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 创业E时代>>【旧版精华】>>【创业论坛】>>如何实现“1+1>2”的并购

主题:如何实现“1+1>2”的并购
发信人: qdvc(青狐)
整理人: riversider(2001-06-23 11:49:19), 站内信件
   而要想达成这样的并购,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建议: 

   第一,并购之前,必须充分研究彼此的并购动机以及并购的战略意义。这种研究绝对不是仅仅为了应付媒体采访。“大就是好,更大为更好,最大则最好!”已不再是真理。泰坦尼克式的企业一旦面临经营危机,损失往往是毁灭性的。因此首先要问:合并的大企业是否具有经营效率?是否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这种合并是一种短期应景之作,还是长期战略考虑?有必要在一个新的环境下重新审视这些古老的问题。

   第二,客观评价并购双方的企业价值,突出并购之后的竞争优势。麦肯锡公司在1986年对1972年至1983年间的200家最大的公营公司并购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以股东资产的增值作为评价标准,获得成功的仅为23%,而不相关经营领域企业的并购成功率只有8%。其结论是:并购会降低效率,并购并不能真正地鼓励创新。这也许超出许多人的认识。的确,最近很多大型并购的出发点和归宿总有较大的差距。
   第三,本次并购的完成绝对不是企业的终极行为,而是下次并购的开始。这样说似乎有些类似哲学上的“循环反复,以至于在更高层次上螺旋式上升”。哈佛商学院的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对1950年至1980年间并购的33家大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这些大企业后来卖掉了购进企业的53%,而在不相关经营领域的购进企业有74%被卖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企业在购买企业时总是宣称并购行为使企业更具安全性,但事实证明,更好的出路还是再把它卖出。

   第四,并购要考虑双方企业文化的融合。资产和股份的合并,是相对容易的事情。办公桌也可以从东边移到西边,甚至可以换一个更大的老板桌。然而,坐在老板桌后面的老板的管理风格、经营理念、修养素质是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的。人们曾经认为,德国奔驰和美国克莱斯勒的合并是天工之作,而时至今日,两家公司由于存在企业文化的鸿沟而无法共同发展,甚至连累了过去业绩较好的奔驰公司。三纹鱼固然高档,但是未必配稀饭合口,萝卜咸菜恰到好处!

   第五,最关键的一点是心态。笔者经常参加IT企业的会议,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形:一些IT界的“腕级”人物姗姗来迟,在主席台上落坐后旁若无人,似乎大家应该等待他的光辉形象为会议增添色彩。企业管理者端正自己的心态,至关重要。
   
   只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否则,人为炒作并购题材,生硬地把两只“小鸡”加起来,是无法强于或者等于一只“雄鹰”的!




----
青岛的夏季是吸引中外游客最多的时节。游人或嬉戏于海滩之上,或投身于大海碧波之中,或漫步于浓浓的林荫之下,尽情享受青岛的迷人之夏。


康有为曾这样赞美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楫。”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