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ou-hen(很受伤)
整理人: wyygq(2004-06-01 22:21:22), 站内信件
|
----保龄球是英文“Bowling”的音译,这种在木板球道上用球滚击木瓶的室内体育运动在中国得了一个很符合这项运动特点的吉祥名字—保龄球运动。一个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参与的运动。
1、保龄运动的历史
(1)保龄运动的起源
--- 保龄球运动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运动之一。保龄球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距今7200年前。1920年,英国考古学家佩德里爵士,在公元前7200年的古埃墓道及遗迹中发现到类似现在保龄球运动的大理石球和瓶。这个游戏的玩法是用球投向石瓶,将石瓶击倒,这与现代保龄球的用具与玩法十分相似。据说,位于太平洋的波利尼亚群岛上,古时候也流行着一种类似的游戏,名叫乌拉勒卡,更不可思议的是,发球的地点与瓶子摆放的地点距离正好也是60英尺,与现代保龄球道的距离一致。
(2)宗教活动仪式
--13-14世纪在德国的教会里,有一种检验宗教信仰的教会宗教仪式的活动——打击恶魔仪式。人们在教堂的走廊的一端放置9根柱子(象征异教徒与邪恶),然后在另一端用球滚击打它们,叫做打击“魔鬼”。他们认为击倒木柱可以为自己消灾、赎罪,击不中就应该更加虔诚地信仰天主。后来这项活动的运动趣味性让人们感到,与其说它是一项宗教仪式,倒不如说它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游戏。于是渐渐流传至民间,成为一项民间游戏。
。
(3)九瓶制的形成
--起源于公元3—4世纪德国的“九柱戏”被认为是现代保龄球运动的前身。“九柱戏”是当时欧洲贵族间一种颇为盛行的高雅游戏,流传到法国、英国、荷兰等地。从 16 世纪到 17 世纪这段时间,欧洲各国正面临许多革命性的宗教改革,这个风潮主要是因为 1571 年时,德意志人马丁路德公开责难于主教贩卖免罪券的行为,而提出五项意见书所导致的革命。这位被称为“宗教革命之父”的马丁路德,事实上也可说是保龄球之父。九瓶式的保龄球就是马丁路德发明的。马丁路德将当时种类繁多的保龄球玩法,统一规定其瓶数为九瓶,并且排列成钻石形状(菱形),并制定各种游戏规则。如此一来,更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于是,迅速地盛行于德意志、法国、英国、荷兰等地。
----当九瓶式保龄球刚开始流行于德意志、荷兰时,英国也正盛行着草坪滚地球的游戏。这是在户外草坪上进行的一种游戏,以预先滚动于地面上的白球为目标,一只脚踩在固定的小型垫子上,投出手中的球状物,以最靠近白球的投者为优胜。虽然这项比赛被视为高尚的娱乐,且流行于上流社会间,但由于许多贵族因热衷于此,而疏忽武艺的训练,致使爱德华三世在 1366 年时颁布禁令,禁止此项游戏,其时间长达 170 年之久。直到亨利八世时才解除禁令,再次盛行。而今在英国“ on the green ”(草坪上的游戏)的名称仍沿用于社会。
----“草坪滚地球”后来用瓶子取代目标物,在保龄球的发展史上也可视为演变之一,保龄球( bowling )的语源,相信也是由草坪滚地球而来的。
(4)从九瓶制演变为十瓶制
--17世纪以后,荷兰移民尼加·保加兹将保龄球带入美国。使这项娱乐也因而出现在美国。这对美国拓荒者而言,正是最佳的娱乐方式,因此这种游戏就像传染病一样迅速地传遍美国。
----1800 年之后,可说是九瓶式保龄球的第一次黄金时代。由于被渗入金钱赌博的方式,而使人民为之疯狂的程度更是大为增加。因此,这游戏遂遭到清教徒的猛烈抨击,终于在 1841 年,纽约州颁发了禁止九瓶式保龄球的命令。接着康乃钦格州也颁布同样的命令,其后各州也陆续颁发禁令,于是九瓶式保龄球终于在美国消声匿迹了。
----这些禁令,对那些将九瓶式保龄球视为健康娱乐方式的人们来说,是相当令人遗憾的一件事。于是,这些人便绞尽脑汁地将瓶数增加一个,并排列成正三角形的形式,以十瓶式保龄球的姿态出现,躲过了禁令,并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十瓶制保龄球。由于十瓶式保龄球受到那些保龄球迷压倒性的支持, 1847 年,在纽约州的古利尼吉小镇的一个地下室,便首先开设了一个保龄球俱乐部。 第二年,又成立了全国保龄球协会NBA(National Bowling association ),NBA决定了两件大事:一是统一了球道的尺寸;二是规定了球瓶的大小。1895年9月,美国保龄球协会ABC( American Bowling Congress )成立。协会制定了标准的保龄球用具及其它有关规则。从此,保龄球运动成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 ,在规则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进,而更趋于精密。此外,ABC决定每年定期举办淘汰赛。第一次比赛,于 1901 年在芝加哥的维鲁巴克大厦的保龄球馆举行。ABC 所举办的淘汰赛,除了 1943 年与 1944 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被迫中止之外,每年都有定期比赛。目前已有近五万个保龄球爱好者的参加,成为现今世界最大的保龄球大赛。
