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iversider(乡下人)
整理人: riversider(2001-06-23 11:44:02), 站内信件
|
中国WAP业务发展现状
2001-06-05
刘云浩 梁雄建
任何一种业务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在它们的背后必然存在着巨大的用户需求,WAP业务也不例外。根据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的统计公报,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拥有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达8526万;网民也达到2250万。这两种业务结合的产物WAP,究竟能否再次创造IT业的一个新的奇迹呢?据有关的预测,我国的WAP发展将会呈现乐观的发展形势。情况是否真的如此乐观呢?
消费者认知度低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目前国内消费者对WAP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近50%的被调查者仅仅对目前被炒得火热的WAP呈观望态度,而已经拥有WAP手机的消费者仅仅占到不足10%。用户希望得到WAP服务也并没有像众多媒体宣传的那样急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希望能在一年的时间内开始使用WAP业务,2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半年内能使用上WAP业务比较满意,而那些已经使用了WAP业务的被调查者仅占到了所有被调查者的13%,另外还有近20%的被调查者并不关心什么时候能使用该业务,即,目前他们并没有意向使用该业务。
从消费者对WAP的认知程度和认知时间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消费者并没有对WAP表现出非常高涨的热情,大部分的消费者则采取了比较冷静的等待观望态度。而那些已经在使用WAP手机的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些追赶潮流的年轻人,而并没有真正期望通过WAP得到大量信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部分的消费者如此冷静呢?他们究竟希望WAP带给他们怎样的改变呢?
服务差强人意
从该调查我们看出,有33%的用户目前最希望通过WAP得到的是电子邮件服务,希望得到股票交易服务的用户占15%,希望通过WAP手机来看新闻的用户为11%,而希望利用WAP手机进行网上电子商务的用户仅占6%,希望得到其他服务的消费者都不足10%。
然而电子邮件是否能充分发挥WAP的特点呢?如果有非常要紧的事情需要与其他人联系,绝大多数的人是不会使用e-mail的。E-mail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让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收到信息,但这样做是以放弃实时性为代价的,同时,电子邮件的另一个优点就是价格便宜,不受距离远近的限制,然而如果利用WAP来收发电子邮件,完全是一种浪费。并且WAP手机偏小的屏幕和键盘,决定了使用WAP手机不可能做到快速的输入,利用WAP来收发邮件被说成是“费力不讨好”也不为过。电子邮件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传送文件,这在现在电子办公的环境下有广泛的应用环境,然而WAP由于传输速率很低,仅有9.6kb/s,存贮容量有限,加之昂贵的费用,是不会有人去尝试利用WAP传送文件的。
那究竟什么才是适合WAP特点的服务呢?由于WAP的速率较低,费用也偏高,因此,清晰简洁而用户随时希望得到的信息才适合于WAP来传送、这样,移动电子商务将是WAP比较有前途的应用。在国内,虽然电子商务也被炒作得比较热,但由于我国的信用体系、支付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还不够健全,所以,老百姓还不看好电子商务,随着相关体系的完善,电子商务将走向成熟,WAP也将有新的发展领域。
资费是关键
使用WAP上网时,费用问题是广大消费者最关心的一个因素。51%的用户都认为WAP费用高低将最终影响用户使用WAP业务。其次,超过20%的用户认为通过WAP争机上网究竟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将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至于目前较低的9.6kb/s速率的只有不足20%的用户比较关心。由于WAP手机仅仅是一次性消费,因此,并不能在用户是否使用WAP服务的决策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仅考虑这个因素的消费者只占了很少一部分。
