人: donimo(2001-07-03 04:13:49), 站内信件
—美国最伟大的摇滚乐评人Lester Bangs 

Lester Bangs简介:
  1948年12月14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埃斯康迪多,美国最具原创性和多产的摇滚乐评人之一,他最初的音乐评论发表于1969年的《滚石》杂志。对音乐兼具激情和天真的爱,确立了他的文章成为乐坛上最具杀伤力的作品。1973年由于"对音乐家的无礼"使他的专栏被禁,但是他颇具意识流风格的文章成为来自底特律的另一份音乐杂志《Creem》的中流砥柱。他目睹并亲历朋克摇滚的发展,组织过自己的乐队Lester Bangs And The Delinquents,推出过"Let It Blurt/Live"(脱口而出)等几首单曲。1982年4月30日他卒于一场意外,年仅33岁。他的主要作品被收录于百老汇/双日(Broadway/Doubleday)出版的《Psychotic Reactions and Carburetor Dung》(精神病反应和汽化器渣滓)。

  朋克摇滚的历史里尘封着一位伟大的记者、平民诗人和摇滚创作的浪漫梦想家-Lester Bangs。60年代和平与爱的风潮和70年代自我一代大行其道之中,他热烈地讨论那些粗躁、嘈杂、更电子化与更活跃的声音,剖析重金属和朋克摇滚的审美观。在他人始终保持一种学院式距离来欣赏摇滚时,他生活于其中,过度狂欢,在喧嚣中释放能量,为音乐的激情配以激扬文字。他也成为所赞美的艺术家、急躁的梦想家和专注的个人主义者的好友。专栏作家Jim DeRogatis在1982年4月采访了Bangs,两周后年仅33岁的这位传奇乐评人的尸体被发现在公寓中,死于达尔丰(一种镇痛药)和安定的服用过量。本文根据《Spin》(旋转)杂志节选的由DeRogatis撰写的传记《Let It Blurt: The Life & Times of Lester Bangs,American's Greatest Rock Critic》(随说美国最伟大的乐评人莱斯特·班斯的生活与岁月)整理而成。

纽约朋克的推波助澜
  70年代中期,朋克音乐及其生活态度是由Bangs和《Creem》杂志的一群朋友如Richard Meltzer、Nick Tesches、Dave Marsh、Greg Shaw和Lanny Kaye以音乐评论完成了对它的定义。1972年Kaye将一些迷幻车库乐队被人容易遗忘的热门曲编辑成一张名为《Nuggets》(天然金块)的双唱片专辑,即使这些艺术家还不能很好地掌握他们的乐器,但那些听来生硬的乐曲都被认为是伟大的摇滚。在Velvet Underground、Stooger、Mc5、Mordern Lovers和New York Dolls等乐队身上显现出Bangs称为"原朋克"的内涵,形成一种非主流规则。纽约朋克摇滚的发展可以从CBGB-OMFUG(曼哈顿的博威里一家旅馆旁的废弃酒吧)的兴旺中得以证明。1974年3月,业主Hilly Kristal 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始预定演出摇滚音乐,他原计划以"乡村乐、蓝草乐、布鲁斯乐"为特色,但在一心想做音乐企业家的Terry Ork的说服下,Television乐队在此登台演出,很快象Ramones、Blondie和Talking Head都定期在此出演。
  当Bangs首次来CBGB时,他问道,"这是朋克吗?" 他对演出挑剔有加。"当Lester卷进来之后,会有种感觉:'Lester在这儿,传奇就来了'",《Vanity Fair》(名利场)的媒体评论James Wolcott说,"起初他并不喜欢CBGB的音乐,但最终被吸引上了。"此后Bangs由于被媒体封杀而前往底特律发展。
  在他第二次来到CBGB已是一年之后,Bangs和女友回到曼哈顿,这个评论家很快成为博威里发射出的音乐的皈依者。他宣告,朋克告诉了孩子们创造模糊的音乐和不按常规的美(他至今所提倡的),他作为一名单枪匹马的骑士,把自己投入新的生活,在各种出版物上赞美朋克,从《马戏团》到《乡村之声》,从《立体声评论》到《螺旋》。他真诚又从不放弃个性主张,他把Talking Heads描绘为最人性的突变组合,是任性与压抑、焦虑和轻松、自由和侵犯的结合。而当Blondie抄袭'不列颠入侵'时期的老时尚风格时,他又把乐队成员贬斥为智力不足的低劣模仿者。
  第一代摇滚评论习惯把Rock and Roll和Rock进行区分(认为前者是早期拼凑的幼稚素材,后者才是真诚的艺术),喧闹的朋克只是创作原则分化后涌现出的众多新流派之一。而Bangs则忽略了这种区别,对他而言这就是摇滚乐的全部,他从众多作品中绘制自己热爱的音乐和态度。"关键是摇滚乐,它是最后的平民艺术形式,现实中的民主,因为它的真实,任何人都能做摇滚",他写到,"为了上演摇滚,或朋克摇滚,或你们愿意称谓的任何该死的名称,你只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否定。摇滚是种态度,如果你已得到你能做的态度,不要管别人说什么,因为激情就是它所要做的,也是所有音乐所要做的。"

