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ro10(车神JR)
整理人: tibetprincess(2001-07-31 23:15:31), 站内信件
|
最近研究了POD同DIGITECH的文挡,发现音箱模拟,大概已经成为MULTI EFFECT的主流发展方向咯。大家也讨论的很多
主要的进步是可更新和可编辑的音箱资料库。在这方面POD 2同DIGITECH的GNX系列都做的很好。其中GNX更可以实现两种AMP的混合调配。而这两者从网上DOWNLOAD新的音色也是很容易的事情(文档如是说)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通常使用AMP SIMULATOR的顺序是:
guitar->pre amp->amp simulator->eq->mod->amp->speaker
或者是guitar->pre amp->eq->amp simulator->mod->amp->speaker
那些CHORUS,DELAY等等效果(mod)是放在 amp simulator后面,不知道有没有别的顺序,但我用过的就是那样
但是一个普通的功能齐全的吉他音箱的特性,是由几部分组成。
通常是guitar->pre amp channel->mod->amp->speaker
不排除可能有小功率的音箱能够把mod(比如REVERB)做到amp后面。
抛开pre amp channel(通常是CLEAN CHANNEL,DISTORTION,OVERDRIVE)不说,因为我们用效果器通常是从RETURN(main/back)接口输入的,没有通过pre amp。
那问题就来了,amp simulator应该模拟的amp+speaker的属性呢?还是只是amp的属性呢?如果只是amp的话,那我们更应该确切的称其为功放模拟器。我认为,大部分的MULTI EFFECT都应该是做amp+speaker的模拟。
因为amp simulator上标的参数非常混乱,比如:
JCM 900,应该指的JCM 900的HEADER功放;
FENDER TWIN(是一只COMBO嘛,拆不开的)应该是指整只箱。
有EFFECT的有6L6的参数,电子管型号,明显是指功放
MESA/BOGGIE也应该是指整只箱
但是与此平行参数居然会有比如2x2 COMBO,2X4 STACK之类的明显是指SPEAKER的属性,真的好奇怪,一时是amp simulator,一时是amp+speaker simulator,又有speaker simulator.
而且,把MOD放在amp simulator之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这个我也不清楚了,不过总觉得不大对劲。
所以,我总是觉得各厂商标榜的amp simulator技术(虽然名称各有不同),但其实未必有所说的那么好咯。
一点浅见,请指正
---- 我车神车死几百万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