----由于 ABC 组织的活动,保龄球也随着有了长足的提高,如今加入 ABC 的人已高达 780 万人。当比赛出现太过公式化的状况时,例如场场一次全倒, ABC 会派遣会中的工作人员调查保龄球的用具,以及球瓶的排列方式是否合乎规格,这种调查不但为大众所承认,而成为一严密的系统,且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1946年,AMF公司研究制出全自动置瓶机,将保龄球运动推向新纪元。1952年,国际保龄球协会(FIQ)成立,总部设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它以奥林匹克精神为宗旨,提倡和推进了这项运动的发展。 1974年,保龄球项目被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保龄球被列为表演项目。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首次将保龄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5)中国保龄运动的发展
-- 1985年中国保龄球协会CBA(Chinese Bowling Association)成立。 1991年在北京丽都假日饭店首次举办世界杯保龄球精英赛。 1992年北京市保龄球运动协会成立。
2、保龄运动的魅力
(1)满足人性破坏的本能,缓解生活的压力。
(2)无论个人体质好坏,都可取得好的成绩。
(3)不受年龄的限制(8岁至80岁),人人均能参与。
(4)弥补平时的运动不足,使全身104块肌肉得到锻炼。
(5)随着成绩的提高,乐趣也会随之增加。
(6)不受天气、时令影响的运动。
(7)长久不衰,文明的社交场所。
----保龄球在目前已引起疯狂性的热潮,据说每天约有 40 万人乐此不疲。因为打保龄球既是一种运动,而且是休闲生活方式之一,不论男女老少,都能享受到保龄球的乐趣,因此其受欢迎的层面既深且广,但保龄球吸引群众的魅力何在呢?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
一、满足人性破坏的本能
----当我们在电视机上看到那些保龄球职业选手打出全倒的表演时,相信萤幕前观众的情绪也会跟着高涨起来。由于保龄球职业选手的高超技术,使保龄球这项运动也跟着具有紧张刺激的比赛价值,但是观众在观赏比赛的同时,本身也自然而然地学会某些灵活技巧,这点也就是保龄球既具运动价值又具娱乐价值的最大魅力所在。
----据心理学家的分析,保龄球是一种可以满足人性破坏本能的游戏。试想当十个保龄球瓶在一瞬间溃散得东倒西歪时,纵然是严肃拘谨的人,也难免会为之悸动不已吧。当保龄球瓶响起清脆而巨大的碰撞声时,对一个掷球的人而言,没有比这更令人雀跃的事了,尤其是全倒时,其中的滋味即使一个职业选手也会为之心醉,所以能造成众人的喜爱,甚至沉迷于此项运动,试想当自己全心注视的目标,随着保龄球的掷出、滚进,一直到球瓶的溃倒,其中所产生的满足感,是局外人难以感受得到的。
----刚开始接触保龄球时,偶尔不经心的一掷,即使是初学者也都能获得一些分数,甚至有全倒的可能。虽然命中机率各有不同,却能引人入胜。一个初学者与老手相互较技时,纵然刚开始时在得分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但也许在最后一回合时,初学者反而能连续打出全倒的记录,导致胜败与技艺优劣成反比的现象,这一可能性也可说是保龄球的特征之一。
----打保龄球是种娱乐价值非常高的运动,可做为朋友之间的相互竞技的活动,又可做为合家团聚共享乐趣的娱乐。在众多的运动项目当,相信也只有保龄球才能有此功能吧。因此,在保龄球馆里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欢愉的气氛。
二、人人均能灵活操作的运动
----保龄球可说是不分男女老幼,人人均能灵活操作并享受的一种运动。相信大家只要前往保龄球馆一窥究竟,便函可得知这个事实——在此享受乐趣的人绝非只有年轻人而已。因为球馆里常常可以看见中年以上、事业有成的商业巨子,或者已婚妇女们在那里各自享受她们的休闲生活。此外,也常可看到合家共乐的情景。
----根据美国的记录,曾有 82 高龄的老妇勇夺亚军的记载。而三岁稚龄孩童与 90 高龄老翁参加比赛的例子也时有所闻。相信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出如此不拘年龄,且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运动了。而且其操作技巧之简易也是其他运动少有的。尤其是它有需要有特别的准备,难得的假日若不遇到雨天,或者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都可以到保龄球馆去尽情享受休闲时光。
----这项运动对大家来说,并不需要特别准备一些道具,也不必在意服装问题,因为保龄球馆里都会备有球及球鞋等器具,因此即使您一身轻便打扮、两手空空不带任何道具,也可前往球馆度过快乐的一天。
三、消除生活压力的最佳运动