WAP的资费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是国家已有明确资费规定的通信费,即无线接入费;二是互联网接入费,此项费用由各运营公司自行制定并报信息产业部备案;最后是信息服务费。按照目前的标准来计算,手机通话费为1分钟0.4元,上网时按实际通话费计算。如果按上网费每小时4元、通话费0.4元/分钟收取,用手机上网一小时,费用是28元。为了刺激这项新业务的发展,免收或降低通话费和上网费也是目前电信运营商采取的措施之一。按照上海联通WAP实验网收费的情况来计算:使用WAP手机上网每分钟按半价0.20元收取,WAP使用费每小时4元,WAP功能使用费15元/月。这样,我们可以做一个粗略计算:假设一个月用手机上网10个小时(据CNNIC调查报告,我国用户平均每周上网17小时),目前每月费用至少应为:月租费50元+ WAP使用费40元(10 × 4)+ 话费 120元(60 × 10× 0.2)+ WAP功能使用费15元= 225元,再加上手机通话费及其它相关费用,这恐怕对于普通的网民来讲也不是一笔小的支出了。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目前关于“全球通”WAP业务的资费标准已经出台,从2000年10月21日起,使用WAP手机上网,将开始收费。具体的收费如下:WAP业务使用费为每分钟0.15元,不再另收移动电话基本通话费,也不区分漫游与非漫游;对于WAP业务使用时长小于 1分钟时,将不计费;WAP业务月使用量在500分钟以内时,话费最多挣30元收取;月使用量在500分钟以上时,超过500分钟的部分仍按每分钟0.15元计收。上述WAP业务资费优惠标准不含信息费和交易费,此两项收费标准将另行制定。如果使用手机加笔记本电脑拨号172上网业务,同样按WAP业务优惠标准收取。国际漫游来访用户使用WAP业务,资费按每分钟2.88元收取;对使用WAP业务仅做主叫,不需占用第二个电话号码的用户,不加收数据业务的基本月租费每部50元。但该WAP资费标准目前仍为阶段性,执行日期自10月21日起至2001年 5月 20日。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资费问题是影响国内用户涉足WAP业务的最为关键的瓶颈。
瓶颈终将被克服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我国的WAP市场,总体来讲,媒体炒作得相当热闹,但用户却依然保持冷静。
一方面这与国内用户对WAP的认知度较低有关,用户并不真正了解通过WAP究竟能做什么,另一方面,也与WAP网站内容不够丰富有直接的关系,用户登录到WAP网站不能找到自己期望得到的服务,或者说,WAP网站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来,也就不能吸引用户,来引导消费,这样也损失了很多用户群。而国内的ICP们也正着手这方面的建设。新浪网在这方面做出了不错的业绩,推出了WAP搜索引擎。由于WAP是个新生事物,对WAP用户来说,知道的WAP服务比较少,了解的WAP网站也不多,上网后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用户不能方便、准确地搜寻到需要的信息资源,使用WAP搜索引擎后,用户能轻易的使用WAP手机检索并浏览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使WAP应用能更容易为用户接受。
第二个因素是WAP的使用费用太高。如果要消费者每个月花几百元在无线互联网上,不是大多数人承受得了的。因此期待我国的移动运营商能够给广大消费者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或许按照流量收费比按时间收费更能让广大用户在低速的网络条件下感到满意。这是留给运营商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另一个制约WAP发展的瓶颈是WAP的速率问题,目前利用计算机上网的网民们使用56K modem还经常吵着速度好慢,试想WAP9.6kb/S的速率将是怎样一种状况。目前移动通信正朝宽带化方向发展,针对GSM网络的GPRS技术、EDGE技术以及针对CDMA One网络的CDMA-2000-IX/ 3X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几百kb/s速率的分组交换窄带数据应用,如GPRS可最高为用户提供115kb人的接入速率,EDGE可为用户提供384kb/s的无线数据速率。
虽然现在WAP还存在诸多不利于被广大用户广泛应用的瓶颈因素,但趋势终究是趋势,就如同当年移动电话的出现一样,尽管其费用昂贵,语音质量也不如固定电话清晰,但它解放了人们,使人们不必死守在电话机旁,因此,现在其发展势头迅猛,在不久的将来其数量将超过固定电话的数量。WAP也是一样,因为它可以满足人们在移动中连人Internet的需求,尽管现在还存在瓶颈,但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WAP能够有其灿烂的明天。
来源:《通讯世界》2001年第5期
---- 自由职业者 创业e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