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dvc(青狐)
整理人: riversider(2001-06-23 11:49:19), 站内信件
|
孵化器于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孵化器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孵化和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以及振兴区域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1999年,世界上已有3300多家孵化器,其中北美拥有750家,欧洲拥有2334家。并以每周新建一家的速度增长。许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也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兴建孵化器。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孵化器,例如大学孵化器,目的是把大学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企业集团孵化器,目的是为集团企业开展策略投资;政府孵化器,目的是帮助解决本地方的就业,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为创业企业提供便宜的的房子、一些简单的办公条件和相关的服务,使初创企业可以开张创业。由于有着不同的使命,很多孵化器并不把赢利作为首要目的,甚至还会出现不能自给自足的状况。从独立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低赢利的商业模式。
2000年以来,人们越来越发现孵化器蕴藏的巨大商机,并开始凭借不同的资源优势来经营孵化器。有的凭借所在地域的高科技,有的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甚至拥有房产的房地产商也加盟了进来。目前,孵化器正在向两个方向转化:一是专业化,集中优势资源为某一类创业企业或某一种目的服务,以便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优势;二是股权化,就是采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占有被孵企业的股权。根据哈佛的一项研究报告,在美国,很多孵化器公司开始持有被孵企业的大笔股本(平均为35%),寄希望于通过变现取得回报。
在我国,企业孵化器有不同的名称:创业中心、创新中心、创业园等等,但真正进入成熟模式经营的却很少。据统计,在排名前100位的孵化器中,在长达10年的孵化器经营中,有自己投资的不到一半,而累计投资总额超过5000万元的孵化器仅19家。国内孵化器的转型还要有一段路要走。
---- 青岛的夏季是吸引中外游客最多的时节。游人或嬉戏于海滩之上,或投身于大海碧波之中,或漫步于浓浓的林荫之下,尽情享受青岛的迷人之夏。
康有为曾这样赞美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