----社会经济的繁荣,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压力也相对的提高,因此,在休闲生活方面的寻求,无论是种类上或品质上都不断的进步。其中最能达到消除精神压力、解除工作疲劳的运动,我想应该首推保龄球吧。当您心烦气躁,或正为某事困扰不知如何是好时,不妨暂时抛开一切,沉缅于球瓶溃倒的乐趣,相信在和不知不觉中,它会使您获得意想不到的舒畅与开怀。尤其是全倒的记录持续不断,以致满分连连时,得分的喜悦之情将使原先的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而以这种舒畅开怀的心情,来解决原先的困扰时,或许还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妙计呢!当精神压力可获得缓解,工作上的困难又可获得圆满解决时,其对身心健康的帮助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四、弥补平日的运动不足
----保龄球的投球动作,是利用球本身的重量加以运转,而达到适度的全身运动。所以在弥补平日运动不足上,具有非常大的效果。据估计,打三局保龄球所消耗的热量,大约是 500卡路里,从医学的观点来看,这是适度的运动量。
3局保龄球=骑车20分钟
3局保龄球=跑步15分钟
3局保龄球=网球20分钟
3局保龄球=高尔夫球18分钟
3局保龄球=棒球44分钟
----它并不像其他的运动一样,在意识上就是为了锻炼身体而运动,而且也不是非要有健壮的体格,才能打出漂亮的球,因此,这项运动不但适合中年人培养健康的体魄,对家庭主妇来说,也可取代健美体操的功能,是一种既有娱乐性又可保持身材的最佳运动。
五、即使体格柔弱,也可获得优异 成绩
----保龄球是一项不讲究力量的运动,力量的强弱与技艺的优劣并无任何关系,其主要的关键还在于投球时是否能准确地控制球路。一个体力充沛的年轻人,纵然费尽全力投出一球,若无法正中保龄球的①号瓶,那么他绝对无法打出一次全倒成绩。可是,一个体力并非绝佳的女性或老人,虽然使尽全身之力才投出一球,却因保龄球正好滚进球瓶的关键位置,而造成一次全倒的局面,也时常可见。
----一般说来,运动在本质上是力量越强的男性,其胜数越高,可是唯有保龄球例外,无论是女性、老人或小孩都可不必设定’让分标准“(为避免比赛双方实力悬殊)。只要技巧高明,甚至可令力量十足的人感到钦羡不已。
----如果运动是以力量决定一切,那么不但女性会处于绝对劣势之下,那些年老体衰的人也必定敌不过年轻气盛的人。但保龄球不同于其也运动。我们不妨注意下下热衷保龄球运动的人,从广泛的层面来看,就可发现此项运动技术的优劣,跟年龄、性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保龄球绝非以力量决定胜负的这种特征,也是不待言喻的事实。或许,保龄球确实会令初学者感受到球体本身的沉重感,但是,应该还不至于令人感到必须尽力挥动臂力,才能将球投出的地步。当做好预备动作后,要将球向前投出时,于是利用球的重量向后摆动,然后根据反作用力将球向前滚动,因此,力量的强弱绝非保龄球的必要条件。甚至可以说,投球时所贯注的力量越大,越容易造成失误也不为过。因此,纵然是对自己的体格力量没有自信的人,或者是老弱妇孺,在此项运动中同样可掌握很大的胜数,而那些腕力虽然强劲的人,在此项竞赛上也不能有所疏忽。
六、随着技术的提高,乐趣也随之增加
----保龄球的玩法,虽然只是单纯的瞄准、投球,然后等待球瓶的溃倒等过程,可说是只要花费十分钟就可以学会的运动,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及深入的了解,反而常常会有难突破的瓶颈出现。
----即使是一个初学的人,也可能掷出一次全倒的成绩,在这种歪打正着、侥幸得分的情况下,有些人心中难免会感到打保龄球实在太容易了。可是,等到后来再继续投球时,保龄球的球路却不再依照自己的意思,不是偏左就是偏右,再也很难打出一次全倒的成绩。保龄球仅须凭借一点点指力的作用,即可滚动出去,如何掌握球路,以撞倒特定瓶区,这些诀窍必须靠操作者不断的下功夫研究、练习,才能有所突破,而获得更高的成绩。也就是说,其中的乐趣与奥秘是永无止境的。比方说,当操作者的成绩达到某程度之后,通常会出现障碍点,只要突破这个障碍点,打保龄球的技术自然会有所提高。
----打保龄球时第一球投出后,如果无法将十个球瓶一次全部撞倒,则其剩下的球瓶排列形式,若以排理组合来计算的话,有 1023 种方式。像这样种类繁多的排列方式,要如何有效的投球,才能顺利全部撞倒才是真正的学问。
----如此,每达到某一程度的进步,其乐趣出必然会相对地增加。而且当乐趣提高后,自然会想约三两好友一同竞技,甚至参加比赛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不消多久,觊觎冠军杯的欲望也会相对地提高。
----因此,当对保龄球越是了解,技巧越是熟练,越能勾起他更大的兴趣。所以说,保龄球入门虽然容易,却绝非简易而肤浅的运动,而是一个能让人必须费尽心思去体会的运动。
---- 只要不是百分之百的绝望
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gou-h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