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xrbdr62509(大南北)
整理人: acupoftea(2001-06-22 08:46:56), 站内信件
|
企业形象营造企业的生存空间(生意经之十四)
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毫无例外地都要经过一个从“自然人”到
“社会人”的进化过程。作为一个“社会人”,都不可避免地、经常地处
在其自身“形象”与“本体”分离的矛盾之中。回顾以往与人相处的种种
经验教训,颇有一点心得和感悟,我将其戏称之为“人际关系相对论”。
我首先把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由一群社会人构成的集合定义为一个“人际
空间”。“人际关系相对论”的基本要点如下:
①在“人际空间”中,任何一个“社会人”都站在一个不断运动的参
照系上观察和认识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而这个参照系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
件下和时空范围内该人所具有的思想方法。
②由于在“人际空间”中所有“社会人”所依据的参照系都处在不停
的相对运动之中,所以,几乎所有“社会人”的“形象”与其“本体”是
分离的。一个“社会人”的形象可分为“自觉形象”和“外在形象”两大
类。“自觉形象”是该“社会人”经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剖析后形成的概念
的集合,记为Z;“外在形象”是该“社会人”周围的人依据自身所在的
参照系在不断的运动中对其观察所得到“侧面”、“片段”和“印象”的
集合,记为W;而该“社会人”的“本体”也可看成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
成的集合,记为B。
③在一个“人际空间”中,任何一个“社会人”在与其它人交往的过
程中,至少以95%的概率是在和他(她)们的“外在形象”打交道,而不是
和他(她)们的“本体”打交道。因此,一个人在社会上,他(她)的
“外在形象”比他(她)的“本体”更为重要。例如美国人选总统,选民
们都是根据候选人在他(她)心目中的形象投票,其实绝大多数选民们对
这些候选政治家们的本来面目往往知之甚少。但对于生意人来说,一定要
重视以自己的诚信来塑造自身的“外在形象”。
④“自觉形象”Z、“外在形象”W和“本体”B这三个集合都具有
“集合”的基本属性,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并”、“交”、“子”、“补”
的关系。但就实际情况而言,Z与B之间、W与B之间、Z与W之间都存在着
“相交”的关系。当一个“社会人”的“自觉形象”Z与其“本体”B的
“交集”足够大时,就说明该人有了“自知之明”。
⑤一个“社会人”要想塑造自己良好的“外在形象”,就必须首先具
有“自知之明”。而“自知之明”是该人“自觉形象”Z与其“本体”B的
足够大的“交集”,可记为M。这个“交集”M是由两个集合构成:一个是
该人的“正面集合”,记为A,其内部元素由这个人的优点、长处、强项
等组成;另一个是该人的“负面集合”,记为D,其内部元素由这个人的缺
点、短处、弱项等组成。集合A和D都是“交集”M的子集,一般情况下,A
和D也是处于“相交”状态。
⑥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
话可以作为生意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座右铭。这句话的落脚点是“自胜者
强”,就是说生意人要在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通过克服自己的缺点、
弥补自己的短处和加强自己的弱项来改善自身的“外在形象”。但是,人
们的“自胜”是有限度的,任何人都无法彻底消灭自身的缺点、短处和弱
项,也就是说“负面集合”D不可能是一个“空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任何人的“正面集合”
A和“负面集合”D是相交的,其“交集”记为E。实践证明,“交集”E也
不可能是一个“空集”,例如,我们在观察一个人时,站在一个角度上评
价:“这位先生处事果敢”;但站在另一个角度上评价:“这个家伙作风
武断”。象这类“处事果敢”和“作风武断”都属于“交集”E中的元素。
“交集”E中的元素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是对立的统一体;它们相互渗透,共存共亡,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反面转
化。“交集”E的内涵和外延往往决定一个“社会人”的素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企业是法人,而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和“社会
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也就是说,上述的“人际关系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完全适用于企业。与“社会人”的“人际空间”相对应的就是企业的“生
存空间”——市场。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至少有99%的消费者是在和
企业的“外在形象”打交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没有该企业
的物理图像;再者,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掏钱购买一个在自己心目中形
象不好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一个企业“外在形象”的好坏就直接
决定了该企业“生存空间”的大小,这可以说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商业定律。
正因为如此,CIS(Corporate Identification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
在企业的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中都大行其道,企业通过导入CIS就能十分
全面地塑造自身的良好的形象。
|
|