音乐创作的梦想
  多年来,好友Peter Laughner一直是Bangs在音乐上的志同道合者。他们虽不曾共组乐队,但彼此的友谊却凝结着对音乐创作与表演的留恋。
  1973年4月,20岁的Laughner厌倦了偏静的克里夫兰,他写了封狂野而有趣的信寄到《Creem》赞美Bangs,Bangs邀他为杂志撰稿,于是两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他们常常一同豪饮,服用药物,狂弹吉他、猛唱歌。在办公室里,Bangs为Laughner创作的乐曲填词,录制了"Drug Store Cowboy"(药店牛仔)和"Bye-Bye Lou(Reed)"(再见,卢)。 
  Laughner相遇Bangs,Banges也钦佩Laughner的干劲。"Peter对他表现了进取心的一面,"Laughner的妻子Charlotte Pressler说,"那是他独特魔力的一部分,如果他开始设想某事,那就会成真。Lester更深思熟虑。他们彼此推进,通过相互支持把幻想构筑为现实。"他们都梦想着领导自己的乐队但Laughner做的比讲的多,他加入了摇滚乐评人David Thomas的小型组合Rocket From the Tombs(来自坟墓的火箭)。
  当这个自诩为"世界上仅有的无声金属,死亡思想"的摇滚乐队解散时,Laughner和Thomas再次组合,以Pere Ubu的名义并录制了强劲单曲。1975年12月在Thomas自己的唱片厂牌下推出,"Heart of Darkness"/"30 Seconds Over Tokyo"是第一批美国朋克唱片之一。Bangs认为Laughner灼热的独奏是单曲和Pere Ubu加入现场合辑《May's Kamsas City 1976》(5月的坎萨斯城)中的作品"Final Solution"(最后方案)的亮点,但这个吉他手不能勒住他的冲动而走向了自我毁灭,对药物依赖终于导致身体的崩溃。在一次乐队彩排中,他当场昏倒并小便失禁。
  他陆续被迫退出了Pere Ubu与 Television乐队,这更加速了他的堕落。"我告诉他,我认为他正在企图干自杀这样的傻事,而我们不能再和他发疯来滋长这种想法,"Bangs写到。但Bangs还是纵容了Laughner的行为,并因为后者的小偷小摸行为而最终发生争执。1977年,年仅24岁的Laughner被发现死在父母的家里,死于急性胰腺炎。他是当时朋克摇滚景观的第一个不幸蒙难者。
  "在我身上存在着更多'谋杀'了Peter的东西,可能也会在你身上发现,"Bangs在为《New York Rocker》(纽约摇滚者)拟的一份讣告中这样写到。他没有通过声称自己不再接受药物来玷污对朋友的记忆,相反,他回击那些无情嘲笑的人。"Peter Laughner有他个人的隐痛和迫不得已,但至少他的死一部分是为了想成为lou Reed那样的人。今天我不会走过街去啐Lou Reed一口,因为Peter的死对我而言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对虚无主义最强烈崇拜的、在所有商品形式中死亡行进的时代的结束"。这个片断标志着Bangs对朋克摇滚姿态重新觉醒的开始。

