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cupoftea(茶水博士)
整理人: acupoftea(2001-06-25 18:00:21), 站内信件
|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
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
管仲:“知臣莫如君。”
桓公:“易牙如何?他烹了儿子给我,对我够忠心了吧”
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
桓公:“竖刁如何?”
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对自己的身体都不珍惜。又怎能忠心大王呢。”
桓公:“开方如何?”
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
桓公:“鲍叔牙如何?”
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
桓公:“隰朋如何?”
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
后来,齐桓公用隰朋为相,后隰朋死,而用鲍叔牙为相,鲍叔牙果不能容易牙等人,而后齐桓公不甘寂寞,重新找回易牙等人,鲍叔牙辞相而别,自此齐国势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