英伦之行的痴情与反省
  英国最受欢迎的摇滚出版物是《New Musical Express》(新音乐快递,以下简称NME),在60年代里每周销量25万,70年代初它随着后嬉皮运动的消沉而逐渐萎缩。1972年Nick Logan主掌NME。设定了编辑权,重新定位了刊物的趣味。他取得《Creem》同意后,被允许重新发表该刊的文章,从此Bangs的文章开始定期出现在这份刊物上。
  NME给予那些新锐作者以充分的自由空间,这些作者有Nick Kent、Charles Shaar Murrey和Mick Farren,他们都钦佩Bangs的文思,"我们正在挑战Lester、因为他是个正在打破常规的人,"Farren说,"在新闻领域,他打破着如今已被凝结起的模式。"
  Bangs多次往来于英美之间,在1975年11月的一次公务旅行中,他思考着英国音乐景观中的不足。他写到,"我从未看到一个地方象英格兰这样在温柔的表面后有那么多人隐藏着那么深的暴戾。"暴戾终于震破温柔,Sex Pistols在1976年11月19日推出了著名单曲"Anarchy in the UK"(英国的无政府主义),他们臭名昭著的猥亵形象于两周后出现在英国《Today》(今日)的醒目位置。
  Bangs断言该组合的第一首单曲为最伟大的唱片之一,"Johnny Rotten(乐队主唱),他是我曾经听到的最愤怒的主唱,他比Iggy曾经做的更离经叛道,而你应该知道那的确很说明了些问题。"
  Johnny对他恭敬有加,"Lester是个疯子,我真的一直喜欢他的作品,虽然它们会被理解为危险狂暴的,当那其中有种快乐的感觉存在,这是为何这种风格适合英国音乐报道的原因,Lester会不断地提问,但你会发现大多数人不喜欢向他们认为是想当然的事情提问。"
同时,Bangs也正在扶持其他英国的朋克乐队。"那张《Clash》是堆垃圾,"他最初就是这样评价单曲"White Riot/1977"的,但他最后渐渐喜爱上了这支乐队,赞美它们是最新的车库摇滚和新潮的雷吉乐的混合,称之为"黑人音乐与白人噪音之间少见的融合"。
1977年11月,CBS国际公司让Bangs飞去伦敦在"Get out of Control"(失控)巡演中采访Clash。以期借他的影响力在美国成功地推出同名专辑。当时Bangs读了自己所喜欢的作家Margaret Drabble的小说《The Ice Age》(冰世纪),从中得到某种唤醒,他认为英国人困扰于经济衰退中,以致于人们把沮丧作为一种源于焦虑的信念来接受,他惊讶地发现英国朋克与实验性强的纽约朋克相比,更具政治性与动机性。
  通过持续6天的随队采访,他以没有先例的叙事诗形式,在连续3期的NME上刊出9页的大篇幅评论,这是该刊物所发表的最大的文章,受到了同仁的一致好评。Bangs是坐在纽约机场里开始写这篇文章的,当时他正在读《反抗犹太人的战争1933-1945》,忽然与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英国女孩相遇,他惭愧地承认,自己不能与她的凝视相对,于是,为了在人的基本尊严下相互关慰而斗争的主题始终贯穿全文。
  Bangs写到,"因为摇滚是平民艺术,民主主义因此而回家。即,长久以来讨厌透顶的横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墙必须推倒,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必须毁灭,"明星"已经更人性化,除去了神话色彩,观众也渐渐被更为尊重地所对待。否则都是空壳,是一种偷窃。"
  Bangs依靠对朋克摇滚最天真的幻想,维持着他的乐评创作。他把这种音乐看作为精神家园的寄托,但是,Clash最终也没有能保留住Bangs对朋克摇滚最后的信任。在采访中,他亲眼见到乐队的司机痛殴一个年轻的歌迷,而乐队成员在一边旁观嘲笑。他和被打伤的孩子谈了很久,弄清了真相。于是,Bangs回到美国,开始细细观察自己曾经狂热拥护的朋克运动,他向自己证明音乐与思想之间的骗局是头号敌人,它可以把一个艺术家所代表的东西统统巅破,尤其当人们对"骗局"懵然无知的时候。
  他终于覆灭了对朋克摇滚的天真幻想。Johnny Rotten在Sex Pistols的旧金山演唱会时,问Bangs:"你是否感到曾被欺骗过?"Bangs在一个未公开发表的手稿中记录了他的回答,"是的,我感到苦涩,因为我已经太多次地陷入矛盾和犹豫。对我而言,好象已经到达了不可避免的尽头,这里所有留给我做的(所有我能做的)只有无效地咆哮。至少我猜想,我不能确信,那些曾经真切地被凝聚起来的人们真正创造或完成过有价值的工程。在我心目中唯有一种我所真心想加入的组合、组织或俱乐部,才是真正的摇滚乐队。"每个真正寄希望于朋克的人或许最终都要失望,此后,Bangs便开始倾力于亲自寻找音乐与本真的统一,音乐创作成为支配他生命最后三年的全部。




----
风一样的男子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